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时期制式校服首次出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西方人文之风的中西合璧,堪称校服的经典,至今看来仍充满了青春和激昂的活力,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

林徽因这张堪称经典回忆了。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1929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之后,是年的4月16日曾公布了《服制条例》,对男女礼服、制服做出规定:

  • 按照规定,男性礼服有三种,一是蓝色长袍,齐领,前襟右掩,袍长至足踝上2寸;二是黑褂,对襟长至腹,齐领;三是改良中山装,不翻领,仅有三个暗袋。

  • 女性礼服有两种,一是蓝色长袍,齐领,前襟右掩,长至膝与踝的中点;二是袄与裙,袄为蓝色,长仅过腰,袖长刚过肘,裙为黑色,长及足踝。

根据上面的描述我觉得这个是款式一: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三十年代:中式旗袍在校园内得宠名校女生是当时的时尚。

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早在20年代就大行其道,这时也进入校园,成为女生们的新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1941年一宿舍内的熨衣间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图为1941年,布告栏和邮件局前的女大学生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1941年燕京大学女生的晚餐。这种旗袍剪裁简单,让学生看起来亭亭玉立,纯净的颜色,又符合中国女性温和内敛的性格。

穿上这种旗袍校服,展现规整、含蓄、端庄的东方女性之美。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说到这里,好像都是在讲女生,把男生忽略了?现在来扒一扒男校服。当时的大学生,经常是上身穿长布袍、下身穿西式裤子、脚穿布鞋。

到民国中后期,这么一种穿着打扮,俨然已经成了知识分子的标志性服装。(别有一种潇洒风情啊)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黑色英挺俊朗,白色则温润如玉。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尽管我们很怀念那时候的校服,可是现在为什么不也弄的漂亮些呢?其实大家也别忙着喷,这里面也有我们家长的原因哦。

文化批评家保罗·富塞尔在《品味制服》中写到:制服是消费社会的一种“硬时尚”,即“带有强制性和稳定性的时尚”。

从1950年代开始,中国先后流行过列宁装、中山装、工装裤、花式布拉吉、蓝灰绿色军装、海魂衫……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尽管1980年代偶尔会有学生穿白衬衣、海军装的校服,但此间几十年,中国的学生装面目非常模糊。能够称得上拥有校服文化的时期出现在一个世纪之前——

民国时期,立领、吸腰款式的学生装常搭配皮鞋和西裤。林徽因和同学身穿校服合影的照片温婉动人,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国民气质。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带着某种怀旧感,大部分人记忆犹新的是,从经济腾飞的1990年代起,中国学校忽然都开始采取肥大、拖沓、大多蓝白相间的运动校服。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创造出“校服”(制服英文为uniform)一词的日本在19世纪末引入西式校服,用深蓝色诘襟服和西式水手服替代和服正装、和服样式褶裙。

流行文化杂志《知日》做了一期“制服特辑”,出版人苏静说,他们研究发现,日本在经济全盛时期的1980年代掀起了“校服革命”;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1990年代,日本电影里常见的泡泡袜、超短裙和对襟毛衣标志着校服革命达到高潮。

在日本女子校服三大“神器”盛行的同时,松垮的红白、蓝白、绿白运动装“面口袋”在中国校园大行其道。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数据,2013年全国中小学生总人数约2.08亿。

校服有夏季、春秋和冬季三类,假定平均每个学生一套三件套的标准制式校服、每套校服180元计,2013年市场整体容量在374亿元左右,若以每人两套算,则有749亿元的潜在市场。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指导校服庞大市场运作的,是1993年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这份21年前出台的通知是目前为止教育部门专门规定校服问题的唯一文件,其中除了对学生装的设计原则提出“朴素、大方、明快、实用”的要求,对生产、定价、招标和销售没有任何规定。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即使是设计要求本身,也反映出学生装的模糊定义: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是指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有中小学生统一穿着的学生服装,它不是时装、礼仪服或运动服,而是日常穿着的学生服装。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青春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学生的衬衫左胸口标有“精诚中学”和学号,男主角是850020,衬衫右胸口标着“柯景腾”,女主角则是850027,衬衫右胸口标着“沈佳宜”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业内人士判断这样的校服目前在内地无法生产

单是中国父母爱给孩子选大一号的衣服所导致的校服调换,校服库存量就很可观了,如果再加上校标拆装的程序,成本会更高。

中国家长选择校服受经济实力、传统的审美观和家庭成员的影响,“有些孩子的爷爷奶奶还说,孩子在学校穿5年,要买大两号的。”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作为用户,在北京排名前十的北师大二附中的一些学生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说不觉得老校服有那么难看。

北京崇文区龙潭中学一位初二男生(应家长要求匿名)说他很喜欢学校那套红白蓝色的秋装外套,“很好看呀,又方便”;

至于小西装式样的英式校服,他不认为好看,“贵族学校才会穿吧”。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这恰恰是校服的意义——身份认同。

校服起着联系学校和每个学生个体的作用,各个学校的制服不同,一眼就能够分辨。

日本漫画《JoJo的奇妙冒险》一幕中,主角空条承太郎及同伴花京院典明乘船去埃及,在烈日下一直穿着诘襟学生服。空条的祖父质问道:

“你们可否换掉那校服?那样旅行不热吗?”

他们漫不经心地回答:

“我们是学生,当然要穿得像学生。”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但“穿得像学生”在中国并没有统一定论

不管学生喜欢国粹还是英伦风,校服产品的用户和埋单者并不是同一人,它更多以学校和家长的意志为转移,受限于教育系统复杂的地域和中间环节。

这是一个每一步都需要策略技巧的文化征服打怪游戏。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2011年教育部颁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要求中小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北京服装学院校服设计研发中心主任刘琦说,穿运动服饰的校服对中国学生更方便,国外学校则给学生配备了更衣间,他们平时穿制式校服,运动时会更换运动款校服。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实用性大于审美性,是中国校服设计和美学升级面临的最大问题。

“中国的校服还不能叫有设计,最多是挪移或模仿。”时尚评论人林剑说。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所以源于我们自身审美,家长,学校种种因素......

想要穿上美美的校服还需要各方面达成共识,或许这会是一个漫长的等待。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民国校服那么美,当下为何不沿用?找一下我们自身的原因

于是文艺青年们,还是只能毕业去拍摄民国校服毕业照、艺术照,去追忆那让人难忘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