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教育入學難在哪?教育局回應:將新建603所小學中學幼兒園

西安教育入學難在哪?教育局回應:將新建603所小學中學幼兒園

為了讓孩子能順利入學

你有沒有摸黑排長隊?

西安教育入學難在哪?教育局回應:將新建603所小學中學幼兒園

西安教育入學難在哪?教育局回應:將新建603所小學中學幼兒園

為什麼上個學就這麼難?

上初中要搖號?上小學還要排隊?

上個幼兒園甚至搖號+排隊?

操碎心!西安家長為給娃入學登記 ,深夜排隊!

相關部門這樣回應……

6月19日,西安市教育局針對報道以及近期集中的入學問題召開義務教育入學工作專題會議。針對開發區和行政區交叉地帶報名難問題,將探索交叉受理聯合現場辦公的形式予以解決。而針對家長排隊報名問題,將進一步探索幼升小網上集中報名。

幼升小報名排隊問題

參考上海模式

探索幼升小網上報名

現實狀況:

今年5月22日12時,西安市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學區劃分結果正式公佈,按照招生入學日程安排,6月中上旬為入學登記階段;7月15日前,區縣教育局、學校下發《西安市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有家長表示,儘管多所學校表示入學登記不作為入學結果,但仍有不少家長擔心報名過程不透明而堅持排隊。是否可以參考外地經驗,幼升小也實行網上報名,網上審核資料,預約時間提交紙質資料,讓群眾少跑腿不排隊。

解決之道:

在6月19日召開的專題會議上,姜建春提出,今年民辦初中招生已採用全市網上報名,下一步將借鑑參考上海等先進城市的義務教育招生工作模式,加快建立網上報名平臺,積極探索幼升小網上報名,預約審核資料,通過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的方式,促進入學登記工作有序高效開展。

西安教育入學難在哪?教育局回應:將新建603所小學中學幼兒園

今年3月西安市北郊某小區,業主排隊登記上幼兒園

新西安人子女入、轉學問題

新落戶人口中適齡兒童8.4萬

可提供的學位達10.11萬個

現實狀況:

今年大西安實行戶籍新政、人才新政、創新創業新政後,吸引大量外地人才落戶西安。截至今年5月30日,西安市共落戶45萬人,其中雁塔、高新佔了三分之一。

針對新落戶人口子女入學問題,3月29日,西安市教育局發佈了《西安市2018年新落戶人口適齡子女就學實施辦法》;5月18日,針對群眾關注熱點,又發佈了這一實施辦法的政策解讀,就新落戶人口子女在西安怎樣上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以及轉學問題進行詳細說明。

解決之道:

通過前期摸底,目前新落戶人口中,適齡兒童約8.4萬名。而通過新建學校、改造擴容舊學校、適當增加班級數等舉措,全市可以提供的新增學位將達到10.11萬個,完全有條件解決,但可能存在分佈不均衡、局部地區學位緊張的情況。如果區級層面解決有難度,將通過跨行政區協調的方式加以解決。

西安教育入學難在哪?教育局回應:將新建603所小學中學幼兒園

開發區行政區報名困難問題

探索兩區互派人員交叉受理現場辦公解決

現實狀況:

日前出現入學難的一個大問題,就是開發區和行政區權責不明,相互推諉,讓群眾弄不清自己屬於哪個區,孩子究竟被分到了哪個學區。

解決之道:

在專題會上,姜建春再次強調,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必須當好入學服務的“店小二”,以五星級服務員的態度和標準熱心搞好服務,做到主動服務、熱情服務、高效服務、純潔服務。對基層學校、普通老師、群眾家長和孩子們關心關注、反映呼籲的問題和訴求,只要是合法合理的,都必須第一時間“馬上就辦、辦就辦好”。

