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大量進口美國大豆而不收購我們國內自己產的大豆?

某天某月的某一天


如果中國再有十幾億畝的優質耕地,這些就不是問題。說別的都沒用。誰有本事在成千上萬塊的小塊土地上規模經營?

、有些地方連微耕機都用不上,何況人家的超大型機械。進口別人的農產品,就等於用他們的國土養活我們的人民。這是最好的選擇。單靠我們自己的耕地,十幾憶人民不可能過上現在的生活水平,更別希望更好的生活。

少一點抱怨吧,同胞們。中國用全球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著百分之二十幾的人口,己經是世界奇蹟了,我們還想怎樣?

別噴我,我是老農民,家住陝西省淳化縣十里塬鎮十里塬村三組,姓名任志林。


松竹梅141885699


我以前工作過的港口以及附近的港口(海港),就有國有的榨油廠(例如中糧),也有中外合資的榨油廠(益海嘉裡)。

為什麼這些榨油廠會建在港口?

原因顯而易見,就是降低進口大豆的運輸成本。

因為這些榨油廠所用的大豆全部都是國外進口的,主要來自於美國、阿根廷、巴西等國家。進口的大豆從國外海運過來,到達海港以後,榨油廠直接把貨輪上的大豆傳送到榨油廠,省掉了大豆陸路運送的成本。這對於榨油企業來說,節省了非常大的一部分費用。

我們所買到的大豆油,幾乎都是轉基因的

為什麼榨油企業不夠買國產大豆?因為成本和產量。

進口的大豆均為轉基因大豆。轉基因大豆的有一個特點,出油率特別的高,遠超東北黑土地長出來的大豆。而且轉基因大豆的成本低,遠低於國產大豆,所以,榨油企業首選的國外的進口轉基因大豆。

所以,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調和油裡面基本都含有轉基因大豆油;我們所買到的大豆油,基本也都是轉基因大豆油。

為什麼不收購我們國產的大豆,主要就是成本高,而且出油率低,榨油企業不會去幹虧本的買賣。

為什麼我們國家不種轉基因大豆

既然國外種植轉基因大豆那麼便宜,出油率又高,為什麼我們國內不種植呢?


因為轉基因到底對人類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現在沒有任何研究來支撐說明,國內還沒有放開種植轉基因大豆。

如果哪一天,國外的大豆不讓我們進口了!也許那一天,我們逼不得已,為了大家能夠吃到油,只能自己種植了!

國產大豆也有國產大豆的優勢。轉基因大豆只是拿來榨油,不能流入到市場;國產大豆拿來做豆漿、做豆腐都很香。


南寧美食攻略


提問——為什麼中國大量進口美國大豆,而不收購我們國內自己產的大豆?

造成這種情況,原因有不少,有一些客觀因素,也有一些主觀因素,整體來說比較複雜。如果回答這個問題,筆者能夠給以講很多很多,但是礙於情況所限,我就簡要的說一說,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國產大豆種植劣勢太明顯!

筆者一直認為,之所以國產大豆產業發展一直萎靡不振,和國產大豆的種植劣勢有很大的關係,而這個種植劣質體現在價格、畝產和收益這三個方面。

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和美國、巴西、阿根廷這些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國來比,我國大豆的平均畝產,市場價格和種植效益上可謂是全面劣勢。

具體來說,我們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平均畝產只有美國的轉基因大豆的7成左右。

而在價格上,美國大豆漂洋過海來到我國港口,各項費用扣除之後的進廠價還要比國產大豆的市場收購價格便宜不少。

在種植效益上美國大豆更是“完爆”國產大豆,因為美國的大規模機械化種植,種植成本較低,而且美國給予農場主高額的補貼,讓他們的大豆種植效益遠超我國。

據筆者瞭解,我國很多地區的大豆種植戶,如果沒有大豆生產者補貼的話,種大豆是要虧本的,很多人直接坦言,就是由每畝100多元的大豆生產者補貼才支撐著自己繼續種植大豆,要不然早就改種玉米或者稻穀了。

振興國產大豆,從自我做起。

這就是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目前遭遇的困境,全方位受到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吊打”,企業不願意採購,農民不願意種植,而消費者出於價格考慮購買意願也不明顯。

