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轰炸机的机枪能否有效打击来袭的战斗机?

hyaya


打击是能打击的,然并卵的是一台轰炸机哪怕插满了.50老干妈,能够同时照顾一个方向敌机的也就撑死了3-4挺,而专用于高空拆炸B的——比如Fw190,BF110这种变态动不动就是4门20mm机炮+若干机枪,火力差距很大。当然这不是主要的,毕竟轰炸机大多扎堆,也就是说同一个方向来的战斗机会遇到N架轰炸机的自卫火力。

最主要的还是轰炸机为了保证轰炸任务精准完成,航线、高度甚至速度都是一致的,就算受到攻击都不能瞎JB乱飞。所以,在战斗机面前这皮薄馅多的轰炸机就是一块酱爆猪排。而且轰炸机菊花虽然防空火力多,但是下面和上面不多啊,而且机翼投影面又大又好打。

不过..图4是个变态...当你咬住1架图4的六点,你就是和5台IL2对头


疯狗的轻武


轰炸机的机枪确实能打击敌机,但是能造成的伤害极为有限,而且敌机也有很多攻击轰炸机的方式,而一旦使用一些比较特殊的攻击方式,轰炸机携带的机枪也就成了摆设,毫无任何用处。

二战中的轰炸机虽然能够有大量的机枪,但是对于敌机来说作用并不是很理想。首先就是有效射击角度的问题,一架轰炸机即使有再多的机枪,还是会有很多射击死角,这些部位都会成为敌机的攻击要点。所以当时盟军轰炸机主要采用密集编队可以充分利用友军轰炸机的机枪,组成一个强有力的火网,将敌机驱逐出去或者击落。

此时德军也开始发现和盟军轰炸机群硬碰硬很吃亏,很多战机都被密集的火网击中。德军首先是加强了战机的防护,其次就又开始研发新式武器以及战术战法,比如著名的对头攻击战术,能对轰炸机驾驶舱造成巨大打击,甚至可以直接击落轰炸机。

同时,德军还有很多其他战术,比如使用对空火箭弹,直接通过大爆炸产生的碎片杀伤盟军轰炸机。大口径机炮,在远距离瞄准敌机进行攻击,而这个距离是在盟军轰炸机射程之外的。高空投弹,德军甚至还使用过轰炸机在盟军轰炸机群上空投弹,让炸弹凌空爆炸来杀伤盟军战机而这些手段盟军的机枪都是无法应对的。

最终,在革命性的P51战机服役后,盟军终于有了全程护航的能力,而盟军轰炸机的安全才有了更为可靠的保障。


雇佣兵


效果还是有的。

二战时期的美国轰炸机堪称飞行的刺猬,以B-17为例,一架B-17上总共搭载了16门12.7mm M2机枪。不过虽然有如此强大的自卫火力,但是面对皮糙肉厚4门20mm机炮的Fw-190A4,B-17也不是很硬。一般而言,一旦脱离了编队的轰炸机即使面对单架德军战斗机都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实际的使用中轰炸机的编队非常重要。而德军拦截美军轰炸机群的基本战术就是依靠大机群冲击轰炸机编队打散其编队,一旦编队被打散接下来就可以开开心心拆炸B了。

B-17的飞行编队被成为“箱形编队”。

这种编队是经过精确计算后,通过数学模拟与飞机上武器安装位置得出的最优化编队。这样B-17编队可以在任何一个方向集中100-120挺M2机枪的火力。实际上战斗机要想拦截这种编队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

为此德国人还搞了很多种拆轰炸机的方法。比如BF-109挂着一枚250Kg炸弹在轰炸机编队的正上方飞行,炸弹设置时间引信然后投弹靠250Kg炸弹炸。给Do-217轰炸机装上4门20mm斜乐曲机炮。(斜乐曲是当时特有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炮口方向和机头指向不同的固定式机炮)然后斜乐曲以45-60度仰角部署,在轰炸机编队下方并列飞行开火拆炸B。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随着P-51D出现,盟军能够给轰炸机集群全程护航,这些歪门邪道的法子都被淘汰了。德国人还搞了一款以液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火箭截击机,即Me-163。

爬升率160m/s,可飞行7分半钟,这玩意造的不多,不过把美国人瘆得慌,美国陆航干脆把航线避开部署了这些Me-163的机场。

虽然在轰炸德国的行动中美国陆航的轰炸机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但是在那个机炮空战时代,要拦截这种大机群箱型编队也不是容易事。这种编队一直用到了朝鲜战争。朝鲜战场上美军的B-29轰炸志愿军后方补给线就是通过这种编队,当然是被MIG-15拆的很舒服。