西安教育入學難在哪?教育局回應:將新建603所小學中學幼兒園

西安教育入學難在哪?教育局回應:將新建603所小學中學幼兒園

姜建春批評指出,入學過程中“報名排長隊”、“開發區和行政區報名困難”等現象,反映出個別幹部服務意識不強,離主動服務、熱情服務和高效服務的要求和標準相去甚遠。“如果你為了自己孩子上學問題通宵排隊、被推來推去踢皮球,是什麼感受?不知道怎樣服務,換位思考就知道了。”會議指出,要進一步創新服務方式,對學區劃分權責界定不清的,探索行政區與開發區教育部門互派幹部交叉受理,現場辦理工作模式,切實杜絕讓群眾兩邊跑而始終得不到解決的問題再次發生。

教育資源分佈不均衡問題

西安計劃未來三年新建603所中小學、幼兒園

現實問題:

作為民生九難之一的“上學難”,其核心是上好學難,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嚴重不足,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期盼更為迫切客觀。

解決之道:

專題會再次強調,已將“秋季保入學工作”作為近期重點工作之首,保證每一名適齡學生入學。報名工作服務方便群眾,對新落戶人口子女入學情況,及時與公安部門對接,隨時研判掌握學位供給情況。

針對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不足問題,姜建春指出,要高度重視基礎教育學校項目建設,用好用足政府投建、項目配建、社會參建學校建設相關政策,加快探索基金助建,平臺促建、名校託建等建校模式。會議強調,要及時與相關部門加強對接,抓緊搭建教育建設項目管理平臺和融資平臺,健全完善全市教育建設專項規劃、公建教育服務配套相關政策及相關機制,充分利用暑期有利時機全面加快全市基礎教育學校新建、改擴建工程步伐,盡最大努力增加中小學、幼兒園學位供給。

“名校+”工作要快速見成效,不斷壯大發展優質教育資源。要進一步梳理全市基礎教育學校整體辦學現狀,加快促成強校、弱校組建“名校+”教育聯合體。要結合薄弱學校改造、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等工作,確保在秋季開學前,打造一批“名校+”示範項目,促進薄弱學校在實現“名校+”“雙掛牌”的基礎上,校園面貌、師資力量、教學質量明顯提升,辦出更多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

近期西安市教育局在市級層面成立了招生入學、督導整改、學校建設、教育宣傳等4個工作專班。目前市教育局已基本完成西安市學校建設三年計劃的編制工作,初步計劃到2021年,全市將新建603所中小學、幼兒園,全力解決學位供給不足問題。

總結一下,西安教育入學難主要難在:

教育資源調配難、學校配套跟不上

隨著寬鬆的戶籍新政,更多的人湧入西安。西安今年“幼升小”、“小升初”人數劇增,記者調查發現,西安多個區今年的入學需求都超過預計,學位空前緊張。在開學前新建學校是來不及了,那麼,教育部門如何保證這些學位呢?

現實問題:

1、老城區學位空餘 新城區學位緊張

記者瞭解到,2017年,雁塔區幼升小入學人數為21060人,2016年為19000人。考慮到西安的“戶籍新政”,落戶門檻降低,雁塔區教育局預估今年的小學入學人數可能漲至2.2萬人左右,而截至5月中旬摸底時,需求已增至2.4萬人。

未央區在前期統計裡,今年幼升小預報名人數已超過7500人,比2017年多3000人左右,隨著七八月份新增落戶人口增加,數字可能還會上漲。最近,未央區教育局正在全力解決學位問題。

記者從灞橋區教育局獲悉,截至今年3月31日,灞橋區新落戶人員子女0~18歲有3860人,幼升小需求有12278人,相比去年,增加約千人。灞橋區除了擴大班額,每班由45人擴至55人,還將增加班級數量。同時,逐步新建、改擴建學校。

有的區縣學位需求激增,但有的區縣學位問題並不突出。記者梳理了今年5月和6月關於入學難的熱線發現,反映碑林、蓮湖入學難的熱線很少。這是為什麼呢?