就這樣,國產大豆只能在進口大豆麵前毫無招架之力,早已經沒有了和它扳手腕的實力。

什麼時候大家都願意去超市購買過程非轉基因大豆油的時候,再說振興國產大豆吧。

大家作為消費者都不去購買,企業怎麼情願去採購?農民怎麼指望大豆價格上去?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5.29


糧油市場報


“為什麼中國大量進口美國大豆而不收購我們國內自己產的大豆?”這句問話其實不夠嚴謹——中國目前不得不進口,進口量最大的不僅僅是美國。


為什麼?原因如下:


一、國內產量不足。


2017年我國國產大豆產量在1400多萬噸。我國每年的大豆消費量在11200萬噸。國內產量遠遠不夠。


進口勢在必行,2017年我國共進口大豆9550萬噸,其中三分之一來自美國,5093萬噸來自巴西。


幾年前的進口量絕大部分來自美國,近年來拓展進口渠道,轉向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這兩年進口量最多的國家已經是巴西了。

二、進口黃豆出油率高、價格便宜。


美國也好,南美也罷,大豆都是轉基因品種,出油率高,價格低,經過海運的長途跋涉,到中國的成本價卻遠低於國產大豆。


目前,東北地區國產大豆收購價每噸3500-3600元,天津港、廣東港口進口大豆分銷價格3390元,進口大豆的優勢很明顯。


三、國產大豆的價值優勢並未得到體現。


我國是大豆之鄉,國產大豆是非轉基因,出油率低1-2個百分點。但食用品質好,曾經也當過出口大國。


我國居民對豆芽豆皮豆粉等豆製品的消費量比較多,這1000多萬噸的國產大豆,更多的主要用於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必然面臨消耗慢、收購量小且收購常年化的特點,儘管我國大豆品質高,但成本也較高,收購價格相對比較低。事實上,國產大豆的價值並沒有得到有效的體現。


四、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產國之一。


為何從美國進口,因為美國是農業大國,土地平坦適合機械化耕種,因此大豆產量較高。美國中部盛產大豆,是全世界最大的大豆產國之一,產大於需,所以會進出口。

綜上所述,我很認同這樣一句話,“通商者,相仁之道也,兩利之道也:客固利,主尤利也。”譚嗣同在《仁學》說得好,中外通商貿易是兩利之道。


“要使車子走得快,就得給輪子勤上油。”我國現在的重點是快速的提高生產力,提高大豆的產量,不僅是優質的,還是優產的,優價的。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地辦事。”關於大豆,國人需要“迅速的辦事”。


相信總有一天,吃大豆的時候,全世界的人都會翹起大拇指:“yes,中國造!”


有書課堂


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了9000多萬噸大豆,佔美國大豆總產量的60%以上。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大豆第一進口國,從美國進口的9000多萬噸大豆,也只佔中國進口大豆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中國從外國進口的大豆總量將近3億噸。

除了美國外,中國的大豆主要進口國,還有巴西等南美國家。

而國內的大豆產量只有可憐的1000多萬噸。

如此巨大的進口量,如此“貧瘠”的國內大豆生產量,讓更多的國人認為大豆是國外引進中國的作物。可實際上,中國種植大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在5000多年前,軒轅黃帝時,中國就已經開始種植菽,也就是大豆。可見,大豆是中國原有的傳統種植作物。

那為什麼在現代化的農業下,中國大豆的生產量反而不夠了呢?必須靠著進口國外的大豆來滿足市場的需求?

其一,國內大豆的品種落後。

類似美國等大豆種植國,大豆的種植品種和國內是不同的。國內的大豆轉基因種植並未有放開限制,種植的大豆品種多為傳統品種。所謂的傳統品種和國外品種,最大的區別也就是是否是轉基因大豆了。國內普遍種植的是非轉基因大豆,而國外普遍是轉基因大豆。

撇開我們常常討論的轉基因的安全性問題不談,只從大豆生產力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非轉基因大豆的生產成本要比轉基因大豆高很多。

主要體現在大豆的抗除草劑能力。

在大豆田間生長時,雜草的清理是一個非常佔用勞動力的工作。非轉基因大豆不具有抗除草劑藥性,主要是草甘膦。如果用除草劑進行除草,大豆也會受到影響。但轉基因大豆具有抗草甘膦的特性,除草時可以噴一遍草甘膦了事,簡單快捷。