贞观防务


二战时期不是很有效,轰炸机击落拦截战斗机的战果水分可以说非常大。如果有效的话,就不需要P-51这类远程战斗机护航了。

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轰炸机们的自卫机枪尽管数量多,比如B-17一般有11-13挺,B-24也有相似的自卫火力,而且箱式编队可以在一个方向上提供多达100挺的12.7毫米机枪火力,但是轰炸机的最大缺点却没有办法克服,那就是飞行稳定。稳定可预测的飞行轨迹会让战斗机很容易瞄准和射击,对此轰炸机既不能规避也不能随意变化队形,除了忍耐和还击没有其他办法。

问题是,要打中灵活的战斗机却十分困难,而且在二战中后期,加装20毫米MG151或者30毫米MK108机炮的Fw190D系列或者Ta-152等等型号专门化的截击机首先就拥有了射程优势,它们的射程高于M2系列12.7毫米机枪,可以在自卫火力范围外抢先开火。

此外,由于B-17和B-24均为人工操炮,各机炮手之间也很难协同,面对相对速度在200-300公里/小时的战斗机时命中率低得可以,而且战果很难判断,炮手们常常宣称自己击落了大量战斗机但实际战果却只有宣称的1/7左右。唯一加装了火控雷达的只有B-29,他们有AN/APG-15型火控雷达和5台通用电气的数字模拟计算机,可以协调自身火力。B-29的自卫火力比B-17和B-24高出一大截,不过由于作战对象主要是空防能力比较差的日本,因此效果没有那么明显,因为能够有效拦截B-29的日本战斗机本来就不多。

对于中型或者轻型轰炸机,主要的策略也不是与战斗机正面硬扛,最有效的策略还是速度,一溜烟就飞没影的轻型轰炸机德国人就很难拦截,没错,说的就是“蚊”式轰炸机。当然,中型和轻型轰炸机一般作战半径也不会超过战斗机很多,更多的时候能够得到战斗机保护,相对而言问题也没那么大。

当然,自卫火力也并非一无是处,主要是可以限制战斗机的活动范围而不是击落他们,让战斗机不能毫无顾忌地瞄准和开火。在面对数十挺机枪组成的火力网,任何战斗机飞行员都不是毫无压力的,这些压力和无情的子弹会让战斗机的射击窗口变小,从而更容易错过目标或者犯下错误,如果有得选战斗机飞行员肯定会优先拦截不开火的轰炸机。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是,在二战初期,英国轰炸机飞行员认为在黑夜里自卫机枪抢先开火会招致对方战斗机地射击,但是事实上,自卫机枪抢先开火却总是让对方飞行员放弃拦截,转而寻找不开火的轰炸机。因此可以说,自卫机枪是一道底线,也许他实战效果不佳(因为交换比确实低),但是没有自卫火力的轰炸机只会更惨。


怪蜀黍老囧曾


在二战前,有一种理论,由于在重型轰炸机上安装了自卫机枪,所以重型轰炸机可以不用战斗机护航。当时各国的轰炸机上也都有数量不等的自卫机枪,比如B17上边有10挺.50机枪,B29上不但有机枪而且还有一门机炮,各国的重型轰炸机在飞行过程中都采用箱式队形,不但重型轰炸机自身的机枪可以组成一个火网,而且通过编队中的飞机相互掩护,可以保证整个编队的飞行。这一点有点像海军,搞一个大的舰队,美英军也的确是这么干的,一次就是好几百架轰炸机。

机载的.50机枪,就是美军战斗机中安装的武器,从威力上来说是足够的,美军战斗机在和德军战斗机的对抗中没有感到过火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在二战刚开始的时候,战斗机的火力并不怎么强,很多时候飞机上边,就是两挺机枪,而且不是.50这种口径的,而且7.7,7.92这种口径的机枪,口径就是正义,在采用这种机枪的战斗机去攻打重型轰炸机的确是很困难。

但是,二战中的空战实践中,这种轰炸机对抗战斗机的设想并没有出现过,战斗机在对抗轰炸机的时候占据上风,战前设想的那种排着整齐的编队,用自身上的机枪组织自卫火力的战法的确有用,一开始的时候的确是让战斗机有一点无处发力的作用,但是战斗机很快就找到了对抗的办法,就是打乱轰炸机的队形,只要有轰炸机落单,那么这架轰炸机肯定就会被击落,而且这时候的战斗机已经普遍是使用机炮了,可以在轰炸机自卫火力射程以外射击,同时还有空射火箭弹,都可以用来打乱轰炸机的队形,等到轰炸机的队形被打乱,相互掩护的火网也就不存在了,这样战斗机就很容易击落轰炸机了。

