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當代西方學術都在錯誤的方向上狂奔|南京小院

曾讀過一個故事:約3000年前,有邰氏國的封地上來了一個族群,族群的頭兒對有邰氏國的國主說,我看你們這裡物產豐富,人心也好,我們要留下來,你能否退位讓我當頭兒。

封地的人聽說了這事,個個義憤填膺,說要把這幫侵略者趕出去。國主說,真要發動戰爭,我們必勝,但是雙方都會有不少傷亡,這是我不想看到的。我們不缺糧食,不缺人民,肥沃的土地到處都是,為什麼非要戰爭呢。不如搬離這個地方,這塊地方就留給他們吧。

於是,數萬子民跟著國主移民他處。幾個月後,因為原住民都搬空了,那個族群也不得不撤離。

初讀到這個故事,一般很難理解。但是,若讓西方古典學派的施特勞斯看到,或許他能會心一笑。

施特勞斯是德國人,歷經一戰二戰,移居美國後,一直在大學教書,直至1973年去世。生前,他創立的施特勞斯學派,在西方學術界內歷來是最孤立、最邊緣、最不受承認甚至最受排斥的學派。

因為,他眼裡幾乎所有當代西方學術都是錯誤的方向上狂奔。這個方向就是所謂的進步壓倒一切,現代必然勝於古代,發展創新總是優於保守堅持。

施特勞斯認為,當代西方學術都過於重視現代性,重視理性、知識和意識形態,他們致力於普世一體化的願景,而忽略了道德、習俗、宗教這些因政治社會不同而必然會不同的因素。

就像有邰氏國的國主,他明白自己作為國君是為了讓人民更好的生存,他不能為了自己的地位和野心,去煽動人民的仇恨,做出讓人民付出生命這種有違生存的事。

欣慰的是,施特勞斯在芝加哥大學教書時,正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劇烈變革的時期,很多人對這種“現代性”的變革會將美國帶到何處深感焦慮,學生尤其如此。而施特勞斯的迴歸古典的研究方向,則吸引了芝加哥大學最優秀的學生們,也為20世紀90年代施特勞斯學派在美國政治的影響力打下堅實基礎。

現在,我們當下的社會也同樣處於劇烈變革時期,同樣有非常多的人為此焦慮。讀讀施特勞斯《自然權利與歷史》這本書,或許能給你些啟發。

为什么说,当代西方学术都在错误的方向上狂奔|南京小院

套用一句正能量: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

地點:南京市玄武區衛崗1號(北門)

南京農業大學信息學院教學樓D503室

領讀:道學碩士 儲呈龍

乘車路線:

1.從北門(衛崗1號)進,

可乘地鐵2號線下馬坊站3號出口;

公交5、9、36、55路小衛街下。

2.從3號門(童衛路6號),

可乘84路童衛路下。

3.從南大門進,

可乘4、52路鐘山花園城下。

報名:長按二維碼,務必備註“自然權利”,

为什么说,当代西方学术都在错误的方向上狂奔|南京小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