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名人」、「名家」是蹭名家出名,此說你同意麼

批評“名人”、“名家”是蹭名家出名,此說你同意麼

丨耕夫

若干年前,餘華新作《第七天》尚未出爐,僅僅是在書店做了一個預告,據媒體報道就被預訂掉70萬冊。這在當下長篇小說出版中算是奇蹟了。這個數字有無泡沫,無法確證。但餘氏新作比之一般作家的作品更有市場號召力,是可以確信的。有人稱這是出版商採用了“飢餓銷售法”。該“法”有點類似古裝戲,人物未出場,鑼鼓先“鏗鏗鏘鏘”地敲起來,器樂先“吱吱嘎嘎”奏起來,等把觀眾的胃口吊足了,人物便閃亮登場。但這樣的“飢餓銷售法”,我看也只對某些名家管用。換一位作家,如是寂寂無名之輩:趙華、錢華、孫華或李華……大概這“法”立馬失效。

批評“名人”、“名家”是蹭名家出名,此說你同意麼

​沒有人會對一部尚未出版的無名之輩的作品感興趣,甚至付訂金。因此這種“飢餓法”的市場號召力,是建立在名人效應的基礎上的。“名家”之所以能成為“名家”,有其複雜的因素。有機構對世界範圍內的各類名人成名經歷做過一個調查,發現名人成名的原因只有15%依賴其專業成就,而85%是要靠其它因素促成的。但不管怎麼說,在生活中“名人”“名家”的確備受公眾的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也很容易成為公眾效仿的對象。新聞教程中有句話:“名人的菸斗也是新聞。”名氣越大,受到的關注度就越高。在這個號稱“眼球經濟”昌盛的時代,很多人通過各種正當和非正當的方式,試圖成為公眾關注的名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批評“名人”、“名家”是蹭名家出名,此說你同意麼

當一位作家成為“名家”後,享受著“名家效應”帶來的種種好處:作品暢銷、四處演講、被邀做各種活動和媒體的嘉賓……等等時,卻又不允許他人對自己的作品評頭論足,聽不進批評家的逆耳之言,這也太有悖常理了吧?要知道,“名家”的作品,其中的“好處”會釋放出較大的“正能量”,其“壞處”也當然會導致更大的“負效應”,因此,及時地指出名家新作的“好處壞處”,顯得尤為必要。常人都知道:甘蔗沒有兩頭甜。上帝把你造就成了“名家”,同時也把你推到了被公眾高度關注的“聚光燈”下,你就得有接受各類人從各自角度評說的氣度。更何況,如魯迅所言:名人說的未必都是名言。當然名家寫的也未必都是佳作。很多作家,寫了一輩子,自從那個成名作使他成為“名家”後,他再也無法超越自己,這樣一種現象,在文學史上不勝枚舉。

批評“名人”、“名家”是蹭名家出名,此說你同意麼

​可是長期以來,“名家”每有新作問世,皆“好評如潮”,聽不到真誠、真實而又精確的批評之聲,使得一些“名家”新作明明在走下坡路,卻自以為在不斷攀登新的高峰,其後果既害了“名家”自身,又誤導矇蔽了廣大的讀者。“作家一出名,批評就少了”,這樣一種非正常的批評現狀,難道還要持續下去? 有專家說,沒有對“名家”批評,就沒有對“名家”的超越。這是從繁榮文藝創作的高度來認識批評“名家”的意義了。我的認識還未達到此高度,有待繼續思考。再說餘華的《第七天》,很多讀者拿到書後發現不像介紹的那麼好,表示了強烈不滿。也有專業批評家開始發文批評了。看來,“飢餓銷售法”除了吊高讀者胃口,讓出版商增加碼洋、作家收穫更多版稅,對提升作品自身的文學價值並無益處。因為,作品究竟如何,最終還是要通過閱讀來獲得一種客觀認知的。

批評“名人”、“名家”是蹭名家出名,此說你同意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