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保障市民“菜篮子” 鼓起村民“钱袋子”——修文县实施“兴菜富民”工程一瞥

「区县」保障市民“菜篮子” 鼓起村民“钱袋子”——修文县实施“兴菜富民”工程一瞥

点击蓝字 ,轻松关注

“村里像我们这样五六十岁的人还是挺多的,大家都还闲不住,但出去打工好多地方都不要。现在可以在基地干活,每天还有几十块钱的收入,大家都高兴得很。”近日,修文县谷堡镇花塔村村民黄维亮边说边娴熟地为西红柿修剪着枝叶。

花塔村位于修文县西部,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距县政府13公里,共有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17户,总人口数1950人,种植梨子等果树1400亩,种植有机猕猴桃2500亩。近年来,结合良好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花塔村决定乘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春风,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我们村的蔬菜基地总面积达280亩,其中下花片区230亩,猫洞片区50亩,主要以西红柿、茄子和辣椒为主。”花塔村村支书陈骊龙说,今年气候适宜、雨水充沛,基地首次收获有望大丰收,可以带动全村180户520人受益。

“今年,村集体与湘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以‘公司+农户+合作社’的形式,按照‘二二八’的模式发展。”陈骊龙介绍说,第一个“二”是村民以480元每亩的保底资金将土地流转给湘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其中20%作为村集体发展壮大资金;第二个“二”是每斤蔬菜1角钱的提成中,有两分钱属于村集体,八分钱属于村民,大家还可以在蔬菜基地以每小时10元的标准打零工。

“这样,村民的所得变成了三份,即‘土地租金+务工+分红’,达成了村民乐意、村集体得以壮大、公司也高兴的‘三赢’局面。”陈骊龙说。

修文是蔬菜产业重点县,花塔村只是全县蔬菜基地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修文紧紧围绕市民“菜篮子”保供和农民增收的目标,依托高山冷凉和低热河谷的气候优势,以春提早和秋延晚蔬菜为主导,以生态蔬菜、观光蔬菜、特色蔬菜为发展重点,按照产业规模化、基地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生产集约化的发展思路,着力调整优化蔬菜产业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狠抓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实施“兴菜富民”工程。

目前,全县形成蔬菜种植基地18.73万亩,蔬菜播种面积达21.8万亩次,年产量达24.22万吨,产值达5.55亿元。其中,发展辣椒、茄子、番茄、莲花白等“订单种植”7171亩,预计产值4662万元,是贵阳市最具保供能力的“菜篮子”生产基地之一,并外销广东、四川、湖南、重庆等地。

在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基地的同时,修文县还在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在花塔村茄子种植基地,修文县蔬菜生产管理站技术人员汤裕淑正在为村民讲解茄子的栽培技术。“今年我们针对性地为花塔村开设了3期培训,主要培训西红柿病虫害防治、茄子摘心和抹芽等技术。”汤裕淑说。

据了解,修文县依托市级科技特派团、“三农”服务团专家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整合县乡技术力量,深入全县蔬菜种植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90期,培训4777人次。培训重点围绕品种选择、土壤改良、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收上市管理等进行,提高了村民的科技素质和能力,帮助村民掌握蔬菜栽培管理技术,高标准、高质量、规范化推进种植基地建设。

目前,全县有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12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24.5万亩,无公害产品认证81个,开展培训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02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大扶贫为统揽,坚持‘五步工作法’,紧扣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依托气候资源优势和紧邻贵阳市郊县的区位优势,以保障‘菜篮子’供给为目标,把全县35万亩以上的蔬菜种好、销售好,装满市民的‘菜篮子’,也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修文县蔬菜生产管理站站长蒋维艳说。

「区县」保障市民“菜篮子” 鼓起村民“钱袋子”——修文县实施“兴菜富民”工程一瞥
「区县」保障市民“菜篮子” 鼓起村民“钱袋子”——修文县实施“兴菜富民”工程一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