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强兵的标准是什么?个人武力值重要吗?

一个国家中,战斗力最强的是哪支部队。

如果纯以装备论,往往是皇帝的禁军:羽林军,俗称御林军。在一般人眼中,御林军意味着装备精良,能征善战,攻无不克。

但是你稍通史书的话,就知道“京师”部队一般就是一支花架子,再加上某些政治因素,可以说几乎没有战斗力。

而最精锐的部队,往往都是戍卫边境的军队。

那些穿着破破烂烂的皮袄,用着粗制磨损的铁器,脸上还有一坨一坨的烟灰。

粗俗,鄙陋,身上还散发着汗臭体味的老兵们。

眼神中流露着疲惫,冷漠和桀骜不驯。

天下强兵的标准是什么?个人武力值重要吗?

才是真正的精锐。一个打你十个。

攻击力很重要,攻击力越高对方伤血越快,防御力很重要,防御力越高自己伤血越慢

但是,对于真正的天下强兵。以上都不重要。

真正的“天下强兵”,核心指标只有一个:

崩溃率

在冷兵器时代,甚至到了World War II之前,陆军的战斗,分为两个阶段:

  • 僵持

  • 崩溃

按照游戏的设定,二支部队接触,就开始“掉血”。攻击力越高,敌方伤血越快。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恐惧笼罩士兵的心灵。整只部队就可能完全崩溃。

崩溃之后,就是一面倒的屠杀。

任何一个名将所重视的,是维护部队不要崩溃。崩溃率数值通常很低。往往到不了整个军队的一半。

在古代,以农民为主的军团,这个数字大概是5~10%

到了近代,这个数字并没有上升多少。

在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精锐部队。在特殊的战役,决定性的战场中,才能打出非常高的“不崩溃率”。

比如决定加拿大命运的亚伯拉罕平原战役,于1759年9月13日上午10时开始

德蒙卡尔姆这时所能集中的兵力不足4000人,英军全部兵力约为4800人。

4000法军迎战4800英军。

法军在离英军180米的时候,法军就迫不及待地发射了第一次排枪,那时候的枪的命中率很低的,其效果可以想象。

法国人继续向前推进,每前进十二三米就向英军发射一次排枪,而英军始终没有任何反击。

因为沃尔夫在会战开始时,已经明确地训示下面的各级指挥官——“必须等到法军进入18米之内,才可以命令射击,违者军法处置!


英国人排成严谨的方阵,打着军鼓。咬着牙挨着子弹,一枪不发。

此时法军以3个近乎平行的纵队,一路喊杀着冲向英军,其中2个纵队攻向英军的左翼,另一个则趋向右翼。此时的英军仍旧顽强地站立着,既不后退也不射击。甚至当法军进入36米的距离时,他们仍保持着惊人的忍耐力,部队此时已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被击倒,但是他们还是屹立不动。

在到了18米距离时,英国军官们抽出战刀,猛力一挥,“开火!”这一刻被历史所记载:1759年9月13日上午10点55分。

天下强兵的标准是什么?个人武力值重要吗?

全线英军突然发射了他们的第一次排枪,如同震耳欲聋的炮响。

在威力巨大的双管枪的齐射下,成片的法国士兵中弹倒地。英国步兵执行良好的交火程序,依次装弹射击,当法国人还没来得及从第一次所受打击的惊恐中恢复过来时,再次遭到猛烈齐射。

10分钟内,英军连续实施了3次排枪齐射,就是这10分钟彻底决定了这次会战的命运。

硝烟弥漫中,英军忍着巨大的损失,负伤率达到25%时。指挥官依然一枪不发。

这一战决定了加拿大的命运。英国人吞并了全部法属印第安纳。

加拿大从此成为一个英语国家。英裔人口,占了大多数。

少年,你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力量一无所知!

土匪

陆军的游戏规则,是“僵持---崩溃”。

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崩溃率”。

聪明的人都知道,“当兵”是一种回报率高的职业。

军人永远都享有各种特权,尤其在战争时期。

而事实上,当兵却是一种“死亡率”很低的职业。远远低于煤矿工人。

说穿了就是要不畏死。

在司马辽太郎的《丰臣家族》中,

当时,秀吉刚刚当上了足轻。小有光鲜的他回到家乡,一方面是为了衣锦还乡,二来他也准是想在自己的村子里物色几个有为的青年。自己的亲随,自然以同族的人为好。要是弟弟肯干,那就没说的了。

第一个找的,就是他同母异父的弟弟:丰臣秀长。

去当武士,这种事儿,小竹连想都没有想过。

小竹为难地说:“我可没力气啊!”

