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種畦中辣菜,醃成饔里黃薤——諸城辣絲子

先生饞病老難醫,

赤米饜晨炊。

自種畦中辣菜,

醃成饔裡黃薤。

肥蔥細點,香油慢焰,湯餅如絲。

早晚一杯無害,

神仙九轉休痴。

自種畦中辣菜,醃成饔裡黃薤——諸城辣絲子

諸城,地處泰沂山脈與膠濰平原交界處,南部為低山丘陵,北部為平原窪地,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於城北的諸馮村而得名。諸城是中國罕見的恐龍化石寶庫,世界上最大的鴨嘴恐龍化石就出土並陳列在這裡,因此,這片土地又被習慣地稱為“龍城”,足以彰顯出這片土地的人傑地靈。如今,獨具特色的美食也已成為諸城的另一張名片,讓這片土地更加的與眾不同。

自種畦中辣菜,醃成饔裡黃薤——諸城辣絲子

從燒烤到鹹菜,從鹹菜再到主食,諸城人特別擅長使用各種大料製作各種色香味俱佳的食物,諸城的美食十分“重口味”。比如諸城的小菜“辣絲”。諸城辣絲子色香味俱佳。酸、甜、辣、香,清淡爽口,提神通氣,增進食慾。是諸城民間流傳的一種具有鄉土風味的涼菜。辣菜疙瘩於諸城人來說,是一年到頭裡必不可缺的東西,極豐盛的酒席,也常有客吆喝“來一塊辣菜疙瘩”,確實,一塊脆生生、香噴噴的辣菜疙瘩,是一道風味極佳的下酒小菜,乾脆,有的酒店酒桌上早擺上兩三個小菜,當然辣菜疙瘩是不可缺的,或切絲,或切塊皆可。

自種畦中辣菜,醃成饔裡黃薤——諸城辣絲子

做辣絲子,講究選材,以暮秋收穫後的鮮辣菜疙瘩為最佳。先將辣菜去皮洗淨,刀切成薄片,片切為細絲,辣絲寬厚皆極薄。清洗一遍,按25:1的比例拌上精鹽。盛辣絲的容器宜選中等瓷壇,瓷壇底及四壁皆貼青蘿蔔薄片,將辣絲子裝入壓實,講究的撒上幾粒花生米,再淋上1:1的醋,兌上涼開水將辣絲子淹沒,再以青蘿蔔片覆蓋,壇口以乾淨塑料紙紮緊,蓋好,在罈子裡,辣絲的辣味,食醋的酸味,白糖的甜味,此消彼長,互相制約,美味慢慢醞釀。待的四五日,便大功告成!

自種畦中辣菜,醃成饔裡黃薤——諸城辣絲子

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開壇取絲,便有一絲清爽爽的辣香味襲人,夾入盤中,但見辣絲子顏色潔白,刀功細膩,清脆爽口,辣味獨特。剛開壇時,有一絲清爽爽的辣香味撲面襲來。拌少許白糖,滴幾滴香油,調成辣、酸、甜、香口味上桌,雪白雪白的。夾一筷子入口,涼爽清脆,生津解酒,同時辣味衝口沖鼻衝腦門。咀嚼回味,辣中有酸甜回味兒,非常開胃提神。

自種畦中辣菜,醃成饔裡黃薤——諸城辣絲子

曾有學者推論,人類的歷史都是在嗅著鹽的味道前行,諸城人也不例外。為了保存辣菜疙瘩,諸城人請出了食鹽。辣絲子散發出的是菜的味道,土地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這種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諸城人的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