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瘟病,在雨季来临前,预防措施必须提早进行

夏至一过,全国各地陆续迎来高温天气。未来几天可能会遭遇暴雨,这个时期也正是大姜上各种病害的高发期,尤其是姜瘟病,需要随时关注田间状况,发现病害立即处理。

带菌姜种是主要初侵染源,借灌溉水、地面流水、地下害虫和雨水溅射传播蔓延,并可借姜种调运作远距离传播。在山东地区每年的6-9月,每降大雨后一周左右,田间出现一次发病高峰。连年重茬,栽培地块土质黏重,栽培密度较大,田间郁闭通透性差,生长期连续阴雨天多,雨后田间易积水,管理粗放,缺肥缺水,植株长势差,抗病力弱,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旺长发病较重。

先来看几张图,看下姜瘟病的具体“长相”,有利于大家确认:

姜瘟病,在雨季来临前,预防措施必须提早进行

姜瘟病,在雨季来临前,预防措施必须提早进行

主要发病症状:姜瘟病常从茎基部开始发病,初呈暗紫色,后呈黄褐色水浸状,病姜内部组织软化腐烂,挤压病部流出污白色汁液,有臭味;剖开病姜可见维管束呈褐色。地上部初期萎蔫,随病情的发展逐渐枯死。

为什么姜农谈“姜瘟”色变?因为姜瘟病发病迅速,传染性强,难于控制,块茎受损,损失严重。主要的防治措施有:

1、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雨后及时排出积水,收获后及时清出田间病残体及集中带出田外销毁。

2、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奥农乐,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3、生长期、雨前用青枯立克+地力旺喷雾加灌根。青枯立克能在病害来临前提前开启植物的次生代谢,提高抗病能力;能营养复壮株体,修复伤口,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病菌侵染。地力旺活菌数量丰富,能固氮、固碳,盘活土壤。

4、发病初期用姜瘟净+大蒜油喷淋茎基部或灌根,不仅发病植株,附近植株也要提高浓度用药。病株附近禁止浇水,防止病菌随水蔓延。死棵的直接拔苗带出地里防止污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