美英军在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中,一开始的确是采用了这种轰炸机自己飞行的方式,但是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所打败了,美英各国还是采取了用战斗机护航这种老办法,但是一开始由于战斗机的航程有限,只能是保护轰炸机到法国边境,而德军则是等着盟军的战斗机撤离以后在发动进攻,轰炸机还是要经过苦战才能到达德国的目标区投弹,然后返回的时候还要面对德军战斗机的一路追杀,战损率一直居高不下。但是由于战略轰炸对于德国的打击也是十分巨大,所以美英军还是不计成本的干下去。同时还在积极的研制远程战斗机,从而有了P51这个杰作的诞生,有了P51这种可以全程护航的战斗机,美英军终于把战损率降了下来,同时当P51出现到柏林上空的时候,德国人就明白战争就要失败了。

顺便推荐一个老一点的电影叫做孟菲斯美女号,我觉得电影拍的不错,对于这个问题也说的是挺清楚的。


有痰


理论上当然没有问题,每架轰炸机都可以安装几挺机枪,甚至机枪,完全应该可以构成严密的封锁火力网,从而有效对抗战斗机的拦截,这一理论在二战之前,即已出现,而且相当盛行。

但是从实践情况来说,其有效性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轰炸机的个头太大,属于一个非常明显的目标,打中它的难度并不是很高,再加轰炸机基本上几乎没有什么机动性,等于战斗机打一个固定靶一样,虽然有足够的自卫火力,但是局限性也非常大。

战斗机的个头更小,更机动灵活,速度更快,同时作战时战斗机拥有主力动,可以选择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实施拦截,这一点轰炸机无法解决。从二战时期的实战经验来说,轰炸机群,无论有多么强大,也依然往往要承受相当高昂的代替,盟军对德国轰炸行动中,早期也是指望轰炸机群以大编队的方式,以相互掩护,不依赖于战斗机护航,实际却证明效果不佳。

没有全程护航的情况下,轰炸机损失率非常高,一度超过4%,故而一个规定就是,轰炸机机组成员只要能执行25次任务,那么既可以退役或返回后方,主要原因就是,损失率太高了。 整个轰炸行动,直到护航战斗机能够为轰炸机提供全程掩护的时候,才真正开始发挥效果。

由于轰炸机的自卫机枪效率并不高,所以二战之后,轰炸机安装的自卫机枪的数量逐步减少,直至最终取消,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有只是比没有强吧。


麦田军事观察


从历史发展情况看,轰炸机经过了装机枪,用机枪,拆机枪的过程的,轰炸机开始用强力打击对方,对方挨揍了被迫用战斗机反击,轰炸机方损失越来越大了,所以腾出空间也要装机枪,虽然效率太低,但是,使战斗机方不能肆意妄为的攻击轰炸机了,损失率大大下降,矛与盾的斗争后来又发展了,随着,科技进步,飞机的速度全部都很快,机枪的射程和射速和威力,远远做不到打击对方的用途了,所以背上机枪,就是增加死重,什么用也没有,烧火棍一样,拆掉还可以多装油弹,从此,机载航空机枪退出舞台了。


东龙45


轰炸机装备机枪当然有用。在当时战斗机想要击落敌轰炸机最好的办法就是咬尾攻击,这是一种保持跟轰炸机平行的战斗方式,因此,轰炸机的尾部机枪还是有用处的,可以扫射敌方战斗机,并迫使敌战机中弹。

二战时战斗机进攻方式很简单,一般也就是航炮而已,有的一挺有的两挺,然后再搭配挺机枪。这就造成战斗机的攻击距离相当近,只有几百米,而且攻击效果也有限,就打个洞而已。像轰炸机这么一个大疙瘩,中一两枚弹根本打不下来。这是战机需要咬尾攻击的主因,这样能够提高中弹数量,也能够有概率打中油箱跟引擎。

而轰炸机装备后机枪后,射程跟战斗机一样远。当轰炸机进入战斗机射程后,战斗机也进入轰炸机射程。双方互相击伤的概率是一样的。差别只是战斗机个头小,机动快,被击中的概率低而已。


优己


虽然轰炸机有很强的自卫火力,而且整个机群以密集的火力相互掩护,理论上和拦截的战斗机有得pk,但实际上没有战斗机掩护的轰炸机群,经常被对方战斗机打得伤亡惨重,以自身防御火力对抗战斗机效果不理想,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的战斗机全程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