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推薦(上)

名家推荐(上)

毛亮,年齡:46,現職: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主要著作:《自我、自由與倫理生活:亨利·詹姆斯小說研究》(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6月28日《南方週末》)

毛亮

年齡:46

現職: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主要著作:《自我、自由與倫理生活:亨利·詹姆斯小說研究》

偉大的經典無一不是對歷史中人性的思考和觀察。從這個角度來看,虛構未必就不真實,實證也完全可以產生謬誤。事實上,在今天的大學裡,許多文學作品,早已成了文學系之外其他學科的必讀書目。

這裡推薦的幾本書,《米德爾馬契》是一部維多利亞小說,《序曲》是一部浪漫主義長詩,而《鄉下人的悲歌》則是表現美國陷入貧困的白人勞工階級的一部自傳。推薦的理由之一,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在社會經歷劇烈變遷時人的處境和有關人性的思考。

今天的世界也同樣在經歷劇烈而前景未卜的變化,從政治、文化到經濟和技術等方方面面,人性中那些恆久的東西將會以何種方式延續,而又有哪些善惡不明的因素將會改變人心與人性,我們現在還看不清也道不明。當然,社會上永遠不乏各色各樣的“雞湯”和“藥方”,告訴我們如何去把握未來,掌控變局,贏得人生,結果差不多都是胡言亂語而已。

處於大變動時代的人需要的,也許是一種對生活的“把握感”,而不是對某種本就不存在的“終極真理”的把握。在這個意義上,瞭解之前人類所經歷過的大變動的時代,讀一讀那個時代最優秀的人物如何在歷史的迷局中尋找到“方向感”,為自己和人類的生活重置一個穩固的基石,也就不是一件沒有價值的事。

《序曲,或一位詩人心靈的成長》

先說說《序曲,或一位詩人心靈的成長》(威廉·華茲華斯著,丁宏為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這部長詩是浪漫時代最偉大的詩人威廉·華茲華斯所做,大致講述了華茲華斯青年時期的人生經歷。全詩共14章,八千餘行,堪稱現代歐洲詩歌的鴻篇鉅製。華茲華斯從自己的童年講起,逐漸將視野延伸到更廣大的天地,中學後詩人就讀劍橋,大學畢業後赴歐洲遊歷,親歷撼人心魄的法國大革命,在革命轉向混亂和暴力之後,詩人回到英國,又目睹了正處於經濟和社會轉型前夜的倫敦——這是“龐大的都市,國家與世界命運之本源”,一個“巨型的市場”和“慾望的年鑑”。華茲華斯知道,個體心靈的成長,需直面豐富多變、充滿力量的世界,而《序曲》中一大半的內容均與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政治和經濟革命相關。然而,從另一方面說,個體心靈的澄明和成熟,卻又要求我們在“無休無止、光怪陸離的瑣事旋流中”,不去逃避,而是“凝神注目”,“在零雜瑣細中意識到無上的宏偉,或視局部為局部,同時感到整體的存在”。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獲得這種“把握感”的“專注、記憶力、廣泛的悟性”,都來源於詩人孩提時代在故鄉德汶河邊與山川草木這些“上帝各種各樣的傑作的交流”,而非理論的時髦和技術的花樣。童年和少年時代的詩人在自然中體驗到的“永恆瞬間”,那些最初和朦朧的經驗,後來在大時代的激變中,給了他方向的指引,讓他一步步從“對自然的愛”走向對“人類的愛”。華茲華斯親歷的歐洲,正值現代政治與經濟制度在痛苦的斷裂中誕生的時刻,而他的懷疑動搖、迷惑茫然與那個時代中的所有人都一樣。《序曲》的基本理念,是要建立孩提與成年、自然與社會、革命與歷史、傳統與現代之間牢固和真實的紐帶,讓人在變化之中看到情感與智慧的源頭,在延續之中觀察這些源初力量的增長與演變,得以獲得自由的命運與悲憫的良心。

《米德爾馬契》

《米德爾馬契:外省生活研究》(喬治·愛略特著,項星耀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是一部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經典小說。這部小說在國內的知名度可能比不上《簡愛》《遠大前程》或《雙城記》;不過,在西方世界,它被批評家和讀者公認為最偉大的歐洲小說之一,也是英國小說的巔峰之作。

用穆勒的話說,維多利亞時代是“轉折的時代”,英國經歷了經濟、政治、社會各個方面的現代化轉型。《米德爾馬契》則是講述和思考英國現代化轉型的一部思想性極高的經典小說。用愛略特自己的話說,小說的目的是記述“人的歷史,以及神秘難解的人性在時代各異的實驗中如何選擇和行動”。這部多情節小說的時代背景被設定在1832年英國第一次議會改革的前夕。此時的英國,工業革命已經趨於完成,新思想、新科學和新科技逐步傳播到各個地區;1832年的改革法案將徹底改變英國的議會政治,同時也將改變英國地方政治的基本格局。米德爾馬契也處在新舊交替的關口:封建莊園的傳統社會雖然還算穩定,但是路上已經出現了一群群失去土地、四處流浪尋求生計的農民;老鄉紳布魯克先生仍自居領袖,完全沒有察覺到議會選舉即將變成一個不再靠習俗和免費酒水就能輕鬆搞定的遊戲;牧師和學究卡薩本先生皓首窮經,爬梳著教會里的古舊材料,以為如此便能找到“一切人類神話的鑰匙”,懵然不知德國的聖經研究已經改變了人們對宗教和神話的基本認識。