小竹的意思是,当武士嘛,总得刀枪剑术样样精通,一旦两军相战,得有力气割下敌人的首级吧。

听小竹这么一说,藤吉郎笑了起来,说道:“武士要什么力气啊?”

听了这话,小竹觉得此话有理。你看,藤吉郎就是个小个子,而且力气也不大,武艺似乎也不高强。

藤吉郎接着又说道,当大将要的是智慧,而武士要的是一股子认真劲儿。上级命令不许退却,那么,即便是害怕得浑身发抖,抖得根根骨头格格作响,也决不后退一步,这就是出色的武士。相反,如果力气挺大,平日净说大话,可到打仗的紧要关头,却溃退下来,那就当不了武士。

“原来是这样啊!”

小竹完全被这异父同母的哥哥的娓娓动听的话语所吸引住了。他心头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要是这样的话,那我也能当嘛。而正是这一念之差改变了他的命运。

藤吉郎听弟弟这么说,立即点了点头:“你就叫小一郎吧!”

“天下强兵”从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在所有的军队中,排名倒数第二的,是“雇佣军”。雇佣军几乎屡战屡败。

排名倒数第一的,是“土匪”。

如丰臣秀吉对丰臣秀长说的,“个人的武力”是毫无意义的。

在德普的《加勒比海盗》6,海盗们大规模集会。各大首领头目都来了。

天下强兵的标准是什么?个人武力值重要吗?

每一个人都是条龙。独眼龙,单钩,女魔头,每一个大佬,都可以单挑十几个愚蠢的英兵。

可是等到影片中,一群群英军士兵,穿着红色的制服,戴着元宝型的帽子。端着整整齐齐的排枪,喊着口号。

几乎所有的人都猛吸一口气。

虽然电影后来没打成功。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如果真的开打,那些端着整整齐齐排枪。胖子和蠢货们组成的英国正规军。

那是完虐海盗军团的。

不说电影,在正史中,也是一样。“土匪”从来是没有战斗力的。任何新朝代,“剿匪”都不是难事。

哪怕漫山遍野的土匪,数千上万众。你派几支小分队过去,也能杀得干干净净。

为什么,因为土匪的“崩溃率”极低。也就只有1~2%

土匪们最讲究“义气”。为什么,因为他们最缺义气。

土匪们最忌讳“败”。败白同音,土匪永远穿黑色。于是土匪老是败。

秀什么,缺什么。

纵观史书,你看历朝历代的记载。

土匪在“打胜仗”的时候极其勇猛。你如果小分队被他们咬上,追击三天三夜也要抢你的财宝。

可是土匪的缺点,“打败仗”时败得极快。

你只要固守据点,三分钟没打下来。土匪再见了红,死了几个人。顿时作鸟兽散。

有没有土匪顶着机枪,向你冲锋。绝没有。

有没有土匪顶着堡垒,和你死磕。绝没有。

为什么。

对于土匪来说,“逃跑”的代价是极其低的。因为土匪本来就是“聚散无常”。今天我拜你是老大,过来投靠。可是万一战局不利,我直接就从战场上撤了。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投奔隔壁寨好了。

另一方面,土匪“老大”的权威是不稳定的。土匪通常规模不大。难以形成有“层级”的结构。

当一次外出抢劫,几百个人。老大就在里面,说不定还冲在最前面。

所以打仗的时候,你完全不必顾忌“老大”的管束。说不定这仗老大就战死了呢。

如果没战死,我在背后给他补一枪。可好。

所以土匪打仗时,是没有人拼命的。

总得有人冲杀在前面,哪怕1%的精锐。就可以决定战局的胜负。可是这1%的人有几率会死。

土匪作战,就是没人“冲在前面”。大家嘴上都是兄弟。拜的都是关二爷。最讲究的“义气”。

缺什么,秀什么。

土匪就是特别缺乏“义气”的一个群体。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打硬仗的时候从来没有人上。

