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牛神祭祀活動明天就要開始啦!

農曆四用八日(5月22日),黃平縣飛雲洞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牛神祭祀活動。來自黃平本縣及施秉、鎮遠、餘慶、甕安、凱里等相臨縣市的各族同胞參加了這一祭祀活動。他們身作苗族盛裝,在這裡舉行吹蘆笙、踩笙、賽馬、鬥雀、對歌、民間絕技表演等民族民間活動,苗族古歌大賽、唱古歌比賽等。同時,節日還是苗族人走親訪友,交流情感的好機會,賓主之間,一鍋的狗肉,再添幾埦米酒,唱起苗族酒歌,為節日增添隆重的氣氛。

一年一度的牛神祭祀活動明天就要開始啦!

苗族人對牛十分敬重,因為牛在苗族人的生活中,它不僅是勞動夥伴,更是他們心目中的神。當你走近苗族村寨時,你常會看到,苗族人家的大門上、或香壇上懸掛著牛頭骷髏。這裡有多重含義,一表示牛是神,他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二表示牛有驅逐惡鬼,有避邪的作用。意為保全家平安之意。

一年一度的牛神祭祀活動明天就要開始啦!

苗族古歌《開都瀏席》和《聸利襌涯》對牛神都是有過很多的描述。《開都瀏席》上一種說法是:牛神原居住在天上,他是分管牛、羊、鵝草料的小神仙。秋天到來時,他總是要去野外收集各種種子回來,以便來年種植。這些種子既有草籽,也有莊稼種籽。有一年春天,告乎(相當於漢族中的玉皇大帝)提醒牛說,春天到了,要他快給人間撒種子了。牛知道這是他的事,答應著立即就去做了。他進倉庫拿起了一籮筐的種子就往人間播撒。結果春天過後,天底下全都長滿了草。人們沒有了糧食,紛紛餓的餓死,逃的逃荒。人間的事反映到了天天上,告乎叫他去倉庫裡看看,是不是撒錯了種子。牛回倉庫一看看,不對——他誤將草籽當莊稼種子了。難難怪天底下鬧饑荒呢。於是,告乎罰他下人間做牛,給百姓耕地。

一年一度的牛神祭祀活動明天就要開始啦!

而苗族古歌《聸利襌涯》卻有另外一種說法,相傳很久以前,天下還沒有牛,人們耕作土地全憑人的雙手,糧食難以餬口。有一年,天下大旱。告呼(相當於漢族中的玉帝——他和人共一個祖母楓樹,都是蝴蝶媽媽生的)也不知道天下的情況,於是就叫牛到天庭邊去探望,回來後就對告呼說:天下確實太旱,人們沒有了吃的,到處是飢餓的人群。告呼也沒有辦法,就對牛說:那你就下去一躺,就對他們說一天洗三次臉,吃一頓飯就不飢餓了。牛聽後便立即下凡到人間。他也許沒有聽清告呼的聖旨,而對人說,告呼要他們一天吃三餐,一天洗一次臉。於是又回了天庭。告呼又問他:你給人間怎麼樣說的?牛回答:我按你的聖旨傳了,要他們一天吃三餐,一天洗一次臉。告呼勃然大怒,想到本來天下人就缺糧,這樣一天吃三餐,一天洗一次臉,那他們不就更加沒吃的嗎?人們遵旨行事,缺糧食餓死的人就更加多了,世間男女老少無不埋怨,怨氣直衝九霄雲外。作為兄弟的告呼知道這已沒有辦法收回聖旨,只有對牛說:你傳錯了聖旨,只有你到人間去,給他們耕地天底下才有飯吃。牛知道自己犯了錯誤,沒有辦法,只好下界了。也就在四月八這一天,他來到了人間。

一年一度的牛神祭祀活動明天就要開始啦!

牛到了人間後,就對人說,我上次傳錯了聖旨,你們太苦了,我是來給你們耕地的,我給你們種地我不要哪樣,你們收糧食你們吃糧食,只要你們給我草吃就行了。人們聽了很高興,便收留了它。從此,牛幫助人們耕田犁土,生產得到了發展,糧食增收了。人們生活有了著落。牛由於長期吃草,又只乾重活,不用頭腦,慢慢變得不會說話,而且忘記了在凡間的時間,再沒有迴天庭去。人們得到牛的好處太多了,為了感謝牛,就把牛來凡間的四月初八這天定為牛的生日。每年這天,放牛休息一天,人們都到略寺曰去辦幾天會,吹笙、賽馬、鬥雀、對歌以示祝賀,“四月八”節就這樣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

一年一度的牛神祭祀活動明天就要開始啦!

關於苗族的“竹丫打牛”還是有這樣一則故事:話說,苗族在嘎幾力居住,那裡有彎彎的河水,也有美麗的田園,人們生活得十分的和諧。有一年秋天,田園的水稻可粒飽滿,晶黃透亮。可是,就一夜之間,沿河那面的稻穀被吃了一大半,人們便懷疑是牛所為,於是用竹丫抽打牛。牛很冤枉,他覺得非弄清楚不可,於是叫人把用牛嘴箍(一種用竹篾編織的,套在牛嘴巴,以防止牛吃莊稼的篾具)套上,和人一道去田邊守候。半夜裡一隻螃蟹從河裡出來來,它看到沒有人在,就進到田裡,用大挾子將水稻穂折斷,並往河裡運送。牛見到人贓具獲,氣憤之下,一腳下去,將螃蟹壓得扁扁的,並它的背上留下腳印。從此人相信了牛,也不再責怪牛,為了對牛的撫慰,同意牛勞動半年,休息半牛,並答應給牛吃稻草。

一年一度的牛神祭祀活動明天就要開始啦!

苗族長人對了牛很敬重不僅反應在祭牛神上,還反應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鬥牛時要給牛一埦酒喝,以示壯行。過年時,要先給牛一坨糯米糰,人才吃,表示對牛一年辛勞的肯定。春天大忙季節必須在四月八這一天給牛放假,這就是苗族四月八祭牛活動。

一年一度的牛神祭祀活動明天就要開始啦!

苗族人從飼養牛、愛護牛,到供奉牛神,祭祀牛神,或用銀子打製成牛飾物,將牛的圖案繡成繡品,都表明了苗族人對牛的情感淵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