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汗血马?这些年,我们有些错怪他

提示:丝绸之路对中国来说,当然是仅仅是葡萄。汉武帝做成了大汉王朝的“军火”生意,他赢了,一个大一统的中国在他的身后成长、壮大和繁荣。他打仗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他打仗是为开通商路,做“生意”,让大家都有利可图,共同繁荣。而这,正是一个国家需要的正确和伟大战略。


张骞最初说到汗血宝马,汉武帝觉得有些不靠谱


汉武大帝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汗血马?这些年,我们有些错怪他

我们现在常说一句话:“赔本的买卖行家做。”汉武帝就是这样一个做赔本买卖的行家,他一赔到底,霸气十足,因此赢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在他的身后出现了一条连接古代中国与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陆上商业贸易路线,人们把这叫做丝绸之路。

张骞,汉武帝做买卖的牵线人,或者说是情报提供者。他在西域经过实地考察,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回到了长安,他告诉了汉武帝很多事,把汉武帝给听入迷了。他还说,大宛有一种马日行千里,飞奔之时流出来的不是汗,而是血。虽然觉得汗变成血这事儿让汉武帝觉得不大可靠,但他还是非常兴奋地记住了这种宝马。

当时,汉朝已经与西域各国的贸易不断往来,有一天,汉朝政府派往西域归来的一位使者,报告汉武帝说:“张骞说的汗血宝马那事儿是真的,只是大宛人不愿把它献给我们,马被他藏在贰师城里。”

汉武帝一听龙颜大悦,敢情这事儿可以真的有啊?正巧汉朝在西边屯田的士兵在水源旁发现了一匹从西域跑来的马,士兵们想,咱们的皇帝那么喜欢马,为什么就不能将它捉住献给他呢?于是,他们逮住了那马,将它献给了朝廷。

汉武帝一见这马诗兴大发,随即吟咏出了那首著名的《太一之歌》,这事儿在《史记·乐书》是有记载的。

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汉武大帝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汗血马?这些年,我们有些错怪他


用金马换宝马,马在那个年代相当于坦克大炮


汉武大帝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汗血马?这些年,我们有些错怪他

于是,汉武帝不管人家大宛同不同意,就下定决心要做这笔生意了。随后,他派车令为使者,携带千金和金马等礼物,请求与大宛交换汗血马。车令,我们今天容易将其读成一个人的名字,其实他是汉朝政府的官员的职位,相当于管理皇帝的车马队长,有时甚至亲自为皇帝驾御。相当于我们今天给大领导管车并开车的那个人,驾驶员兼车队队长。这个职务在古代非常重要,除非皇帝绝对信任的腹心才能担当。

汉武帝把自己身边这么重要的人安排出去弄马,还带着千金和金马,我们今天的一些人看了可能会说他是爱马爱疯了,然而,屁股决定脑袋,我们在评价任何一件事时,都要看看它的背景是什么,不能光说当皇帝的权力就是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事实是在那个年月,马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坦克大炮,如果长上翅膀就是飞机、航空兵。欲其工必先利其器,当年的匈奴人就是因为有马的坦克大炮,曾经一度在汉朝的头上做事,而汉朝的那些步兵遇到匈奴的那些骑兵,其结果想也都能想出来。这也是汉朝在汉武帝之前一直忍辱负重的原因所在。

所以,马在汉武帝那个年月应该被称之为“军火”,而汉武帝这个大汉王朝的家长要做的这笔军火生意才刚刚开始。和我们今天一样,一些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军火商根本不可能将他们的技术转让给你,让你升级仿造出来拿着再去打他们。汉武帝同样在他的军火商那里碰了钉子。

大宛人对车令说,他们不缺钱,对金马也没什么兴趣。当然,能说出这话也是有背景的,他们的统治阶层认为,从汉朝到大宛有万里之遥,中间还要经过罗而泊,而那是一个死亡之地,没几个人能活着走出来的。若不通过罗布泊从北边来,匈奴就会把汉朝人挡在路上;南边也是难觅水草,人烟稀少,饮食匮乏。汉政府的使团每回从长安出发时往往是几百人,但在路上总会死去一大半。因此,大宛统治阶层认定了,这种艰难险阻的路程,让汉朝拿他们没有一点儿脾气和办法。而且,贰师城的汗血马,就是他们的高级军火,就是他们的国宝利器,怎么能随便给人呢?

