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房产经纪市场乱象 打造品质共融的模式还有多远

告别房产经纪市场乱象 打造品质共融的模式还有多远

“每次找房租房都要掉层皮。”

“卖房心累,买房选房心更累”

相信不少普通消费者在遇到与房产中介有关的经历都会多少有上述感叹。

网上有文章称43%的北京青年都被黑心中介坑过,这一数据固然无法考证,但“找房子这件事水太深”这件事确实困扰着普通消费者。不仅是消费者这一端乱象频出,中介与中介之间也是有着各种潜规则和摩擦。

这难免引人深思,以信息对称、公开透明为特点的互联网早已深入到各行各业,为何房产中介市场至今却依然是如此之传统闭塞?到底要付出怎样努力,才能够撬开一扇窗让阳光照进这阴暗角落?在此过程中,又将会有哪些羁绊和挑战?

文/彬彬(熊出墨请注意)

痛点在于信息不对称

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街头,目光所及之处最多的门店当属房产中介,“这个行业的需求太旺盛了,不论是买卖还是租房、出租都离不开房产中介。”一位行业从业人士对熊出墨请注意表示,他门店所在的一条街上,从南到北不足3公里的街道上,共有7家房产中介,光某一品牌的房产中介门店就多达4家,“房产中介必须在好的地段才能获取更多房源信息和对租售有需求的客源。”

行业如此拥挤,竞争激烈程度也可想而知。按照沿袭下来的行规,房子从哪位房产经纪人手中出售,最终的提成就会落到谁头上。因此,房产经纪人之间每天都在你争我抢,生怕这处房源被别人给卖掉,这个客户被别人挖了去。

告别房产经纪市场乱象 打造品质共融的模式还有多远

如那句台词所说,“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讲利弊”。在房产中介这个行业里,房源和客源历来都是各家争夺的核心。同一小区的同一套房源,周边中介都在卖。所以才有了部分房产经纪人利用信息不透明,向买卖双方隐瞒一些信息。综上不难看出,传统房产中介行业所存在的一系列乱象,无论是各中介公司之间的竞争,还是买卖双方交易时所绕的弯路,最终本源都能够追溯到信息二字。其实其他行业也都是如此,信息就是黄金,对房产中介行业来说,信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房源和客源。

在链家创始人左晖的理解中,房产中介行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0状态,房产中介公司特点就是吃差价,因此会通过各种手段侵害消费者的权益。2.0状态,此时行业最大的特点应该是信息孤岛,中介会通过制造紧张气氛来促成交易。而到了3.0,整个行业将变得抽象,各个角色协同一致,形成网络效应。

很明显,现在行业正处于2.0向3.0状态迈进的阶段。如何加速这一进程,是每个市场参与者都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因为只有完成3.0状态后,才能够向“平台以经纪人为中心、经纪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4.0时代进阶。

重构“房”、“客”、“人”合作网络

目前,链家在这方面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搭建ACN网络,推出贝壳找房平台。

据介绍,目前ACN网络已经覆盖了贝壳找房平台内的所有门店。通过ACN网络,平台内的不同经纪公司之间的合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以德佑地产为例,目前德佑旗下数百家门店已在10多个城市与链家联网合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五月初,通过“链家房德佑卖”或是“德佑房链家卖”的联营模式所达成的交易已经占到了德佑整体的70%。

比如上个月,贝壳找房平台内便完成了一次“跨栏”式的签约。武汉德佑合煌-巢上城旗舰店的客户与业主在深圳链家彩福大厦店顺利完成了签约。历时4个小时,途经8个城市,横跨3个省区。武汉链家的房源,武汉德佑的客源,在深圳链家完成了签约,这样跨省区又跨品牌,这在此前各中介公司各房产经纪人之间激烈的竞争关系下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一次合作。

ACN网络是如何重构以“房”、“客”和“人”为中心的合作网络?其中“房”的核心是提高房源的成交率,“客”的核心是提升客源的有效利用,“人”的核心是保障店东和经纪人的权益。在贝壳找房看来,在此网络之下,房源和客源之间的信息隔板被抽开,行业资源能够得到更加有效地匹配。

告别房产经纪市场乱象 打造品质共融的模式还有多远

新模式与传统中介区别在哪?首先是共享与协作,前文中已经说过,在ACN网络中,房源和客源都是共享状态。不仅这些信息共享,每一笔交易所得的利润也是有共享的机制。与此前的一刀切的分成模式不同,贝壳找房平台上的交易,不同角色的参与者都能够分得一定比例的业绩。

