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20万人的战役,丢失了327平方公里领土,2004年才收复

黑瞎子岛是我国的东极,也称熊瞎子岛、抚远三角洲,是中国地图上的“鸡冠”部分,由银龙岛、黑瞎子岛和明月岛三岛极其附属沙洲组成,面积约327平方公里,相当于12个澳门大小,这里也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位于中国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而且黑瞎子岛位居乌苏里江口,控制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是黑、乌两江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险要。谁控制了黑瞎子岛,就等于扼守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入海口,战略意义极其重要。但这么重要的领土,直到2004年才收复一半。而这都源于一场参战人数多达20余万的战争。

一场20万人的战役,丢失了327平方公里领土,2004年才收复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爆发,东北王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年仅27岁的少帅张学良在内忧外患下接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了统治东北。上任仅一周就以极大的魄力选择了“东北易帜”,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令当时的中国再一次在表面上形成统一。新官上任的少帅急需烧把火来确定自己的威望,而当时国民政府正在大力推行革命外交,极力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年轻气盛的少帅随即把目标盯在了此时正搞大清洗的前苏联身上。此时东北军中一些少壮派,向少帅提供了一些错误的讯息,说苏联内部空虚,特别是苏联连年收成不好,军需民食大成问题,即便引起战争,最后胜利必然属于奉系。

一场20万人的战役,丢失了327平方公里领土,2004年才收复

再加上南京国民政府在后面不怀好意的推波助澜,明面大力支持东北军,各种许诺(实则想削弱地方势力)。其实即便东北军也有不少人反对对苏采取强烈,辅帅张作相对张学良说:收回中东路是好事,可是这事非同小可。进兵接收,势必要打仗,我看用全国力量对付苏联,也未必能打胜,只凭东北军去打苏联能行吗?恐怕收不回中东路,反而惹出麻烦,也要防止日本人乘机捣乱。但相信苏联远东空虚加上有老蒋表面撑腰全力支持的张学良最终决定收回苏联在东北的中东路治权。

一场20万人的战役,丢失了327平方公里领土,2004年才收复

1929年,张学良将中东铁路电报电话权收回,由此引发了中苏争夺中东铁路所有权的大规模武装冲突。1929年9月,苏军向乌苏镇发动全面进攻,中国东北军第九旅42团2营7、8两个连的官兵奋起反抗,战斗到傍晚,终因寡不敌众,乌苏镇失守,中国守军全部阵亡。战争一爆发就不是少帅一个人能控制的住的了。苏联方面的反应迅速,加上相差巨大的陆空军装备,战斗形势一开始就极其严峻。苏联和东北军双方20万人激战月余,再加上蒋介石在旁边看热闹,国民政府战前的承诺全都是子虚乌有,一枪一弹都没支援,东北军全面溃败,苏联顺势占领了黑瞎子岛。在12月20日,张学良被迫派代表与苏方签订《伯力协定》。

一场20万人的战役,丢失了327平方公里领土,2004年才收复

苏军坦克

结果是中东铁路事件回到了原点,苏联人又重新夺得了在中东铁路的控制权。但是,中国领土——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2个澳门大小的黑瞎子岛,被苏联侵占。但《伯力协定》并未涉及黑瞎子岛事宜,也就是说,该岛被侵占,绝不是“法定”程序下的“割让”。这也是后来边境争端的一个起因。黑瞎子岛被占了整整75年,直到前苏联解体,俄罗斯接手谈判时,2004年才归还了整个银龙岛、半个黑瞎子岛的主权,约174平方公里,但剩下的一半仍然在对方手中,至今仍未归还。少帅收复中东路的动机无疑是出于爱国护国,但终因东北军力量不足,加上蒋介石见死不救,最终落得个战败地失的结果。

一场20万人的战役,丢失了327平方公里领土,2004年才收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