二月二,龍擡頭

二月二,龍抬頭

二月二

二月二日新雨晴,青牙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青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二月二”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在《中國歲時節令辭典》的二月條中記載道:“二月二節風俗較多,又有`花朝節'、`踏春節'、`挑菜節'、`青龍節'、`春龍節'、`龍抬頭日'之稱,因時在農曆二月初二日,故稱。”

“二月二、龍抬頭”其產生其實是與古代天文學有關。

中國古代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古人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個星座,俗稱“二十八宿”,並用其作為天文觀測的參照系統。二十八宿又按東、西、南、北四方劃分為四組,即所謂的“四象”: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二月二,龍抬頭

二十八星宿圖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古人稱之為“東方蒼龍”,其中的角宿、亢宿為龍角、龍頸、其餘為龍身龍尾。《說文》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這其實指的是蒼龍星象的變化。

二月二,龍抬頭

蒼龍星象

上古時代,蒼龍星象在春天黃昏從東方升起,在秋天黃昏向西方降落,龍星升降恰與春去秋來相吻合,即龍星的出沒週期和方位正與一年中的農時週期相始終:春天春耕開始時,龍星在黃昏時顯露其明亮的龍首;夏天作物生長時,龍星在黃昏時懸於南方夜空;秋天五穀收穫時,龍星在黃昏時開始掉頭向西方地面墜落;冬天萬物伏藏時,龍星也深潛入北方地平線下而隱沒不見。古代先民對龍星昇天的天象關注與農事時節的結合,形成了一套關於龍的傳說觀念和民間俗信,一直流傳至今。

“二月二,龍抬頭”指的就是仲春蒼龍星象,每當二月春分以後,黃昏時整個蒼龍的身子尚隱沒在地平線之下,而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故稱“龍抬頭”,民間認為是日也是蒼龍“登天”之日。

龍是中國古代文化中地位顯赫的神物,也是能興雲佈雨的主宰之神,在華夏先民的信仰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二月二”其實是一個與農業生產有密切關係的節日。人們關心“龍抬頭”,用各種方式紀念它,原因在於二月正是農作物播種的季節,龍抬頭節的節日活動與禁忌,絕大多數都與敬龍崇龍有關,都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人們吃“龍食”、引錢龍、避龍忌等風俗活動,是為了祈求龍神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二月二,龍抬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