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浮現!信用卡航空里程可叫價,套現資金或入現金貸、房地產?

近年來,信用卡市場發展迎來了大爆發時期。

套利浮現!信用卡航空里程可叫價,套現資金或入現金貸、房地產?

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信用卡髮卡總量為2.85億張,信用卡人均持卡量為0.21張;2014年我國信用卡髮卡總量為4.55億張,信用卡人均持卡量為0.34張;到了2017年,我國信用卡髮卡總量已達到5.88億張,信用卡人均持卡量為0.39張。

從這組數據不難看出,7年時間信用卡髮卡量已實現翻番。其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源於信用卡的便捷,另一方面或許也有賴於信用卡積分等權益的不斷提升。有研究顯示,中國信用卡2017年全年新卡發行量增速保持在20%以上;35%的中國信用卡客戶在過去12個月內更換了主要使用的信用卡,其中19%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客戶服務。

不過,不少人打起將信用卡權益變現的主意——轉賣信用卡消費累積的航空里程就是一條路徑。而為了獲取更多航空里程,一些卡友甚至申請POS機來刷卡積分,當然在POS上的交易並不是真實交易,由此也就形成了信用卡積分套利的“灰色江湖”。

航空里程轉賣變現 均價約1000元/萬里程

套利浮現!信用卡航空里程可叫價,套現資金或入現金貸、房地產?

使用信用卡的人對積分自然不會不陌生,它是銀行信用卡眾多增值服務的一種。一般來說,信用卡積分可以兌換銀行禮品。但是在絕大多數“卡友”的心中,能讓信用卡積分價值最大化的莫過於兌換航空里程。這是因為,第一,用航空里程換票直接省了機票錢;第二,轉賣航空里程早已是一個“常規”的積分變現手段。

“長期收南航、新航、亞萬、漢莎、美聯航(里程),有貨的吼起”、“求南航34萬(里程)現開”、“1100(元)/萬(里程),有需要隨時聯繫”、“有南航39萬(里程),1000(元)/萬(里程),隨時賣”……這樣的叫買叫賣信息,在《證券日報》記者“潛伏”的一個航空里程交易群裡此起彼伏。

“不同航空公司的里程價格略有不同,但目前均價在1000元/萬里程左右”,有卡友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道。至於如何交易,他表示,都是私下裡聯繫,信用卡里程兌換都有多個受讓人名額,交易後賣方拿到購買人的姓名、身份證號信息添加進受讓人的名單,就可以把里程轉讓給該人。“據我瞭解,買里程一般都是熱衷於旅遊的人,買里程換機票比直接買機票划算很多。還有一種就是一些公司專門負責出行訂票的員工,能為公司省錢或者從中賺取一些差額。”

POS機刷積分套利 加劇市場風險

套利浮現!信用卡航空里程可叫價,套現資金或入現金貸、房地產?

在對里程交易群的觀察中,記者發現,有一些“大戶”手裡的里程較多,而且似乎源源不斷。

“那都是自己辦POS機刷出來的”,有知情人士表示。這一說法從里程交易群中,從不斷有人發佈的“免費送XX付MPOS,從不跳碼,拿2臺直接開盟友,獨立後臺”等信息中可以得到側面印證。

自己辦POS機刷卡套積分顯然並沒有發生真實的交易,而且在套取積分的同時也是在套現。交通銀行(5.78 -1.53%,診股)(6.07 -0.82%)信用卡中心總經理王衛東談道,本來一個POS機對應一個商戶,現在一個POS機對應一萬個商戶(號稱萬戶侯),可以輕易的模擬出20倍甚至100倍的虛假交易場所。

這樣的灰色產業鏈也滋生一系列風險。王衛東表示,信息失真導致銀行風控形同虛設,極易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收單機構反覆改變商戶信息,會導致交易極易分散,導致銀行傳統的風控措施失效。

“變造交易為套現提供便利和反偵察手段,危害巨大”,他進一步說道,一些套現資金進入現金貸、房地產、股市等,一方面導致監管統計信息失真,貸款市場不合理膨脹,另一方面其風險模型完全不同,但被變造交易躲過了。此外,原本銀行機構會根據客戶交易情況去判定如何給客戶提額,但如果交易信息失真的話,銀行就不能很好地對額度進行控制,非法提額會導致過度授信。

此外,在王衛東看來,變造交易為惡意薅羊毛創造條件,不僅影響機構正常經營活動,而且危害社會穩定。這種行為也使得各支付架構、銀行在做一些市場活動的時候非常擔心,薅羊毛的問題,也有部分的羊毛黨煽動群眾惡意維權,引發一些社會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