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vs以太坊:數字黃金與超級計算機

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成功並不是相互排斥的。事實上,兩者背後都擁有強大的開發人員社區,它們大大增加了整個加密貨幣行業的成功機會。

從一開始,以太坊的白皮書就將自己與比特幣區分開來。比特幣的目標是成為一種數字貨幣,但以太坊則希望成為一種去中心化的超級計算機。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區塊鏈現在穩居加密貨幣市值榜單的前兩名:2018年7月2日,BTC市值約為1284億美元,而ETH為585億美元。除了共同的成功之外,這兩種加密貨幣多年來的表現分別是什麼樣的呢?

比特幣vs以太坊:數字黃金與超級計算機

首先,我們來看看BTC和ETH在兩個不同時間段的對比圖。

比特幣vs以太坊:數字黃金與超級計算機

(圖)2015年8月7日以太坊與比特幣的比較

比特幣vs以太坊:數字黃金與超級計算機

(圖)2018年5月24日太坊與比特幣的比較

一段時間以來,按市值計算,以太坊一直是第2大加密貨幣。但是,與那些“以太坊顛覆比特幣”的主張相反,以太坊的這種增長並不會對比特幣的地位造成威脅。相反,ETH和BTC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成功項目,它們一起推動了加密貨幣行業的增長。

比特幣和以太坊,有著截然不同的用例

舉個例子,蘋果與亞馬遜,如何對它們進行比較?當然,它們都是公開上市的技術公司,但它們的商業目標、商業模式和產品也是完全不同的。

同理,比特幣和以太坊都是領先的區塊鏈網絡,但有著完全不同的目標、用例和設計理念。

比特幣編碼就像編寫彙編代碼一樣,而以太坊編碼則更靈活、容積更大。這並非偶然,因為它們設計目標不同:

比特幣旨在成為數字貨幣和價值儲存,這使其可編程性受限:你不會希望有人可以編程並同時竊取你的資金。

以太坊旨在作為一個開發平臺,因此易於編程——但這使得它容易受到parity漏洞和諸如the DAO黑客攻擊的影響。

比特幣vs以太坊:數字黃金與超級計算機

從根本上說,以太坊是一個平臺,“一個擁有內置的、完全成熟的圖靈完備編程語言的區塊鏈,以創建可用於編碼任意狀態轉換函數的“合約”,而比特幣更像是一種貨幣。因此,以太坊不會對比特幣構成競爭。作為數字現金的一種形式,比特幣現金打算取代比特幣,它與比特幣屬於競爭關係。但是以太坊發展並不會蠶食比特幣的利益。

在以太坊虛擬機上運行的智能合約使開發人員能夠構建幾乎一切項目,例如可收集的、不可替代的加密貓和去中心化的證券交易所。這種以平臺為導向的設計使得越來越多的開發人員圍繞以太坊聚集在一起,這已經在以太坊網絡開發者年度大會上反映出來。在3年之內,該會的參與者從50人增長到了2000多人。

人們已經意識到以太坊作為一個平臺的價值。新創公司藉助以太坊網絡創建token,在ICO中籌集到大量的資金,這足以說明以太坊的價值。 2017年,通過ICO籌集的資金超過56億美元;而2018年第一季度的ICO融資金額共計63億美元,已超過去年總額。

媒體對ICO的高度關注可能會給人一種感覺:所有的開發者似乎都從比特幣轉向了以太坊,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你查看一下Github,你會發現比特幣的數據導出比以太坊高出近60%。

比特幣vs以太坊:數字黃金與超級計算機

以太坊上諸多公共開發項目與比特幣背後更廣泛的開發社區之間存在差異,對此,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似乎是“廣度vs深度”的一個案例:以太坊使人們可以參與各種各樣的項目(ICO、2層協議等),而比特幣方面,大家都在為同一件事而努力(即比特幣網絡)。換句話說,加密貨幣社區的差異反映了其用例的不同。

以太坊的增長速度,超過了比特幣

創造出新市場的產品必須持續努力,才能獲得支持。相應的,在該市場中跟隨以太坊的產品也將更容易獲得支持。只有通過創造自己的利基,這些不同的產品才能長期生存。參考以下例子:

Uber and Lyft

Netflix and Hulu

比特幣和以太坊

直到2017年8月8日,在誕生超過7年之後,比特幣才超過550億美元的市值。而以太坊於去年12月13日首次突破該市值,僅用了2年半的時間。

雖然以太坊進入加密貨幣領域相對較晚,而且比特幣具備先入為主的優勢,但以太坊很快奪得了相當一部分市場份額。

2015年12月9日,也就是在誕生超過5年的時候,比特幣達到200000筆日交易量,而以太坊於去年6月6日就達到了這個里程碑,僅用時2年。

比特幣vs以太坊:數字黃金與超級計算機

(圖)比特幣與以太坊日交易量的比較。

與其它行業的產品一樣,先行者(比特幣)和後來者(以太坊)已經能夠共存,因為它們的關係是互補,而不是競爭。人們認可以太坊作為平臺,而比特幣作為價值儲存。而且,由於“數字黃金”的概念比“去中心化的超級算機”更容易理解,這意味著比特幣作為先行者可以讓人們更容易理解以太坊的價值主張。

和比特幣相比,以太坊面臨更緊迫的擴容問題

以太坊和比特幣都面臨交易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但以太坊的這種需求會更加迫切。

在獲得數量級的粗略處理方面,比特幣和以太坊的交易目標分別與VISA和Facebook十分類似。

VISA每秒可處理2.4萬筆交易。

Facebook每秒處理大約20萬筆交易(假設在任何給定的1分鐘內大約有100萬用戶在線,每個用戶每5秒鐘執行一次操作)。

假設比特幣希望擁有像VISA一樣的交易處理能力,並且以太坊希望能夠像Facebook一樣支持深遠的分佈式應用程序,那麼以太坊必須要具備這種能力:處理比比特幣大一個數量級的交易。這就是為什麼以太坊正在尋求一系列的擴容解決方案(Casper、Raiden、Plasma、Sharding等),而比特幣真正關注的只有閃電網絡。

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和以太坊都將完成大幅擴容,這是不可避免的。目前來說,與“數字黃金”比特幣相比,有著“去中心化超級計算機”之稱的以太坊顯然更加重視處理大量交易的問題。

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未來:互補的生態系統

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成功並不是相互排斥的。事實上,兩者背後都擁有強大的開發人員社區,它們大大增加了整個加密貨幣行業的成功機會。在市值上,以太坊可能會追逐比特幣。

鑑於比特幣和以太坊都還處於成長和成熟的早期階段,一切仍需要時間來證明。

來源:幣圈邦德 原標題:比特幣vs以太坊:數字黃金與超級計算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