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出三峡 新华网航拍重庆长江“绿长廊”

一江碧水出三峡 新华网航拍重庆长江“绿长廊”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养育了华夏子孙几千年,是我国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679公里,是长江在重庆的旅程;80%以上,是三峡库区在重庆段的库容量。新华网发 王正坤摄

一江碧水出三峡 新华网航拍重庆长江“绿长廊”

2016年,重庆市发布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重庆坚守生态文明建设“五个决不能”底线,深入实施“碧水行动”,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华网 李相博摄

一江碧水出三峡 新华网航拍重庆长江“绿长廊”

截至目前,重庆地表水水质良好,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15个断面总体达到III类水质,61个城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持稳定。重庆构建的这条“绿色长廊”江水碧波涟漪、两岸柳绿花红,成为山清水秀的美丽之地。新华网发 李纪堂摄

一江碧水出三峡 新华网航拍重庆长江“绿长廊”

随着三峡工程175米蓄水的顺利完成,重庆开州、奉节等多个库区呈现“高峡平湖”景色,江面如明镜。新华网 彭博 摄 飞手 向进

一江碧水出三峡 新华网航拍重庆长江“绿长廊”

目前,三峡库区清理3000多个污染源,库区水产养殖全部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在长江“黄金水道”的巨大效益带动下,发展起来的航运事业。从半空中俯瞰万州城,川流不息的船舶与汽车像血液一样源源不断地把活力注入到库区经济发展中去。新华网 黄俊辉 摄 飞手 向进

一江碧水出三峡 新华网航拍重庆长江“绿长廊”

重庆在地处三峡库区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采取加大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力度,增加载绿量,使水系涵养整体形成“山、水、田、林、湖”的修复和保护综合体系。图为长江云阳段,两岸青山,一江碧水向东流。新华网发 熊彬 摄

一江碧水出三峡 新华网航拍重庆长江“绿长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峡库区重庆段的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从38%提高到了49%。俯瞰云阳石笋河,犹如绿色的飘带缠绕在两岸青山之间。新华网 李相博摄

一江碧水出三峡 新华网航拍重庆长江“绿长廊”

330多万亩荒坡变森林,重庆治理三峡库区消落带初见成效。云阳作为生态植物篱建设面积最大的区县,致力打造生态园林城,把沿江库岸带建成5A级景区。新华网发 熊彬 摄

一江碧水出三峡 新华网航拍重庆长江“绿长廊”

开州区在三峡库区175米蓄水水位线以上,实施了环湖高效绿化工程和滨湖园林景观工程,建成了滨湖景观带。汉丰湖犹如一条宝蓝色的玉带将开县城缠绕其中。新华网 黄俊辉 摄 飞手 向进

一江碧水出三峡 新华网航拍重庆长江“绿长廊”

汉丰湖作为三峡库区工程性湖泊,是三峡库区最大的内陆湖。汉丰湖整治成效是重庆自直辖以来持续抓好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三峡蓄水后的汉丰湖岸线逶迤曲折,湖面碧波万顷,对岸远山如黛。新华网 黄俊辉 摄 飞手 向进

一江碧水出三峡 新华网航拍重庆长江“绿长廊”

目前汉丰湖周围累计栽植各类生态和景观树种300余万株,建成的城市景观基塘工程300余亩,每年来此越冬的候鸟多达2万余只。从2016年开始,汉丰湖将实现永久蓄水,“湖光山色惹人醉”将成为常态。新华网 黄俊辉 摄 飞手 向进

一江碧水出三峡 新华网航拍重庆长江“绿长廊”

三峡蓄水后,白帝城犹如湖中孤岛。长江“绿色长廊”串起一个又一个如白帝城一样的三峡景观,让三峡库区成为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新华网 黄俊辉 摄 飞手 向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