逃跑的时候,比谁都快。

正规军

比土匪高一级的,是“正规军”。

哪怕很小建制的正规军,“日本六十六国”这样巴掌大的土地。

甚至农民起义军。其战斗力都要超过土匪很多。

因为当你成为“正规军”时,你就有了政治。你总是需要有一些东西,“值得”你去拿命换取的。

换言之,当你在箭矢横飞的战场上。必须有一些东西,比你的生命更宝贵,值得你去坚持,值得你去搏命。

这样你才不会转身逃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东西是你的家族。

好比说,今天你去参军。但是家里你还有父母高堂在座,你有一个美丽的妻子,还有二个孩子。

你知道,如果你拼死冲锋的话。你会成为“拥军优属”。你的父母会获得补贴,你的妻子有抚恤金,你的孩子高考可以加分。

而如果你转身“逃走”的话。则你就是逃兵。背上了不可洗脱的污名。

你的妻子,会被揪着头发拖到街道上批斗。你的孩子,会被归入“黑五类”失去读书的权力。你的父母,会死于疾病和饥荒。

这个时候,是否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值得你在枪林弹雨的炮火中。浴血战斗呢。

“正规军”的战斗力远远超出土匪骑兵。

正规军可以承受5~10%的崩溃率。远远超过土匪的1~2%

尤其是正规军和贼兵对阵时,崩溃率更是惊人。

从来只听说贼降兵,哪听说兵降贼的。因为不能投降,所以更只能死战。

当你打下一块地皮,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保甲制度”。

把领地内所有的人口和户籍,全部都并入籍册。然后历朝历代征兵,很喜欢“良家子”。

身家清白,没有不良记录。中产阶级(中农)子女。

而如果没有子女,没有父母,没有田产,没有牵挂。

这样的盲流,一般的军队都是不收的。既然你无牵无挂,难保不会成为“逃兵”。

县官文吏,比禁军教头更提供战斗力。

另一方面,几乎任何政权,都高度重视“安抚士心”。

也就是任何武装集团,一旦打下一块稳定的地盘。打下了根据地。

他们最先要做的,是给手下将士们“配对”。尽快找个媳妇,让你结婚。最好再快快地生几个孩子。

因为一个单身汉是“靠不住”的。他既可能当逃兵,也可能叛变。而如果你有老婆孩子,层层牵挂。你就成了“良家子”。

这种事大概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发生了“首都现象”。

具体的做法,任何一个带兵打仗出去的大将,他的家族包括父母、妻子、儿女,都必须留在老巢根据地。一般就是“首都”。

不仅仅是将领,甚至主要士兵。或者主力军团。

其所有的带甲士兵,父母家人都必须住在首都。处于君王的监视之下。

如果你叛变,或者当逃兵,全家性命不保。

而因为这些原因,使得首都崛起。原本首都在全国境内,并没有特殊的规模。

可是因为大量人口定居首都。使得首都人口远远超过第二大的城市。甚至要专门为首都安排运输粮食。

到了“五胡乱华”时,北朝的征伐,几乎全部都由邺城出。你看当时的史书,一场战役,无非就是“从邺城出 班师回邺城”。

几乎所有的职业军人,都由首都家庭提供。其他各省,着重提供粮草。

这条逻辑暗线,延续了几千年。

宗教

万变不离其宗。“强兵”的奥义,是让你有一些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值得去捍卫,去牺牲。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枢纽是家庭。

但是也有其他战法和例外。

譬如说,织田信长时期,极难对付的“一向一揆”。

一向一揆全由僧兵组成。门徒素来以强大的宗教向心力、舍命杀敌的圣战模式著称,

虽然一向一揆的战术素养接近于零,战略素养也接近于零。

可是菩萨保佑,僧兵不畏死。

每次织田军把他们引进了伏击阵地。用占尽优势的兵力犄角攻击。

可是一向一揆念着“南无阿弥佗佛”。笃行这是菩萨引路,通往往生极乐世界。

天下强兵的标准是什么?个人武力值重要吗?

织田军打得极为辛苦。往往要杀光为止。

对于欧洲黑暗时期,“三大骑士团”也是类似的道理。狂信徒战斗力很强。

“二伊战争”时期。伊拉克拿到了更多的英国人留下重武装,机枪坦克。

但是伊朗出产一个特色兵种Fanatics Berserker“狂战士”。

20岁的年轻人,悍不畏死拿着机枪冲锋。

这抵消了武装优势。二伊战争打了八年。

而另外一方面,各国军团为了“死战到底”,想出了很多主意。

中世纪最先进化出的,是“宪兵”。

宪兵说白了就是杀兵的兵,就是督战队。宋代叫做“卫尉寺”。

二军交战的时候,大约有一部分的兵力,手持大刀,是站在阵营最后一排的。“宪兵”的作用,是砍脑袋。

谁要是敢掉头,想要逃跑。宪兵队第一个先砍下他的脑袋。立即斩首。这样,可以遏制小规模的军团崩溃。

但是真的大型崩溃,兵败如山倒。肯定是拦不住的。

曾国藩想出的一个办法。是尽量召“同乡同族”的人。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如果你儿子还在战场上的话,父亲是无论如何拼了命也要杀回重围的。