也就是由於國內大豆品種不具有該特性,導致了國內大豆的生產成本較高。

傳統種植下,種一畝大豆的產量可能不及小麥、玉米的三分之一。更多的農民自然選擇種植小麥和玉米了。

其二,美國的大豆補貼和國內的糧補政策

美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大豆出口國和第一大大豆種植國。美國農業相關部門,對於大豆產業的支持是非常瘋狂的。

2010年,美國的大豆播種面積是4.65億畝,2017年為5.43億畝,增幅達到了16.8%,產量也從9066萬噸增加到了11951.8萬噸。遠遠超過了美國國內大豆的需求。

在美國瘋狂的大豆補貼政策,美國大豆的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從而以低價的生產成本擾亂了國際大豆市場,造成了大豆傾銷的不公平貿易。

在此前,實際上,中國在1995年前,還一直是大豆出口國。而十幾年來,由於國內對於小麥、水稻、玉米等主糧作物的需求是第一位的,保證主要糧食作物的生產,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是第一大任務。

對於這時段來說,有足夠的糧食比大豆更重要。所以,國內的農業補貼除了東北一些大豆主產區外,其它的都以小麥、水稻等為主。這也從一方面造成了國內的大豆生產成本是比較高的,至少沒有種小麥、玉米合算。

兩相對比,國內的大豆加工企業,自然選擇價格更低的美國大豆來進行加工。

其三,國內大豆需求量巨幅增加

中國是大豆最大的消費國,沒有之一。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肉食類、蛋白類的消費量也大幅增加。十年來,中國的肉類消費量達到了一個恐怖的增長,這是導致了中國必須從外國進口大豆的一大主因。

原因在於,幾乎90%以上的美國轉基因大豆,都用來了加工生豬等飼料,也就是我們常說得豆柏。

中國的養殖行業,對於進口大豆的依賴是巨大的。

而其它行業,比如豆類食品,絕大多數採用得還是國產大豆。國產大豆在這一方面也能滿足國內的需求量,畢竟吃豆腐之類的,消耗遠遠低於養殖要用的飼料。至於在豆油方面,消費目前也在升級。橄欖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都有和大豆油一較高下的實力。

也就是說,國內大豆的需求量暴增和對外進口的依賴主要來自於國內的養殖業。若是減少對美大豆的進口,或許會導致國內的養殖行業成本加大。

最後,較好的消息是,近年來,隨著國內糧食生產水平的提高,國內的農業方向重點也已經關注到了大豆的生產上。或許,當農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後,國內的大豆種植業能重回以往的榮光。

鼓勵農民種植大豆、加大對大豆種植的補貼、推進改良大豆品種等,應該是我們接下來要做得事情了。


新農民


鍾情三農以為,提出這樣問題的人完全是糧油行業的門外漢,稍微瞭解一下我國大豆市場現狀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我國進口大量的國外大豆完全是國內需求太過於旺盛,而國產大豆供給量太低造成的!並不是國家特意的為了討好某個國家而做出的“諂媚”之事!

棄車保卒——大豆大量進口,主糧基本國產!

那麼有些人估計又要說,既然我國的大豆需求量那麼旺盛,為什麼不完全來全部國產呢?這個問題筆者已經回答了不下十遍!那樣做的話,中國人是要餓肚子的!

你知道國內大豆需求完全國產需要多少億畝土地麼?

你知道這將會造成我國的主糧作物產量嚴重下滑麼?

如果想維持目前我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我國每年超過1億噸的大豆消費量是必須的,但是目前國產只能提供1500萬噸左右!

說句實在話,在主糧和油料的大豆的選擇中,國家選擇了主糧,畢竟到了特殊時期,油、肉、蛋和奶可以少吃一點沒什麼,但是不管是什麼時候,糧食都不能少!

我國大量進口大豆,確保國內的糧食供給問答且平衡,也算是“棄車保卒”吧。

全面潰敗的國產大豆!

對於很多人來說,長久以來很難理解一個現實情況,那就是我國每年進口大量的轉基因大豆,而國產大豆卻一直萎靡不振!為什麼有些企業寧願選擇進口轉基因美豆或者巴西、阿根廷大豆,也不願用國產大豆?

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一一道來,請大家認真看一看!