比如说单笔交易中,有房源录入方、房源维护人、客源方、撮合成交等等诸多角色,最终促成交易的很大概率上并非是最初的房源录入方,但其依然能够分得30%左右的业绩。这样一来,既保障了房产经纪人的利益,同时又把之前的竞争关系转化成为了合作。

其次是从中介到平台的转变。平台的代表阿里巴巴,其模式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商家在平台上发布信息,买家在平台上搜索自己想要的商品。贝壳找房CEO彭永东发出的公开信中说到,贝壳找房继承了链家此前沉淀的能力。与此同时,贝壳找房还集合了其他中介公司的经纪人以及资源。也就是说,链家是经纪品牌,而贝壳找房则是平台。

最后是信息实时同步。这一点与区块链技术较为相似,区块链是分布式记账,每个节点都能够看到信息的变动与更改,且具有不可抵赖的特点。而加入ACN网络的合作伙伴,首要前提就是百分百共享房源,物理信息之外,房源的售卖意向、价格变动、看房时间等等动态也被要求实时同步更新和共享。并且这些信息的登记,还能够作为后续交易分成的重要依据。

因为交易中的一切动态都能够溯源,所以ACN网络还能够与区块链一样,很大程度上解决信任问题。另外据贝壳找房介绍,未来还将针对平台上的经纪人和中介公司建立贝壳分和信用分机制,平台根据贝壳分去决定资源分配,消费者可以把信用分作为交易参考。

引领现实的理想国模式

关于未来版图,彭永东表示今年将会把业务范围扩张至100个城市,合作伙伴超过50个品牌。几年之内将覆盖国内超过300个城市,服务超过2亿的社区家庭,连接100万房产经纪人和10万家门店。

“贝壳找房现在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在试图将行业变得规范化”,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就如同美国的房产经纪人体制,严苛的标准才能够推动行业向正循环发展。”美国的房产市场,最为核心的特点之一就是行业资源共享。据了解,美国市场有无数的MLS房源系统,房产中介公司以会员的身份加盟,共享联盟内的房源。

这种制度下,市场对于房产经纪人的要求就大大提高。包括专业素质、服务能力等方面,美国的房产经纪人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甚至其从业资格还要通过FBI的调查。这也就决定了美国房产经纪人是要靠服务留住用户,全心全意为客户争取利益,同时一系列行业乱象也无形中得以终结。

告别房产经纪市场乱象 打造品质共融的模式还有多远

可见,贝壳找房的模式已有可循的成功案例。但畅想总归是畅想,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国内市场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贝壳只有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才意味着平台模式真正的成功。

最简单的一点,如何获得全行业的认可,说服链家外的其他“友商”自愿入驻贝壳找房平台?从前不久58集团为首发起的“全行业真房源誓约大会”来看,能否权衡业内已有各方的利益,对贝壳找房来说已成为一不小的挑战。

有分析称,58集团、我爱我家、21世纪不动产组成的非链家系联盟,奶酪被动,奋起反击也是常理之中。也或许是心有不甘,大家在旧的模式里活得好好的,若真的需要一个平台,为什么不能自己做,而是要“归顺”于链家?

除此之外,贝壳找房以及ACN网络在运营之中的一系列规则标准的制定,也是一大棘手问题。目前贝壳找房采取的方式是通过链家将多年积累的规则开放给全行业,与此同时,平台也设立了由品牌主构成的规则委员会,并建立《贝壳基本法》来共同约束,管理平台各商家的行为。但具体实施效果如何,是否能够让全行业信服,目前还缺乏一个第三方权威的参考维度。举个例子,平台上的贝壳分具体是如何计算?其对应的资源倾斜程度又将如何度量?违反相关规定又要怎样进行处罚?以上都必须经过严谨周密的考虑。

当这些都已经完备之时,还要考虑到后续执行的问题,执行不力同样很难达推动行业正循环的目的。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之中,贝壳找房作为主导方,打破规则之前首先要进行的是自我革新。其必定是要舍弃自己某些已得的利益,以大局为重,连同合作伙伴共建行业标准。

所以,理想丰满,现实却相对骨感。或许如链家所说,贝壳找房和ACN网络对终结市场的一系列乱象有重要之用。但是,光明在前方,路上却依然充满荆棘。倘若有朝一日贝壳找房的构想能够完全落地,那国内房产中介市场必将发生颠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熊出墨请注意」,文:彬彬,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证文章完整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