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真的是穷兵黩武,自取灭亡之道吗?

小小嬴政


说出此言者,不过人云亦云罢了!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不是神机妙算的军事家,这个很难确定,但却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在对外战略上,绝对不会盲目的,也不会做那种自取灭亡的事……

要是说一个狂妄自大的人,做自取灭亡的举动是可信的,诸葛生平谨慎,绝对不会如此不知轻重的。

其实,诸葛亮北伐,原因是很好理解的,我认为有这些原因:

1、以攻为守

刘备不听劝阻,举兵征孙吴,在夷陵之战火烧连营,打败而逃,损失惨重。夷陵之战一举消耗了蜀汉的大部分主力兵马。使得蜀汉成为三分天下中最虚弱的一个政权。

经过诸葛亮几年的苦心经营、休养生息,才慢慢恢复了部分元气,但是也已经不能与巅峰时期的蜀汉相比,而曹魏和孙吴却如日中天,特别是曹魏看蜀汉势弱,蠢蠢欲动。在此情形下,主动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当然,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进攻孙吴。这一点很好理解;一是孙吴据守长江天险,需要强大的水军支持才能有所图;二是,诸葛亮平生的主张都是联孙抗曹,并且夷陵之战后,好不容易修复的和好关系,怎能轻易打破。

所以,北伐进攻,才是最佳选择。

2、蜀中人才贫瘠,人口不足

蜀中因地形原因,导致对外沟通交流不足,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上,有着先天不足。刘备入蜀时,带来的人才和刘璋留下的可用人才,病逝、老去、战死等等,已经严重不足了。

人才,在一个政权的发展和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谁有了人才,谁就有资本。

而在汉魏时期,关中地区是人才最为丰富和聚集的地区。举兵北伐,一方面可以获得大量土地和人口,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更多人才。

3、转移内部矛盾

蜀汉政权,自刘备入蜀,就存在巨大的矛盾冲突。最为突出的就是派系斗争。

刘备早年间的追随者,这可以是元旧派,这个派系在诸葛亮北伐时,已经没啥人了,并且这个派系基本上属于荆州派系。

刘备居荆州时,笼络和收服了许多荆楚人才,称为荆州派。这个派系是刘备的主要支撑,包括诸葛亮都是属于荆州派系。

刘备入蜀时归附的西川派系,这个派系也可以称之为本土派,这个派系包括刘璋主益州时外来带来的和蜀中本地的。

而在蜀汉的内部矛盾中,荆州派和西川派的派系矛盾,日益突出,甚至一度影响到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

诸葛亮发动北伐,其实也是转移矛盾冲突点,缓解内部的矛盾压力。

不过事实上,派系斗争最后还是葬送了蜀汉的基业。西川派主降,使得后主刘禅在成都开城投降,瓦解了蜀汉各地的抗争,迫使蜀汉迅速灭亡。


诸葛亮的北伐,虽然失败了,但是这个失败是多方面的原因,不是战略上的失误,更不是自寻死路。

事实上,北伐期间的蜀汉,一度恢复到一个相当强盛的状态,一度威逼曹魏政权。

只是可惜了,天命不佑蜀汉!


志军翔宇


诸葛亮北伐是逆天而行,强行取之。但是还达不到穷兵黩武,自取灭亡的境地。为什么这样说呢?

当时的天下大势是曹操占据六州之地,雄霸天下。孙权占据荆州、扬州之地虎踞东南,刘备占据益州之地龙盘西南。从实力上来看,曹操明显占据更大的优势,但是想要吞并其他两家也是很困难的。

曹操占据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占据地利,汉中、益州皆为生死之地,易守难攻。孙权据长江天险,世代荫庇江东,主上贤明,将士用命,占据人和之势。三国鼎立,势均力敌。

刘备死后,诸葛亮面临一个问题,是攻还是守。诸葛亮选择了攻,理由是坐以待毙是亡,只有进攻才有存活的希望。这样的说法对吗?未必,我认为有点牵强。

在三国鼎立时期,拼的是什么?其实还是实力问题,实力的后面是什么?是治理能力问题。如果按照诸葛亮的思路,蜀国坐以待毙,迟早要亡。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蜀国什么时候亡的呢?黄皓专权,姜维滞留沓中时期。也就是说在蜀国朝政最混乱时期,魏国乘虚而入,最后颠覆了蜀汉政权。在这之前,虽然没有了诸葛亮,但是不管是蒋琬执政,还是费祎执政,还是董允执政,蜀汉都很安全。靠的是什么呢?