據權威數據顯示,以2017年為例,我國的大豆消費量中,國產大豆所佔的比例只有不到17%,而另外的83%以上都是被進口轉基因大豆所佔據!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國產大豆出油率低,不利於壓榨消費!

熟悉大豆市場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國產大豆在蛋白質含量方面有著一定優勢,但是在出油率上卻明顯不如轉基因大豆,而且我國大豆消費中87%都是用作壓榨消費。

所以,企業選擇用出油率更高的轉基因大豆來榨油也就更有利潤,也就情理之中。

國產大豆種植產量低,效益低!

在我國,種植大豆的收益即便是加上較高的生產者補貼,可收益依舊“感人”......

2017年為例,我國的大豆平均畝產只有140公斤!如果按照我國同期大豆市場需求量為1.1億噸來計算的話,需要7.9億畝耕地來種植大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進口大豆價格優勢明顯!

一直以來,進口大豆的價格優勢都是比較明顯。

目前,進口美豆到岸完稅價在3300—3400元/噸,較國產大豆有著明顯的優勢,即便是較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也有著100元/噸以上的價差!

所以,油脂企業為了保證壓榨利潤,更多的採用進口大豆也是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利潤!正所謂無奸不商,商人逐利!

造成題主所言的這種情況,可以這麼說,一直以來,國產大豆在面對進口大豆的時候,可謂是:

先天不利!喪失機遇!最後一敗塗地!


鍾情三農


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不太符合常理的現象,有些東西在國內很廉價而且產量還很高,還是國家卻還要從外國進口。比如說大豆在農民手中很多而且還很難賣出去但同時中國卻要從美國進口大豆,為什麼中國不能多從國內收購大豆這樣既保證農民不會積壓資金也不會外流呢?


1進口大豆的質量有保證。

美國屬於典型的大豆生產大國,有著廣闊的田野,肥沃的土地非常適宜種植大豆,而且由於耕地以平原為主,採用機械化生產,同時又有豐富的種植經驗和科學技術,生產的大豆一般質量都較國內生產的幹著,品質有保障。

2大豆產量低,我國耕地有限,無法大規模生產。

大豆的單位面積產量只有水稻小麥玉米的1/3-1/4,大豆是一種“土地密集型”產業,,我國2016年進口大豆8391萬噸。如果要把進口大豆都換成國產大豆,那麼需要把大豆的播種面積提高到7.9億畝。根據2016年的農業普查,我國共有耕地20.24億畝。我國2016年所有農作物的播種面積是剛好25億畝(部分地區部分農作物一年多次播種)。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用純國產大豆,那麼我們耕地的31.6%的播種面積都要拿來種大豆。把全國1/3的耕地播種面積拿來種大豆,大豆是自己自足了,那口糧怎麼辦?飼料怎麼辦?蔬菜怎麼辦?水果怎麼辦?

3需求量大,無法滿足供給。

對油和肉的追求,讓大豆這種既能提供廉價食用油又能提供豆粕飼料的神器進口量大增。並不是我們的產量下降了,而是我們的需求暴增了。20年前的1998年,我國大豆產量1385萬噸,和現在水平差不多,進口量350萬噸,只有如今的1/20不到。我們歷史上大豆產量最高的時候,也不過是1800萬噸,離我們現在每年1億噸的需求相距甚遠。人均9000美元的GDP只是個開始,如果(我是說如果)我們的人均GDP達到2-3萬美元,對肉類的消費需求還會大增,而這是我國無法實現有效供給的,雖然國內有但無法滿足需要,所以必須通過進口來彌補。


人多地少的地區,自己承擔高單產、經濟型作物,而把低單產、改善型作物外包給外國,這是必然的、無法人為扭轉的客觀現實,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進口而不購買自己生產大豆的原因,你明白了嗎?


