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廚師出身的飯店老闆,百分之八十最後都會「關門大吉」?

作為廚師需要關注什麼?菜品、菜色、菜味。這裡包含有原料的選取,配料的組合,火候的把握,可謂是手眼鼻口嘴的五官配合,堪稱水與火的融會貫通。他們的起點是一大堆從市場上運來的原材料,終點是一道美食,過程是一堆物理化學反應。

但作為總經理需要關注的是什麼?飯店的現金流、客流、員工的管理、菜品菜單、原料的運輸、與工商稅務的往來、危機公關等等等等,這裡麵包含錢、人、物和機構。他們的起點是一堆管理元素,終點是一家運營良好的單位,而過程是基於經驗和理論並付諸實踐的管理手段。

為什麼廚師出身的飯店老闆,百分之八十最後都會“關門大吉”?

其實不光餐飲行業有這樣的規律,其他行業也是一樣的。

我有一個同事,之前在培訓行業工作,他就說,在培訓行業裡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講師一定不能參與公司管理,原因是講師是上課講課的,當他把理論講給學生聽,獲得學生的認可和掌聲的時候,是會很容易沉浸在這種虛榮之中的,這種狀態如果延續到管理崗位,是會影響自己的判斷的,他沒有能力快速從那種虛榮的狀態中脫離。

為什麼廚師出身的飯店老闆,百分之八十最後都會“關門大吉”?

當廚師,只要練好手藝就行了,而當老闆,卻要懂得經營的方方面面。當廚師時,只要精通一樣:做菜,即可,而開飯店當老闆的話,涉及到經營、管理等方方面面,要全面協調。所以,這存在一個角色轉換的問題。就象韓信會打帶兵打仗,而劉邦會領導協調,你要讓劉邦上戰場,他打不了勝仗;你讓韓信去領導那些文官武將,估計也要歇菜。

為什麼廚師出身的飯店老闆,百分之八十最後都會“關門大吉”?

人頭人頭,各有一頭。從人才專長方面來說,有些人就適合指揮協調,有些人就適合具體操作。有將才有帥才,這個很正常。做為一個成熟的人,還是應當正確的認識自己,能看清自己到底是將才還是帥才,有少數人是既能掛帥又能出征,但大多數人,掛帥與出征,能擅長一樣就不錯了。現代社會,就是要認清自己的長處,發揮好自己的專長,做到揚長避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