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盘点历史上“吹牛,吹上天”的人

众所周知啊,吹牛皮是民间常用的一个俗语,意思就是说大话,夸海口!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历史上那些吹牛吹上天的人!

首先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方朔了。按现在人的说法东方朔绝对是个逗比一个。不过汉武帝就喜欢东方朔的这个性格,想必肯定是真爱了。不然按照大帝的性格,东方朔早被株连九族了。

盘点盘点历史上“吹牛,吹上天”的人

东方朔自荐书

汉武帝刚即位就进行了一次海选,甄选天下奇才来为自己出力。本来是个农夫的东方朔觉得机会来了,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写了一封几万字的自荐信!大家都知道,古人写字不像现在都是白话文。那时候写字都特别少,况且那时候还没有发明纸,得靠竹简来记录!几万字的竹简,那可是相当庞大!可这个自荐信里面呢,治国方略一个字没有!全都是夸自己好的!把自己夸得惊天地泣鬼神!这个消息最后是报到汉武帝的耳中,汉武帝刚登基就觉得很新鲜。就让臣子把东方朔的自荐信拿来看了。汉武帝居然看的还挺认真!看了两个月,!眼睛都看花了。不看不要紧啊,一看就把汉武帝惊了!

盘点盘点历史上“吹牛,吹上天”的人

摘取其中几句,给大家看看: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这大概意思呢就是:我东方朔从小就是神童体质!德智体美劳是全面发展!饱读诗书!精通排兵布阵!懂得各种兵器用法!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丈三!双目炯炯有神!牙齿洁白整齐!勇敢像孟贲,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我就是这样文武兼备、才貌双全的人,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

一般别人看到这样的文章,肯定会把东方朔给治了。可当时因为汉武帝年轻啊!求贤若渴啊!脾气也还行!最终是礼遇了东方朔,给钱又给官!不过,汉武帝虽然很喜欢东方朔,但对他的使用还是很有分寸的,毕竟这只是“高自称誉”的小打小闹,没有提出像样的治国之道。

当初和东方朔一起还选出来的还有一个特别著名的人物,他就是董仲舒!

盘点盘点历史上“吹牛,吹上天”的人

比起董仲舒呢,东方朔肯定和他不在一个重量级上。汉武帝对董仲舒是连发三策,而对东方朔只给了一个待诏“公车”署(就是在“公车署”这个衙门里等待皇上的诏令,实际上就是一个下级顾问)的待遇。比起同年级的董仲舒,东方朔地位低,待遇差,平常也难得一见汉武帝。

不过东方朔凭借自己吹牛的功夫成为了朝廷的“段子手”,不服不行啊!

除了东方朔,历史上还有一些吹牛届的前辈了。那也是口沫横飞,各展神通啊!

首先要说的是三国时期蜀国的“浮夸王”——魏延!

盘点盘点历史上“吹牛,吹上天”的人

魏延是蜀汉中后期重要将领,作战英勇,屡立战功,但这些都比不上他最大的优点:敢吹!。

话说刘备自称汉中王之后,要选一名心腹大将任汉中太守,人人都以为内定张飞。结果上位的,却是魏延。

一次刘备开例会,问魏延有啥工作计划。

魏延接过主公抛过来的梗,不谈实的,只管吹嘘:“如果曹操本人带上所有兄弟来堵我,我魏良辰不介意陪他玩玩;如果他手下小弟率十万马仔来,我随手就甩他100种死法,而他~无可奈何啊哈哈。”

原句为“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由此可见魏延吹牛功夫可见一斑啊!

另一位是三国装逼第一人---王朗。

盘点盘点历史上“吹牛,吹上天”的人

看到诸葛亮北伐,王朗就嘟起嘴说了一番话:

“都督(嘟嘟),诸葛亮连占我几座城池,士气正旺,明日决战,正好挫败蜀军锐气……老夫只需一席话语,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

结果。。。。,他被诸葛亮一句“皓首匹夫”骂死于马下,开创装逼而死的先河。(王朗:“好气哦!”)

盘点盘点历史上“吹牛,吹上天”的人

泱泱华夏,才人辈出,会吹牛的人多的去了,吹的好的也数不胜数。今天就列举这几个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