三農圈子


題主只說對了前小半句,因為美國大豆已經不是我們進口的主要部分且國產大豆也被收購。

我國大豆進口量是國產大豆產量的7倍左右

2017年我國進口大豆9553.6萬噸,國產大豆在1400萬多噸左右。就類似題主所問,為什麼要進口如此之多的大豆呢?答案很簡單---消費需求!別說你反對轉基因你就沒有參與消費,因為你在直接或者間接的消費著這些轉基因大豆。國家法律規定,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只能用於榨油,而榨油後的豆粕則是用於飼料。你也許因反對轉基因不夠買標註為轉基因的大豆油,但是你會去外面餐館用餐嗎?你會宅在家裡叫外賣嗎?若你會,那麼你很可能就在消費著轉基因大豆油做的美食。因為轉基因大豆油是合法產品,餐飲業使用這些轉基因大豆油合理合法且沒有義務告訴消費者他們使用的是什麼品牌的食用油。若你就是自己做飯不出去吃,那麼請問你消費肉蛋奶嗎?養殖戶所用的飼料有非常大的概率裡面含有轉基因大豆豆粕。

不自己種這些大豆是情非得已

我國耕地20億畝左右,目前主要是保障了水稻小麥和玉米的種植面積。若進口的9553.6萬噸大豆全部自己來種,那就需要7.8億畝耕地。這就意味著三大主糧作物的種植面積不足,所以需要進口更多的主糧,因為同樣面積主糧的產量是大豆產量的3倍左右,想想這個進口量就嚇人。雖然目前也進口主糧,但那些進口量只佔國產量的2%左右微不足道。

現在中美貿易戰正酣,彼此加關稅勢在必行,大家肯定一起會支持國家,我也會支持。但一個現實相關產品價格也因此會提高,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需要付出的。


柳小慶


為什麼中國大量進口美國大豆而不收購我們國內自己產的大豆?

先看兩組數據。

我國大豆消費量超過1億噸

2017年,大豆消費量總計11,059萬噸,其中:榨油消費9,560萬噸;食用及工業消費1,445萬噸;種用及損耗54萬噸。

假設不依賴進口,全部靠國內生產來滿足需求。則:

大豆種植面積=11,059萬噸/1.715(噸/公頃)=6,448萬公頃=9.67億畝

注:2007-2015年,我國大豆平均單產為1.715噸/公頃。

也就是說,不考慮到套種等情況,要實現大豆100%自給,需要9.67億畝耕地。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目前我國大豆進口依存度高,在80%以上

2017年,我國大豆產量約1,440萬噸,進口量約9,550萬噸。進口量佔到總體供給的86.9%。

進口中,巴西、美國、阿根廷位列前三。從美國進口大豆3,285萬噸,佔進口量的34.4%。美國大豆佔中國大豆消費市場的29.7%,將近30%。

事實上,國內近幾年在調整種植結構,調減玉米種植面積,擴大大豆種植面積。

儘管如此,大豆需求仍然將會主要靠進口來解決。

現在發生了中美貿易摩擦,我國也把大豆列入加徵25%關稅名單,實施日期另行公佈。

即便從美國進口顯著減少,我國也會從巴西、阿根廷等國加大進口量,來填補供給缺口。


新農業內參


大豆全身都是寶,是我們日常必不可少的一種主糧食材,我們吃的所有豆製品(豆皮、豆腐、豆乾、腐竹、豆奶、豆腐腦等)都是大豆加工而來的。我們每天吃的食用油有一半也是用大豆壓榨出來的,甚至連加工剩下的豆渣、豆餅,都是做牲畜飼料的上好材料。
大豆在中國的種植據說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可以說大豆伴隨華夏民族一路走來的歷史源遠流長。大豆種植技術1804年才傳入美國,哪裡知道


被人彎道超車,成為了美國和阿根廷等好多大國的主要種植糧食作物。直到如今發展成我國大豆需求百分之七十依靠國外進口的局面,大豆成為了我們最不景氣的糧食產量。


並非我國
不重視大豆的種植,而是國外具備地廣人稀,可以機械化操作的優勢,種植大豆成為了國外農場主的首選種植對象。根據我國的農田人均面積嚴重不足情況,農戶們選擇了種植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等,具有更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大豆種植逐漸成為了我們輔助種植對象。

我國也有少量的大豆種植面積,

只能在青色未成熟狀態可以直接做菜食用,等成熟後再想食用基本上都需要深加工了,而農戶們普遍又不具備自身深加工的條件,再加上內地大豆產量又夠不成規模,都行不成收購銷售的產業鏈。因此農戶們種大豆只為了自給自足,而城市的大豆需求成為了我國的糧食空白。
在我國東北地區也有大量遼闊的肥沃土地,種植大豆也是種田大戶的選擇對象,但是跟全國的大豆需求量相比,也顯得是那麼的杯水車薪,捉襟見肘,大豆需求依賴進口的情況還得繼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