汉武大帝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汗血马?这些年,我们有些错怪他


不成就打,大汉王朝不受窝囊气


汉武大帝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汗血马?这些年,我们有些错怪他

于是,大宛的上层拒绝了汉朝的请求。

车令,这个人也许平时有皇帝身边待久了,自大惯了,不但用脏话骂人,还把金马给砸了扬长而去。大宛人也愤怒了,心想:“大汉的使者也太不把我们当回事了吧,跑到我们这里耍大牌!看我们怎么收拾他!”随后,他们在汉使的归途上埋下伏兵,抢走使团的全部财物,还把不少人都给杀了。

汉武帝听了几个为数不多的死里逃生的使团成员的述说后,勃然大怒:“我泱泱大国怎么能受了如此屈辱!”

汉武帝就这样把他首次以失败而告终的军火生意提升到了战争高度,决心对大宛开战!但让谁去呢?他想到了自己的大舅哥李广利,他觉得亲戚总是可靠的,他也一直是这么用人的。

于是,中国历史上又多了一个将军的名号——贰师将军。为什么要取这么一个名号呢?原因很简单,贰师城里藏有高级军火汗血马呀。所以,我们今天将李广利这个将军称为“军火将军”也不会有错的——汉武帝的意思很明显——大舅哥啊,封你这么个官,你得把大宛的那批军火给我弄来!

公元前104年,李广利披挂上阵,与他同行的姚定汉对汉武帝说:“大宛兵力不咋地,只要您能给我们三千精兵,我们就能打他个落花流水!”

当时汉朝虽说经历过只用七百骑兵便俘获楼兰王的战例,但汉武帝还是给了李广利六千骑兵。就这,他还有些不放心,一道令下,将全国各郡国有不良前科的青年征集了起来,组成了好几万人一支杂牌军,一起随他的贰师将军去大宛搞军火。他说:“你们不是爱打架斗殴吗?这回我让你们到前线去试试你们的本事!”

汉武大帝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汗血马?这些年,我们有些错怪他


大舅哥失败而归,当姐夫的火了,打仗也要面子


汉武大帝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汗血马?这些年,我们有些错怪他

李广利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那一年,汉朝的日子不好过,关东闹蝗灾大起,遮天蔽日的蝗虫一路飞翔,一直伴随李广利的出征大军到了敦煌。在大量吞食禾田的蝗虫的送行里,李广利的好运气也仿佛被弄没了。他穿越蜀布泊后,部队的给养成了大问题,那些西域的小国关闭城门,不向汉军提供水源与粮食。

李广利边走边打,不敢恋战,或多或少弄了些给养。很快。大宛国旁边的郁成国很快挡住了部队的去路。李广利兴许是急着想要得到那批军火,顾不上休整部队,就命令部队攻打郁成,结果一败涂地。

这时的李广利没了信心,他说:“我们连郁成这么一个小国都打不下来,就别想拿下大宛了,还是回吧!”于是,他带着残兵败将,在在西域诸国的一片嘲笑声里,狼狈地退了回来,退到了敦煌。

随后,李广利派人前往朝廷报告汉武帝说:“搞军火的事情恐怕不成了,路上没吃的没喝的,很多人都饿死渴死了,你要还想弄就再派兵来,我领着再去。”

李广利征大宛,这一来一往,花了近两年的时间。

汉武帝一听大怒一道严令将那些弄“军火”未成功的士兵们拦在了玉门关外,并命令玉门关的守军说:“他们要是敢跨过玉门关一步,立即砍了脑袋!”

