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唄白條信用卡還不上了想分期,這個才是坑

當下最時髦的消費分期方式,非花唄、白條、信用卡莫屬了!

有些人還想著利用這些信用卡產品的免息期,先把錢倒騰到餘額寶等寶寶類基金,每天賺個幾塊幾毛錢,消費先走信用產品,到期了,再從寶寶類基金裡面取出來還款。

結果還款當日發現,哎呦我去,怎麼花了這麼多錢!!!

這時,銀行、某寶、某東覺察出你暫時資金週轉的困難,恰到好處地短信PUSH發給你,要不考慮下分期?

講真,招行在我還款日之前給我發了4條邀請分期的短信。好氣,也不攔著我花錢,現在這麼急著讓我還!!

我看了眼分期廣告的宣傳,心算一把,產生了一種錯覺:原來分期這麼便宜的

真這樣麼?

愛錢如命的我決定再仔細算算,結果一算一個明白,這些個廣告都TM大忽悠。

花唄分期手續費:

花唄白條信用卡還不上了想分期,這個才是坑

白條分期手續費:

花唄白條信用卡還不上了想分期,這個才是坑

招行分期手續費:

花唄白條信用卡還不上了想分期,這個才是坑

花唄白條信用卡還不上了想分期,這個才是坑

為了方便大家看,我整了3張表:

花唄白條信用卡還不上了想分期,這個才是坑

有人會說,假如我花唄賬單分期10000元,12期,那麼我總共需要還10880元,折算年化不才8.8%麼?

良心,簡直太可以接受了!

不是這麼算的,朋友!正確算法為:

10880/12=906.67

906.67*(12+11+10+9+8+7+6+5+4+3+2+1)/12 =5893.33元

這才是你月均借款額。

真正的利息大致等於

=880/5893.33=15%

至於其中的差額,大概是我們交的智商稅吧。

此處邏輯很簡單但人們往往忽視了一點,

我們是做分期還款,那麼隨著還款,所借款額是越來越少了。但是手續費並不會隨借款額的減少而減少,自然年化收益就不能簡單等同於手續費了。

上面的例子中,

第一個月借款額是906.67*12 = 10000元。

第二個月借款額是 906.67*11 = 9973.37元,你已經還掉了一個906.67元,對不?

以此類推……

第十二個月借款額是 906.67*1 = 906.67元。

那麼我們月均的借款額是多少嘞?

906.67*(12+11+10+9+8+7+6+5+4+3+2+1)/12 =5893.33元

而手續費累計繳納:880元。

所以,借款利率等於 880/5893.33 =15%。

以後要看到這種分期費率,不想這麼麻煩地算,可簡化為分期月費率*24=分期年費率*2。

懂了咩!

坑就是這麼深!

資本主義套路,強!

最後附一張各家信用產品的實際年化表,供大家參考,請各位童鞋理性剁手,多找老司機開路!

花唄白條信用卡還不上了想分期,這個才是坑

接下來,

是如何算實際年化利率的一題多解拓展(一臉好學生樣,轉自知乎如侵刪)

解法1:實際年化利率= 24*月手續費率*分期期數/(1+分期期數)

推導過程:

花唄白條信用卡還不上了想分期,這個才是坑

解法2:Excel-IRR函數

IRR,叫內部收益率,是財務裡面算一段時間內投資回報率的。應用範圍廣泛,比如創業期間,計算項目在一段時間內的回報率多少。算出來數值越大,代表收益率越高。

理財中常見場景除了分期費率外,還有就是定投算年化,每個月投資固定額度,如果想一次性算出一段時間的投資回報率,就可以用IRR了。

Excel 玩起來,

把每一期的現金流列出來,得到如下圖的A1到A13的數據列,然後再找一個空單元格(這裡是A14),輸入公式=IRR(A1,A13),敲下回車就可以了。

花唄白條信用卡還不上了想分期,這個才是坑

這裡算出來是 每期(月)為單位的利率,如果要換算成年利率記得算複利

,也就是

(1+1.2036%)*12=15.4393%。

謝謝各位耐心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