一是汉中的天险,关中入汉中的栈道异常崎岖难行,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当年曹操攻取汉中,在阳平关死磕了半年都没有拿下汉中,后来因为一场误会,张鲁之弟张卫的营寨被一大群麋鹿闯入,曹军撤军时正好误入张卫的营寨,张卫以为曹军主力来攻,于是便投降了。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开展,曹操是拿不下汉中的。汉中都拿不下,更别说进入成都了。

二是政务能力,只要蜀汉勤于理政,保境安民,善待蜀中百姓,蜀中百姓对于保家卫国的热情还是非常巨大的。再加上川蜀的地理优势,蜀汉首先灭亡的几率是很小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曹魏多次派兵攻击东吴,几乎不敢进犯蜀汉,原因就是当年曹操有切实体会,汉中太难攻取,魏国的士兵都不愿意入汉中作战。东吴就稍微好一点,魏军可以从容操练水军,然后水陆并进进攻东吴,至少在长江天险上,魏国和东吴是共享的。

但是诸葛亮还是选择了进攻,以攻为守。那么为什么不能说诸葛亮穷兵黩武,自取灭亡呢?因为诸葛亮做的足够好。

诸葛亮心里很明白,蜀地之民,向来乐于安逸,反感战争。保卫家园免受入侵可以,但是如果主动出蜀作战则一百个不愿意。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诸葛亮煞费苦心,聪明用到了极致。

首先组织足够的兵力,诸葛亮几乎每次北伐都要带十万兵力,其实潜台词是我们实力强大,大家不要怕,我们人多。

其次诸葛亮每次都能够保证足够的粮草,让士兵有饭吃。而一旦粮草不继,立马撤军。不强行坚守,不强行进攻。因此,诸葛亮带兵打仗,几乎没有大败过。这样的话士兵就乐于效命,但是也有弊端,用兵太谨慎,不会取得大的战果。因此才出现了诸葛亮多次北伐,模式都是一样,进攻,受挫,粮尽,撤军。虽然自己没有损失,但是也是寸土未进,空耗财力。

三是诸葛亮每次进军都要与东吴打招呼,东西联合进军。潜台词是我们有帮手,大家不要怕,我们必胜。

因此,诸葛亮每次出兵,士兵都没有什么怨言,虽然没有攻取多少魏国土地,但是自己兵力也损失不大。虽然诸葛亮出兵不对,但是说他穷兵黩武就有点冤枉他了。如果诸葛亮真的穷兵黩武,他在川蜀的名声也不会那么好。

其实诸葛亮可以选择保境安民,富国强兵,等待魏国朝政混乱时再出兵,这样的话胜算几率大一点。可惜的是诸葛亮自从接受托孤以来,压力巨大,逆天而行,强行用兵,虽然自己做的足够好,但是仍然改变不了大局势,没有尺寸之功,最后自己也累死于任上,可悲可叹!

本回答独发于悟空问答,觉得写的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每日趣评


有关三国的人物和话题我历来很喜欢看,只是一直很少去说。关于诸葛亮是否属于穷兵黩武,我想换一种视角来说,或许能让您有一些对比和启发。

冷兵器时期的战争,尤其像三国时代这样的国家势力间的体系性对抗,究其根本是“成军人口、冶金制造、农耕规模、训练水平、军政人才、物资储备、外交手段”等几项关键领域交汇编织成的、呈现在战略与战术上的综合对抗,这是对抗本身基本的事物特征或规律。

诸葛亮当初为刘备策划在川蜀建立蜀国,也只是诸葛亮PPT正文的第一页,且有着浓烈的“守弱”背景,毕竟刘备是弱势一方,一直面临的是“图存”的困扰。川蜀之地蜀道之难、易守难攻乃世人皆知,换而言之,别人不好进来,自己北伐也不好出去。这种地理客观条件将直接造成硬性成本与时间成本飙升,正所谓能量守恒,有利,必然会有弊。试想,三军屡次由校军场时的昂扬斗志,经历千里崎岖道路的颠簸劳累到达前线,状态的保持性肯定不如主场优势的曹魏军,以逸待劳而获胜丝毫不奇怪。

