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之墓“袁公林”,一座不逊于皇家园陵的陵墓


袁世凯,字慰亭,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1915年12月,袁世凯悍然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关于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袁世凯墓,又称袁林、袁公林,为清末民初重要军事、政治人物-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及其夫人于氏的墓葬。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胜利路,目前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袁世凯墓地的四边置了 6个青石界碑。这6个界碑圈地为林,内占良田138亩,1200米。据说,祭田(当时官方文书的用语)是分别从万感村、清流村、乞伏村等22个自然村的农家买来的,花了2万多银元。买谁家的,买了多少亩,《袁公林墓工报告》中的清单,列得一清二楚。

袁林形制仿明清帝陵,但墓冢则是西式建筑。所有青狮白象、石人石马,造型圆浑、简约不失精工。有碑亭一座,写着“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九个字,系袁世凯嫡系徐世昌的手笔。

袁林的墓冢从外表看是清一色的青白石,分三阶垒成。墓台之上有石柱铁门和祭祀用的石桌。墓冢呈半圆状,直径17.33米,系用青石围砌,然后上敷黄土。据说,整个墓台部分,是比照美国总统格兰特濒河庐墓的形制建造的。

据说当年袁世凯死后,他的长子袁克定打算称墓葬为“袁陵”,原因是袁世凯曾经做过皇帝。但遭到大总统徐世昌坚决反对,徐世昌表示“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实为不妥。”并建议称为“袁林”。中国古代皇帝墓葬称“陵”,而圣人墓葬方称“林”,如“孔林”和“关林”。袁世凯墓称“袁林”,则更为谮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