一區縣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分析:“城牆內建築規模受限制,人口容納度也就受限,新落戶人員很多都在新開發的城區安家”,致城區成為“空心菜”模式。記者從公安部門得到的數據是,截至今年5月30日,西安共落戶45萬人,其中雁塔、高新佔了三分之一。落戶數據也證實,新增的人口更多地聚集在雁塔、高新、曲江、未央、經開等地,蓮湖、碑林、新城新落戶的人相對較少。

“碑林、雁塔入學人口少,有的班甚至只有30~40個孩子。”這名教育局的工作人員說,儘管新區域學位嚴重緊缺,但老城區的學位沒法給新城區的學區使用。教育部門工作人員建議,上級如果能通過協調,把老城區空餘學位給學位緊張的區域勻一些,學位緊張的區域就能鬆一口氣。

2、區域劃分調整 教育配套未同步調整

此前,昆明路有一段學區屬於蓮湖區,後來重新勘定學區界線後,劃至雁塔區管轄。類似的情況還不少,以前建工路、沙坡附近等青龍寺以北的孩子都在碑林區上學,現在就要去雁塔區上學。

雁塔區一小學的校長說,最早以前,青龍小區業主的孩子們是在碑林區鐵五小上學,青龍小區的配套用地當時批了一所中學,現在改成鐵一中分校。以前是碑林承擔青龍小區子女就讀問題,現在劃歸雁塔區,過去坐不滿的西影路小學,現在一摸底生源就超了。因為生源划過來了,但原來負擔這些孩子的教育設施仍在碑林區。

如果要從根本上改善生源劇增的情況,最重要的是得有配套教育設施,“只能由市一級的部門進行協調,移交配套教育設施,這才是真協調,光拿文件協調不頂用,沒有配套設施,都是‘白說’。”這名校長說。

3、生源增多 學校配套未跟進

學生增多,那師資力量能跟上嗎?一區縣教育局基教科的工作人員說,只要學校蓋起來,通過社會招聘就可以解決師資問題。也就是說,比起師資力量,教育場所才是更大的難題。

城區教育部門一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一直在尋找能作為教學用地的空場所,盡最大可能來接納學區內的生源。據瞭解,今年,經開、未央、雁塔生源是最多的,長安區的學位也很緊張。

4、開發商鑽政策空子 配套教育設施跟不上

隨著西安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新建小區如雨後春筍不斷出現。陝西省實施意見明確,市、縣、區政府要按照城鎮居住區戶數在4000戶及以上配套建設一所小學(含棚戶區改造項目),初中相對集中的規定統籌義務教育學校建設。

知情人說,有些房地產商通過各種手段拖延配套學校建設,配套用地拿到手了,但並沒有當即建起學校,這也無形中增大了西安市的入學壓力。

西安一教育工作者王學智(化名)質疑,沒有超過4000戶的小區,是否也應該有配套教育用地?“有的開發商會鑽政策的空子,你建3900戶,不夠建一所學校。那周圍如果有4個3900戶的小區,都不蓋學校,這近1.2萬人的子女怎麼上學?”而且,建在一起的幾所單獨的小區,在規劃過程中,預留出來的教育用地應該集中在中間一處,“這邊留一個角,那邊留一個角,這樣的預留用地無法綜合利用。”王學智說。

另外,有的新建小區在配套教育設施時,只配套幼兒園,小學問題卻不涉及,“孩子們不可能永遠上幼兒園,規劃部門應該負起責任,按多少人口應該配套什麼樣的設施科學規劃。”

教育主管部門回應:將統籌協調安排

調查中,針對各類小升初入學難的問題,記者分別聯繫了轄區教育行政管理部門。

根據教育部門的規定,小學班額不超過45人,初中不超過50人,雁塔區教育局為了解決激增的學位需求,今年班額將從規定的45人擴至55人,以此來接納更多學生。雁塔區教育局基教科工作人員說:“並不會出現孩子沒學上的情況,這點雁塔區做得相對成熟,只要學生有雁塔的戶籍,戶口上有‘雁塔區’三個字,雁塔區都會解決學位,這包括開發區的孩子。前期將摸底的通知張貼在了每一所學校的門口,就是希望每一位有需求的家長能看見,而且摸底的基數里,也沒有把開發區的孩子排除在外。”