而如果大家同乡,你一个人抛下了队伍当逃兵。害死同胞。消息传回故乡,村里你就不用混了。

这些都是增加“逃兵成本”的。

“战地医院”刚出现的时候,曾被医疗界的人士喷成渣。

医学专家用最科学,最客观的态度指出。战地医院根本就派不上什么用。

如果你上战场打仗的话,只要你挨了一枪,顿时就是重伤。

天下强兵的标准是什么?个人武力值重要吗?

枪伤,无论任何级别的枪伤。都至少够你养几个月。

接触实际战场的人都知道,“伤”和“养”实在太不对称了。

把你的肠子炸出来,只要一枚碎石。而医生要帮你缝好伤口,至少需要二三小时。哪怕仅仅战场上的急救,战地医院也是根本忙不过来的。

记住,战地医院的医护能力,和伤员跟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就是个摆设。骗你的。

而参谋部哈哈大笑,“你才是蠢货,你全家都是蠢货”。

参谋部是正确的。

“战地医院”的真正作用,是使“士气大涨”。使得士兵们相信,自己是被保护的。

只要一枪没有被炸死,是可以救得回来的。于是士气大涨,显著地提高了战斗力。一战之后,几乎所有国家都设立了战地医院。

再更深一步,“提高士气”还要靠“宣传”。

西方无数的电影之中,只要挨了枪没有当场死。回到了后方基地恢复,过几个月又是一条好汉。

当你秉承着这样的英雄教育上战场,自然士气更高昂一点。

“洗脑”的结果,告诉你敌人是弱智的,不堪一击的。而我军是优秀的。

讲了这么多,还有人问:“搞那么复杂干什么。干脆精神控制算了”。

说得好,二战之中,日军和德军都大规模地给士兵使用迷幻剂。最后造成数十万人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

“迷幻剂”会极大地提高士兵肾上激素。使得他们悍不畏死,勇猛激动。或者在北非长达56小时的追击战中,保持熬夜清醒。

虽然二战之后,关于“迷幻剂”的话题是个禁区。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药剂的研究从未停止。

保甲制度

在文字出现之前,没有人可以统计人口。

你记不住那么多的部下,只能借助于“神权”进行大致的统治。

当亚历山大开始进攻大流士三世时,波斯的部队是由“各部落”拼凑而成。

波斯有大量征服而臣服的部落。当君王有命令,这些部落就要带上他们的人手。为君王打仗,为君王服务。

但问题是,大流士对他的“六十万”大军一无所知。

历史也是这样走的。当亚历山大的骑兵开始冲锋时,某些不靠谱“猪队友”的小部落开始崩溃。

逃兵从某仆从军的某部族军的某小分队开始。逃兵带坏了士气,然后是山崩般的溃败。

问题是,如果大流士要“问责”。他能追得到“当事人”么。

答案是追不到。他并没有“人口”名单。

他最多质问亚美尼亚大公,大公质问他手下的高山酋长,酋长质问他的横岭部落,部落首领说:“那小子新来的,谁也不认识”。

秦孝公使用商鞅变法,秦国骤然极强。

“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其中每一条都有深刻的含义。

只不过一般没有人展开讲解,普通人不容易理解其中奥义。

商鞅变法一条非常重要之处,“行郡县”。

打破部落“封建制”。使得大公酋长县主队长,层层带领的人事关系,被拆散,

被理顺。秦制后来是“十八级军阶制”。

军队成了直属军。

再也不是大公属下的层层封建附属军。

这是一条了不得革命性的变革。

变革之后,最主要一条:“责任到人”。

谁先逃跑?

谁先立功?

花名册不再是一片混沌了。君王可以层层下索,追查到人。

如果立功,就十八阶军衔升官。

如果逃兵,我就杀你全家。

史书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遂成六国霸业之基。

“保甲制度”和“崩溃率”和战斗力有着严格的关系。

这个才是现代军队越来越强的原因。

万变不离其宗。一切都是为了让士兵们更勇敢,能承受更重的“崩溃率”。

这是一整套的系统,是体系的对抗。

人类想出了无数无数办法。从优待拥军烈属,到洗脑保甲连坐。每一件事,都小幅地提高了战斗力。

十万大军,为什么仅仅细化到尉官。没有细化到底层士兵。

因为当时没有excel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