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人體之腦部健康——大腦半球!教你如何應對腦部疾病!

人體內有個網絡系統,這就是由大腦和神經構成的系統。腦藏於顱腔內,由顱骨保護著。它由兩個大腦半球、間腦、腦幹(中腦、橋腦、延腦)和小腦構成。

大腦半球

分為左右兩個半球,表面為"灰質",內部為"白質"。兩半球借"並胝體"相互聯繫,其間裂隙稱為"大腦縱裂","大腦簾"懸掛其間。大腦半球中心部分為空腔,稱為"腦室",好象門前兩個大花池一樣,坐落於兩側。與語言功能關係密切的一側稱為"優勢半球",在大多數人為左側半球。

①大腦皮質的結構

大腦表面有許多"腦溝",腦溝之間稱為"腦回",半球凸面中央溝、外側裂和頂側裂,將大腦半球分作額葉、頂葉、顳葉和枕葉四個腦葉。

A,在中央溝前方,外側裂上方,額葉的前端稱作"額極"。

中央溝和中央前溝之間的區域稱為"中央前回",主管"隨意運動",所以又叫"運動區"。中央前回和它發出的纖維系統統稱為"錐體系統",支配對側半身的隨意運動。

中央前回上部,支配下肢活動;中部,支配上肢運動;下部,支配顏面、舌、咽喉等部位肌肉的運動。中央前回在腦縱裂內側的部分管理膀胱、直腸括約肌活動。中央前回若受到損害,則引起對側相應部位的癱瘓;若受到刺激,則引起對側相應部位的痙攣發作(侷限性癲癇)。

在中央前回中段前方的腦回(額中回後部)稱為"同向凝視中樞",該區受到損害,雙眼向同側凝視;該區受到刺激,則向對側凝視。在優勢半球中央前回下段前方的腦回(額下回後部)為"運動性語言中樞",此區損害,將引起運動性失語,患者喪失語言表達思維能力。同時,額葉損傷後,還常引起精神失常。

趣說人體之腦部健康——大腦半球!教你如何應對腦部疾病!

B,頂葉

在中央溝後方、枕葉前方、外側裂後上方,中央溝與中央後溝之間的腦回,稱為"中央後回",接受對側半身的感覺衝動,又名"感覺區"。頂葉廣泛損傷後,可出現對側半身淺感覺障礙(侷限性損傷常無明顯的淺感覺障礙,只有皮質感覺障礙,如形體感覺減退等)。優勢半球頂葉角回的損傷,可引起失讀症。

C,顳葉

位於外側裂下方,為聽覺、味覺和嗅覺中樞區。一般說來,單側損傷不引起這些感覺的變化。優勢半球顳上回後部的損傷,將引起感覺性失語(患者不能理解語言的意義)。

D,枕葉

在半球后端,為視覺中樞所在處。一側損傷,將引起對側同向偏盲(兩眼對側半視野缺失)。

趣說人體之腦部健康——大腦半球!教你如何應對腦部疾病!

②大腦半球深部結構

A,基底神經節

基底神經節,是埋在白質中的神經細胞團塊。基底神經節及其神經通路統稱為"錐體外系"。它配合錐體系統、中腦和小腦共同完成複雜的協調性運動。錐體外系損害,將引起肌張力變化和不隨意運動,如手顫、手足徐動、扭轉性痙攣和舞蹈樣動作等。

B,內囊

所謂"內囊",其實就是出入大腦皮質的大量神經纖維在"基底節"與"視丘"之間集中所形成的一種結構。內囊的損害,將引起嚴重的"三偏綜合症",即病變對側半身偏癱、半身感覺障礙和雙眼對側視野偏盲。

趣說人體之腦部健康——大腦半球!教你如何應對腦部疾病!

原創作者:馬新華,副主任醫師,科主任,畢業於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就職於301醫院,從事高級領導幹部、軍隊首長醫療保健工作20多年,致力於中西醫結合及養生保健的理論與應用研究,在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上取得一定成績,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