时之川蜀的成都和后来的汉中,比之曹操疆域内的长安、南皮、洛阳、许昌、邺城等等无论在人口规模、经济总量都相去甚远,尤其事关军事的矿产、冶金、制造等领域的工匠水平也是当时天下最好、最集中之地。加之以汉献帝为虎皮的曹魏势力,对军政人才的吸纳和储备也远胜吴蜀,这就使得曹魏势力在整体综合实力的“蓄能”能力和恢复能力都远超吴蜀,最终胜出只是时间问题。

作为川蜀政权的实际运营者,继承先帝遗志恢复汉室固然是个永久而宏大的命题,但事实上诸葛亮显然背负了更多的是道德和舆论负担,以致对蜀魏的真实实力对比缺乏全面和深刻认识,好像若不立即北伐就面临红旗还能打多久的问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每次北伐失利都是对蜀国刚刚成长起来的“蓄能”与恢复能力的一种严重伤害和透支,致使蜀国中后期后劲乏力,尤其对军政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严重不足,这些是蜀国最终必然灭亡的根本原因。从这一层面说,诸葛亮属于穷兵黩武并不为过。

我们无法得知诸葛亮当年PPT的后面几页写的是啥,但依我个人愚见,刘备集团在完成“守弱”策略建立蜀国后,就应清醒认识到,三国之间的对抗是全面、系统而持久的,守弱之后应继续“守拙”!加强军备力量建设的同时,应尽早注意培养能让蜀国产生持久抗衡的相关能力。自己的蓄水池足够深、足够大,才能浇灭殃及自身的战火,否则,真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远水、死水。



您的关注就是我的动力


大相无形


诸葛亮先后五次举全国之兵伐魏,行为上是符合穷兵黩武这个词的。某种程度上讲虽也是在自取灭亡,但却不是愚蠢,而是悲壮与无奈。

诸葛亮对当时三国的形势是非常的了解的。他在《出师表》中说:“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这说明诸葛亮知道当时天下虽已三分,但魏蜀吴中,蜀国最弱。那以诸葛亮的才能,应该不会不懂得休养生息之道。既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北伐呢?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不伐贼,王业亦亡。”

我们可以看出创业之君刘备的立场:有魏无汉,有汉无魏。我蜀汉是大汉正统,不可以偏安一隅,刘备至死都深深的忧虑蜀汉君臣在他死后会忘记这一根本宗旨,所以将此事托付给了他最信任的诸葛亮。

诸葛亮与刘备相交多年,自然是深刻理解刘备的抱负与期望,所以诸葛亮说:“不伐贼,王业亦亡”。在诸葛亮的观念里,蜀汉存在的意义就伐魏以光复汉室,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蜀汉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所以,虽然诸葛亮深知“益州疲弊”,不适合连年发动战争,但刘备对他前有知遇之恩,后有临终重托,诸葛亮怎肯负他。所以虽身处矛盾之中,也只能砥砺前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了。

所以,个人认为诸葛亮虽是在穷兵黩武,但却不是因为喜欢;虽在自取灭亡,但却不是因为愚蠢。如果非要以现在人的角度总结一点教训的话,我觉得用愚忠可能更为合适吧。

个人观点,欢迎斧正。图片来自网络。


ba八道dao


谢邀。诸葛亮接手后的蜀国,内外部的环境都极其不利。外部,失去荆州这个原先的大本营,偏于益州一遇,战略纵深锐减,人口土地最少,如果按兵不动安心发展的话,与曹魏和东吴实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俗称等不得了。内部,西川本土派系和外来荆楚派系矛盾日益尖锐,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也便于把各方势力统一起来,去一致对外,减少了不必要的内耗。

今天大家看到的多是战争带来的种种恶果,诸如劳民伤财、穷兵黩武等等,但其有利的一面也不容忽视。有人说,战争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很像一个人做运动的效果。大家知道一个不运动的正常成年人,通常会变得安逸、虚弱、暮气沉沉,体力下降,身形走样等等。国家太久不打战争也是一样,没有任何一个几十年不打仗还能有兵强马壮一说,战争是国家活血化瘀、提神醒脑最佳手段之一。另外,战争是专业程度很高的事情,必须要一群从上至下都精于此道的人才能胜任的,这需要通过实战系统培训的。