與此同時,新的一代正在成長,布魯克先生的侄女多蘿西亞希望能夠以自己的方式改變現實的沉悶和苦難,剛剛來到小鎮的醫生利德蓋特帶來了他留學法國時學到的新知識,而卡薩本先生的侄子拉迪斯勞也從德國遊歷回國,尋找著自己的事業和前途。小城裡新舊思想的交鋒與代際的更替,表現了英國在轉折時代所發生的深刻變化。

然而,時代的“變”只是小城生活的一面,另一面則是人性中那些不變的品質,它們在新的環境中依舊重複著各種情感和道德的戲劇衝突。在新一代人的生活中,理想主義難免幼稚無知的想象,對科學知識的追求卻又與因襲的偏見相伴而行,對傳統的叛逆雖然激動人心,但是隔閡與漂浮也變成了叛逆者的負擔。這些衝突是新時代的縮影,但真正的自由和成熟卻依然有賴於人性中那些恆久的善良和德行。

這部史詩般的小說鉅製,描寫了一個國家和社會史詩般的歷史變遷,但其中卻沒有一個人物成就了史詩般的功業,這倒也是一個有趣和值得思考的地方。愛略特筆下的現代世界,難以出現偉業和英雄,就彷彿一條大河已經分流為無數的涓涓細流;現代人的處境亦復如是,在繁亂混雜之間,新舊變動之際,個體的命運與方向難以辨明。只有人性中固有的善與力,才讓他們在日常瑣碎中保有信念;最終,經過那些無數人不經意中累積的歲月,一個國家和社會才實現了史詩般的進步和革新。這部經典的小說作品,由翻譯家項星耀先生譯成中文,譯文準確流暢,也是國內文學翻譯界的一部佳作。

《鄉下人的悲歌》

最後推薦一本2016年在美國出版的自傳《鄉下人的悲歌》(J. D. 萬斯著,劉曉同、莊逸抒譯,江蘇文藝出版社, 2017)。此書被稱作“幫助美國人理解特朗普當選的六部作品之一”,美國中西部白人勞工階層大面積倒向特朗普,現在被公認為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鄉下人悲歌》的價值,就在於它揭示了這個群體的歷史、文化、倫理觀念以及它在當下大變動的世界格局中所經歷的沉淪和危機。這是那些乾枯的數據和理論所難以觸及和把握的。

相比其他中產階層,這個群體教育程度不高,但更具有社群性,家庭之外的家族血緣聯繫也更密切,長期以來具有自尊自律、勤奮獨立的觀念。近幾十年來的經濟全球化、自由貿易和“知識經濟”的崛起,使這個群體成為被時代所拋棄的人。傳統就業機會的喪失,使這個群體出現了令全美國震驚的危機:酗酒和毒品氾濫,家庭解體,流動性喪失,廣泛的絕望感,平均壽命明顯降低,政治上他們對美國精英領導階層的厭惡也直接幫助特朗普在中西部各州獲勝。

不過,這個群體實際上的生活狀況至少不比美國其他少數族裔更壞,比如許多非洲裔美國人和拉美地區的移民。“鄉下人”群體對社會經濟變化的“過度反應”,更多地應從價值觀體系和傳統倫理秩序解體的角度來分析,而這是《鄉下人悲歌》這本自傳的獨特之處。

萬斯的父親在他小時候就遺棄了自己的家庭,而母親則因為濫用毒品而不斷被送入戒毒所;萬斯所在的學校也面臨毒品和暴力的侵害。這些家庭現象,實際上是這個群體整體性價值觀危機的表現。政府的福利政策僅保證基本的生存,但不提供任何向上流動的希望,反而使這個群體失去了固有的自尊而變得更加懶惰和自暴自棄。萬斯的自傳記錄了這個群體在大變動時代裡的悲劇,但他更多地從精神與價值層面來觀察,同時,這個群體的自我救贖,按照萬斯的體會,也要從倫理與價值觀念的重建開始,而不能依賴左派或右派政策的“奇蹟”。萬斯自己的“救贖”也是如此,被父母遺棄之後,他被祖母收養,而這位“老鄉下人”教會了萬斯基本的價值觀念(自尊與自立),中學之後的萬斯加入了海軍陸戰隊,而軍隊更是塑造了他的基本人格(自律負責,自我節制和認真規劃),這才讓萬斯得以逃脫了這個群體的“宿命”,最終獲得了大學和耶魯法學院的教育機會。萬斯是一個溫和的保守派,他的保守主義來自於真實的生活經驗;在他看來,社群和家族親緣的紐帶比“個體本位”和原子化家庭更能應對社會經濟的衝擊,歷史傳統和倫理觀念是護佑個體的寶貴財富,不是在絕望中放棄而是積極參與國家和社會的各種公共機制,也是這個群體自我解放的出路。萬斯的自傳將個人的親身經驗與大時代的變遷結合起來,文字生動,既充滿溫情也不乏冷靜清醒、甚至嘲諷的視角。該書的英文難度不大,有能力的讀者不妨讀原文,更能把握住作者豐富和複雜的思考和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