李广利和他的士兵们一看回家无望,只好待命等着再次返身去弄大宛的马。而此时的汉朝政府在对待是否继续与大宛开战的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很多大臣都认为当时汉朝最大的敌人是匈奴,应该专心致志地对付匈奴,把去大宛弄马的事情放一放。

听武帝一听不高兴了,他说,我堂堂大汉朝如果连个小小的大宛都打不过,那我们还能打下那些比大宛更大的国家吗?如果我们就这么放弃了,西域那些小国家将会怎样取笑我们?我们将如何管理他们!

汉武大帝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汗血马?这些年,我们有些错怪他


涉流沙,弄“军火”,服四夷


汉武大帝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汗血马?这些年,我们有些错怪他

那些大臣们听不进去,还要坚持自己的主张,汉武帝一生气,把他们中间几个带头的关进了监狱,这下没人再敢吱声了。但是,部队从哪里来呢?汉武帝又一次想到了那些无良青年,他认为他们中间有的是勇士。

很快,汉武帝囚徒中的为李广利找到了一批打架高手,将他们与那些平时没事干专门斗殴滋事的青年混编入边地骑兵,只花了一年的时间便给在玉门关吓得不知怎么办的李广利拼凑了六万人。这些人赶着十万头牛、三万余匹马、无数头驴和骆驼等,带着大量的粮食和兵器,向着大漠浩荡进发。

也许,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说汉武帝不要命,那算那马是再好的武器也不能这么兴师动众。但事实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汉武帝是个战略家,还是前面说到的那个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

汉武帝并没有让自己地将军和士兵一味地冲向大漠,在给他们极力保障后勤(史书记载,当时汉武帝调发了全国一些犯过罪的人,为出征大军运送粮草,人数众多得难以计数,由长安一直到敦煌,络绎不绝)的同时,他又调动十八万部队增守在酒泉、张掖以北,并在那里设置了居延、休屠两个县,大力加强了对河西走廊门户酒泉的防守——这种战略意图其实是很明显的——我去大宛弄军火,你们谁要是想趁机玩点小动作那就尽管来吧!

在这里,我们能解读出汉武帝为什么要把在这件事情上反对他的那些大臣们关起来的真实用意。

这一回,李广利的运气不错,他的到来使大宛国内部闹起了分裂,主降派把大宛王的人头送至军前,还献出贰师城汉武帝想要的那批“良马军火”,还拿出粮食给他的部队补给。汉军在贰师城挑选了大宛国的上好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的公马与母马三千余匹,又立了亲汉的贵族为大宛的新国王。新国王与汉军签订了和平盟约。

汉武帝终于在长安城里见到了他心爱的军火——汗血宝马,兴奋之余,他再次吟诗一首:

天马徕兮从西极。

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

涉流沙兮四夷服。

汉武大帝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汗血马?这些年,我们有些错怪他


丝绸之路对中国来说,当然是仅仅是葡萄


这便是汉武帝的军火生意或者说是取马行动,除了这首诗里的马,我们还应该看到作为一代帝王的汉武帝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和伟大理想。

虽说,汉武帝现实了自己的这种壮志与理想,但后人却对此说法不一,如唐代李颀在《古从军行》诗中说:“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意思是“连年战死的尸骨无数,都被埋在了荒蛮之野;只看到西域的葡萄进献到了汉朝的宫廷”。然而,诗人的话你信吗?丝绸之路难道对我们来说仅仅是葡萄吗?

那条被称作丝绸之路的路,让无数新奇的商品、技术与思想源源不断的流行于欧亚非三洲的各个国家。人们看到,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的特产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繁忙的商队从中国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又将稀有动物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运往中国……它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还是一条民生之路、融合之路。

这个时候,人们看到汉武帝最初的“军火”生意做成了,他赢了,一个大一统的中国在他的身后成长、壮大和繁荣。他打仗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他打仗是为开通商路,做“生意”,让大家都有利可图,共同繁荣。而这,正是一个国家需要的正确和伟大战略。(文/路生)

汉武大帝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弄到汗血马?这些年,我们有些错怪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