未央區教育局在保證符合條件的學生入校也有一套做法,通過對往年入學熱點地區進行調研,參照2017年學區劃分方案,對熱點學區進行了微調。同時,分批次登記接收學生,對於學區範圍內入學兒童數量超過學校接納能力的,學校按照招生程序招滿後,其餘學生登記造冊上報區教育局,由教育局根據全區學位情況,按照相對就近原則統籌安排。

對於滻灞、經開戶籍人口子女面臨入學難的問題,未央區教育局稱,經開區和滻灞生態區對本轄區符合條件的人員進行登記並在轄區學校合理分配,分配容納不了的,可會同未央區教育局統籌協調。

同時,據記者瞭解,6月14日開始,經開區也已對各類入學難問題進行了補充登記。

難題破解:

兩個辦法破解開發區行政區上學扯皮

在反映入學難的問題中,最熱的就是開發區與行政區權責不明,相互推諉,讓市民弄不清自己到底該屬於哪個區,孩子究竟被分到了哪個學區。

日前,西安市某開發區一名部門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深層次剖析了這一問題的根源所在,“西安各開發區設立之初,是不設教育功能的,用當時的話說就是‘輕裝上陣,超常規發展經濟’,所以一般開發區管委會並未設專門的教育局,而是成立社會事務局或公共事務局來代管。但隨著開發區的發展,管委會也不可避免涉獵一些社會事務,教育權就是其中最主要的社會事務。”

該負責人介紹,2013年,西安市提出要用5年時間在西安各開發區建36所學校,從那時起,各開發區在教育方面開始有了一定的職責權限。然而由於開發區機構設置的先天缺陷,學位的分配、學區的劃分仍由行政區教育主管部門來行使,“就是說,我們開發區就算建了學校,還是要受行政區教育主管部門的業務領導。”他表示,經過短短几年發展,開發區所建學校遠遠不夠,無法提供足夠數量的學位全員接納開發區內的適齡兒童。而開發區和行政區交叉區域的教育權分管是原住居民由行政區管,外來新市民由開發區管。再加上一些原住居民在開發區買房等複雜情況的出現,造成諸多問題,行政區內老牌學校生源不足、學位充裕,開發區辦學校卻難以滿足入學需求,此時學生就需要向行政區學校分流,“開發區要出錢向行政區買學位。”該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認為,就目前情況下,要解決行政區與開發區之間的這類問題,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開發區買斷行政區老牌學校或是全部移交行政區管理。”他表示,現在的行政區個別學校由於辦學不夠靈活,導致家長不願選擇,造成學位剩餘。開發區有資金,可以買斷這類學校,獲得完全自主的教育權,可以投資壯大師資力量,修繕校舍,把學校辦好,讓它們煥發新的活力,而全部移交行政區管理則也是為了方便統一調配。第二種就是由西安市政府主導協調,開發區行政區各司其職,共同解決問題。“其實就是開發區在建設和投資上出力,而行政區有人脈資源,有地域管轄優勢,就完全掌控教育權,兩者默契配合,避免相互推諉扯皮現象。”他解釋。

該負責人透露,關於整合開發區與行政區的教育資源早在去年就有過調研,但至今沒有新進展。

建議:

