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震教授解读央行清理整顿虚拟货币、ICO交易平台成果

黄震教授解读央行清理整顿虚拟货币、ICO交易平台成果

最近,根据媒体报道,经过稳妥有序地组织推进,各地搜排出的国内88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和85家ICO交易平台基本实现无风险退出;以人民币交易的比特币从之前全球占比90%以上,下降至不足1%,有效阻隔了虚拟货币价格暴涨暴跌对我国的消极影响,避免了一场虚拟货币泡沫,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引领了国际监管趋势。

此类虚拟货币领域的整治活动,对防范金融风险有什么样积极的意义?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进行了解读:

黄震教授解读央行清理整顿虚拟货币、ICO交易平台成果

黄震

这是央行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办持续的一个工作。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整治、对于ICO领域、虚拟货币等等,央行已经出台了不少的政策,也收到了一些的效果,特别是这次公开说88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和85家ICO交易平台都无风险退出,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政绩。

同时人民币比特币交易规模下降也很明显,原来占到全球交易量的90%,现在下降到1%左右,可以说让中国普通老百姓参与比特币、ICO等交易的通道和平台减少了很多,也就控制了由虚拟币货币、ICO可能带来的风险。

特别是中国这几年有两个理论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

第一是所谓的“风口理论”。有人说ICO、虚拟货币交易或区块链是下一个风口,所以大家都疯狂地去追所谓的风口,所谓“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不管你有没有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都跑到ICO、虚拟货币、区块链等这些领域来,也就造成了这些领域的很多骗子趁机混水摸鱼,诈骗、各类非法活动等。这是我们必须要反思的,风口理论是不是真的值得全民去追?是不是猪也应该站到风口上来?

第二是“all in”全部投入的理论——一旦风口出现,我们要重仓砸,全部投入。尤其是,今年初某个著名投资人说他要all in区块链,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说all in,但是重仓来砸某一个事物,个人行为可以,但是全民都来做就可能又变成一种危害。央行针对虚拟货币、ICO采取的整治就是防止出现“风口理论”的负面效应和“全民投入、全资砸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踩踏效应,提前防范和有效的处置。

黄震教授解读央行清理整顿虚拟货币、ICO交易平台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