大家看个例子,美国目前是公认最强大的军事强国,他们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几乎是每个总统上任后都会发动一场战争。细数下近二三十年,前后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与叙利亚代理战争等等,平均下来与诸葛亮当年差不多了,看看人家美国变弱了吗?非但没有,而且越来越强了。抛开政治经济影响不谈,单说武力方面,这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客观上为美国打造出了一群以此为业、精于战争的军官和士兵,也为美国的军备发展带来了有效的促进。公平的说,除去核武这样的大杀器,美国的常规海军和空军武力,应该可以PK除美国外的所有国家总和,而且还是碾压。

回过头来说,诸葛亮也许在战争频率和强度方面有些过头了,但也确实通过连年战争将蜀国打造成了一个不容轻视的军事强国,可能有些人说这是饮鸩止渴,但这样做的结果起码使蜀国屹立数十年不倒,不这么做,可能五年或十年就被曹丕灭了。别不信,大家可曾记得在元末明初,群雄并起的时候,远在四川还有过一个毫无存在感的政权“大夏”,这个政权的建立者明玉珍很低调,与东方三雄: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完全没有可比性,为什么呢?看看历史对他的评价“无远略、仁义、节俭、好学、安民”,是不是感觉这样一个热爱和平的政治人物建立的“不攻”国家应该是上下同心、举国同欲呢?恰恰相反,这个政权后来分分钟就被洪武皇帝灭了,毫无反抗力可言。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个大夏政权就是诸葛亮的当时“以攻代守”战略的反面教材,清晰无比。

所以,以今日自以为领先时代的聪明独到的见解,妄议古人,可不就是一种愚蠢。


Aman詹兴奎


不是,是没有办法中最好的办法。蜀汉政权建国的基础是不牢靠的。特别是在刘备死了以后,内斗之风越演越烈。蜀地本土氏族,刘璋残部,刘备势力这三股力量组成了蜀汉的根基。刘备如果活着,拼着他大汉皇叔,世之枭雄的本事,可以把这三股势力磨合到一起。可惜他死的太早,诸葛亮在接手蜀汉的时候,即没有傲人的战绩,也没有能服众功绩。为了团结各派势力一致对外,那么北伐是最好的选择。通过北伐消除了国内反对的噪音,整合了势力,获得了战绩与功业。诸葛亮是不是最好的军事家,这个历史没有记载,但是他的的确确是最棒的政治家。


PSP11


小编你黑诸葛亮,诸葛亮就不是历史上的名人了吗?魏国雄兵百万,战将千员。你可以把诸葛亮直接斩杀,或者擒获嘛,小小的蜀国每次都到魏国的家中来抢粮,杀人,抢人口。魏国那么那么那么强大,干嘛还要把头藏在肚子里?小小的刘禅也当皇帝四十二年,曹家子孙哪一个超过了四十二年嘛?曹操英雄了得又怎么样,司马师三千死士就给他灭了。蜀国那么弱小,也要你动用三路大军才灭得了!姜维嘛,一个搞后勤的人的徒弟,临死的时候,也拉上了邓艾父子和钟会。傻乎乎的刘禅,也能要了司马昭的命。


风吹青竹摇162015807


诸葛亮北伐一定也认识到消耗国力这一点,他这样做的原因,在他的后出师表里说过。蜀国在三国中是最弱的,无论是人口还是土地,作为一个弱国,只有乘着魏国刚建立不几年,国力尚不强大和蜀国人才尚未消耗殆尽时进攻,才能有成功的希望,否则随着时间的推迟,魏国国力将越来越强大,与蜀国的国力差将会越来越大,蜀国最后也必定是灭亡。这其实就像是一场手术,不动手术,病人必死无疑,动手术,还有一丝成功的希望。不过,北伐成功的希望也很小,诸葛亮本身也不是一个优秀的将才,北伐的路线要越过秦岭,后勤十分困难,魏蜀两国军事力量相差很大。


老猫在钓鱼


孔明伐魏,有三种可能,一,的确想伐魏,认为时机己成熟。二,让蜀国时刻保持战备状态,以些强军。良马逐。把军队看成良马不时拉出来溜溜。三,为保住自己位置,不时发动战争,让军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实际全国都受自己的意识而调动。

第二种可能很大。因为姜维最后也这么做了,也许这是蜀国当时的国策。


中上行


可以这么说,他之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用他自已的话说是为了报刘备知遇之恩,为了报一己之恩而赔上蜀地几十万生灵显然值得商量。蜀国经历关羽和刘备双败之后,已无力统-全国。当然,诸葛亮不会投降也不会等死,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会全力而为,最后死于北伐。诸葛亮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格也有很多缺陷,最后蜀国朝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