1、政府牽頭主導 釐清職責 跟進教育配套

今年作為西安教育改革之年,有更多的矛盾衝突,涉及更多的家庭和孩子,教育工作者們既在觀望,更在研究(由於專家學者多在教育體系內,記者採訪時未涉及單位及姓名)。

2、入學切勿一刀切 要有一個過渡緩衝期

西安的教育已到了必改之年,西安市教育局“一把手”到位後,能看到西安市委、市政府給予新的領導班子很大的支持,也就是這種力度,讓百姓看到了希望。但在學區的劃分、學校的歸屬地方面,時間倉促調研還不完善,需要一段時間來緩衝。有時令行禁止並非一定是對的,一刀切也未必是好的。千萬級人口的大西安,對於學生上學的一紙文件,很難管理得面面俱到,但對於家庭來講,卻是百分之百的大事。今年,各行政區域交界處學生入學難,矛盾突出,就是一個很好的警鐘。

在行政地域之間的緩衝地,家長如何選擇學校,學校如何選擇學生,需要一個緩衝時間段。在談到這個緩衝時間段時,該專家稱,根據他的經驗,三年比較適合。在這三年裡,行政區之間可以根據每年孩子上學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在孩子上學方面,涉及的戶口、房產、就近原則等政策一定要靈活使用,這樣,家長也就沒必要驚慌。

3、行政區域接壤處職責確定宜早不宜晚

西安上學難為何集中在高新與雁塔交界處,經開、滻灞與未央交界處?

根源在於老的行政區與新的開發區建校的方式不一樣。老行政區域,公辦學校或原來的子弟學校較多,而開發區多以民辦學校為主。開發區將建校責任推給了開發商,公辦學校少,民辦學校多,過度市場化後,形成了上學貴、上學難。

未央與經開接壤處,交界線長、涉及面廣,在教育、衛生等百姓基本需求方面,經開很大程度上並不完善,需要得到未央的支持和幫助。隨著經開區的經濟發展和基本設施的不斷建設,這個局面在慢慢改變,但短時間內很難破局。

未央和經開行政區劃分,多數都是以公路為座標。在交界處,一條馬路將一個小區劃分成兩個不同的區域。這樣一來,一部分業主的孩子到未央轄區上學,另一部分業主的孩子就得到經開轄區就讀。按以往的建校範圍,勢必造成同一個小區業主的孩子,一部分離校近,一部分離校遠,孩子和家長都有意見。

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來講,就是在行政區域劃分時,調研不夠,政府相關部門沒有應急預案。

該專家指出,特別是有爭議的小區,不能搞一刀切,需要一個過渡時間。孩子上學是大事,確保每個孩子義務教育階段有學上是底線。行政區之間的教育部門為了少收孩子或不收孩子,在爭議地段相互推諉,造成了學難上的緊張局勢。這種緊張局勢隨著時間推移就會增加、升溫,給政府形象造成了不好影響。

專家建議,對於爭議地區,先接收孩子報名,涉及教育部門再協商解決,實在無法解決的,可以由西安市教育局出面協調。行政區域接壤處職責確定宜早不宜晚。

4、“民辦”太強公辦顯得弱

高新區“入學難”話題由來已久,今年學區劃分後,原來小區遺留下來的學區房、學位房;雁塔與高新行政劃分重疊管理區;新西安人才引進等原因,造成了今年高新區入學難特別突出……用高新區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話來講,今年高新區入學問題較往年更難。

造成高新入學難有多方面原因,兩個主要原因已引起政府相關部門重視。其一,市民口中的高新難入學,其實指的是高新第一小學、第二小學、第三小學、高新國際學校這四所教學質量高卻難入學的民辦學校。反觀周邊多所公辦學校,雖然硬件設施比較完善,卻在教學質量上難以與之媲美。而另一個原因是高新有其特殊性,作為西安經濟引擎的高新區並不是獨立的行政區域,它的社會公共服務,至少在教育方面的公共服務匹配不齊全,形成了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局面。因為牽扯諸多利益,高新區和雁塔區每年都想下決心改變這個兩管而又難管理的局面,但每次都是決心大、行動小,以致現在一年比一年難解決,而這種狀態需要上一級部門協調統籌才能解決。

針對西安教育現在面臨的難題

對於教育局的官方回應

您有什麼看法呢

您的孩子遇到入學難的問題嗎?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大家遇到的問題和建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