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一心想在家乡营造中都?

撰文:凌志强/文史研究员

历史随笔:说到朱元璋,喜欢历史或者看过明朝题材电视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是一位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

朱元璋为什么一心想在家乡营造中都?

因为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同时做过乞丐与和尚,最终还能完成王朝霸业的皇帝。话说,朱元璋小的时候,家境贫寒,父母早亡,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了皇觉寺的小和尚,本想在寺庙里混口饭吃,然而,时运不济,民不聊生,就连当时的寺庙也是朝不保夕,有一顿,没一顿的,所以,最后朱元璋也是不得不下山化缘,其实,名为化缘,实则就是被迫离开寺庙,到处乞讨为生。

朱元璋为什么一心想在家乡营造中都?

然而,那个年代,正是元朝末年,统治者强征暴敛,百姓民不聊生,四处瘟疫流行,严峻的生存环境,迫使朱元璋最后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走上了反抗元朝的征程,并最终借助于元末农民起义军而得到了天下。

话说,到了公元1368年这个时候,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从此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

朱元璋为什么一心想在家乡营造中都?

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开始考虑如何管理天下的问题。首先,第一个需要思考的就是把都城建在哪里?虽然一开始建国的时候,明朝的都城选择在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但是,毕竟明朝很大的一部分疆土还在中原一带,如果把都城建在南京,那么中原一带和燕云十六州就不好管理。所以如何选择一个好的都城,成了朱元璋当时最为头疼的问题。

朱元璋为什么一心想在家乡营造中都?

为此,朱元璋手下的谋士们,绞尽脑汁,给朱元璋提供了好几套备选方案,据说,当时可供参考的都城有:关中、洛阳、开封、北平等,但是,最后都被朱元璋否决了。

因为这个时候的洛阳和开封,因为连年征战,民生凋敝,生活物资很是匮乏,如果要建都,需要从南方搬运的东西太多,资金上很不划算;如果建都北平,朱元璋感觉距离胡人太近,总感觉背后有人盯着,所以不是很安全;如果把都城安定在南京,生活物资倒是没有问题,但是这里距离中原和燕云十六州较远,所谓天高皇帝远,中央的很多指令很难执行下去,久而久之,很难控制远方的疆土。

朱元璋为什么一心想在家乡营造中都?

所以考虑再三,朱元璋还是否决了谋士们的建议。忽然有一次,朱元璋从南京回老家濠州,在濠州城转了转,再打开地图,比较了一番,发现这个地方不错,居于北方和南方中间,往北可直达中原腹地,向南可退守江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建都之地。

于是,在洪武二年,朱元璋就开始命人着手准备在濠州选址,营造中都。

朱元璋为什么一心想在家乡营造中都?

然而,有人说,这是朱元璋的家乡情结,所以才选址濠州。事实上,不可否认,这与濠州是朱元璋老家不无关系,但是,濠州的地理位置确实也有利于明朝的当时的管理,所以,作为头条号:历史观景台的作者,我认为两者可能都是朱元璋力排众议,最终落子濠州的原因。(凌志强/文史研究员)

朱元璋为什么一心想在家乡营造中都?

亲爱的读者朋友,

你认为当初朱元璋为什么选址在家乡建都城?

朱元璋为什么一心想在家乡营造中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