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兰微(600460):利润收割渐进,董事长看得比投资人更远

士兰微(600460):利润收割渐进,董事长看得比投资人更远

作者 | 乘风破浪

来源 | 局外人APP

调研前言:试问最近资本市场上什么概念最火,非半导体芯片莫属,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股票市场,都曾被炒得一塌糊涂。其中士兰微从2017年9月中旬开始,到现在4个月时间股价已经翻了近3倍,谓之龙头一点也不为过。股价上涨必定有其上涨的道理,我们今天走进公司深入了解,看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士兰微(600460):利润收割渐进,董事长看得比投资人更远

大门

市中心的原始厂房,创始人的坚守基业

士兰微成立于1997年,工厂众多,比如士兰集成、成都士兰、士兰明芯等,深耕半导体领域20余年,主要业务包括芯片的设计、制作和封装,半导体分立器件等。这里普及个知识,半导体产业主要分为两类: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集成电路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芯片,分立器件就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电子器件,比如发光二极管、传感器等。

士兰微(600460):利润收割渐进,董事长看得比投资人更远

门口

公司的办公总部在杭州市繁华市中心文三路附近,这里是杭州写字楼相当集中的区域,没想到公司的办公地点竟然是一座90年代工厂的样子。门口的林荫小路,推拉式厂门,古老的门卫室,还有厂区中央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让你仿佛一下子回到了90年代的老国企一样,实在不敢相信这是一个高科技芯片公司的总部。不过这也足以说明公司的历史悠久,是一家穿越了改革开放,依然在新世纪活跃的公司。

士兰微(600460):利润收割渐进,董事长看得比投资人更远

附近街道

当初,董事长陈向东等七人依靠私人借来的350万创立了公司,2003年时士兰微公司就以纯自然人的形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按照士兰薇公布的纯自然人持股结构,当时大股东陈向东持股1305多万股,范伟宏、郑少波、罗华兵、江忠永等四人分别持股1267多万股,五名股东的持股量异常平均。

本次会议上公司主要的创始人和高管也都在(罗华兵未参会),非常仔细认真的回答投资者的疑问,特别是董事长陈向东先生,非常热情,也非常健谈,从公司的业务发展到整个行业的未来趋势都给在场的投资者详细展开分析,即使是半导体小白也能学到很多行业知识。关注士兰微的人也比较多,今天参会的有十来个外部股东,到交流环节大家都积极提问,中间几乎没有间歇,小编只能见缝插针得提出准备好的问题。

士兰微(600460):利润收割渐进,董事长看得比投资人更远

厂区

在问到几位创始人在未来两年有没有减持计划的时候,大家一致表示从来没想过要减持,有位副总表示:“反正我很看好公司的发展,半导体行业是个长期投资的过程,真正的爆发还在后面,别人不知道会不会,反正我是不会减持的。”

董秘也介绍到,从建厂到投产要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再到真正产生效益要差不多10年的时间,跟政府要求我们回购的时间也差不多。政府都愿意耐心的等待这么长时间,创始股东们更没有理由不看好自己的未来。

士兰微(600460):利润收割渐进,董事长看得比投资人更远

前台

政府支持产业

士兰微此次股东大会是审议关于在厦门海沧区和当地政府合作建立新厂的议案,大致内容就是公司计划在厦门建两个厂,一个是12寸芯片生产线,一期总投资50亿,其中40%,共计20亿元以公司注册资本形式,剩余的60%走银行贷款;另一个是化合物半导体项目,一期总投资20亿元,其中40%共计8亿元以公司注册资本的形式,剩余的通过银行贷款。第一个项目20亿的注册资本中,士兰微出15%即3亿元,厦门政府以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为载体出85%即17亿元,然后项目建成投产7年后,士兰微回购部分股权,持股比例不低于51%,而且是原价回购,只需要承担很少一部分利息;这次回购完成后的3年内再次回购,最终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持股比例在20%-35%之间,同样是原价回购。另一个化合物半导体项目政策类似。

士兰微(600460):利润收割渐进,董事长看得比投资人更远

标识牌

总的看来,这个政策是非常优惠的,相当于厦门政府出大部分钱让企业来运作,跟企业共担风险,等企业发展起来之后只需要承担很少一部分利息成本就可以了。这样就为企业解决了半导体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最大瓶颈,就是资金问题,因为这个行业实在是太烧钱了。

士兰微(600460):利润收割渐进,董事长看得比投资人更远

标语

大家其实也知道长期以来制约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瓶颈,一个是技术问题,还有一个更大的瓶颈就是资金问题,士兰微这么多年来也挣了一些钱,但利润大多数都投入到研发和新的生产线了,这也导致公司的财务数据不是很好看。政府常常也会补贴,2017年12月21日,公司子公司杭州士兰集昕微电子有限公司就获得补助资金5000万元。

董事长对此在现场也解释到:“不要用纯财务的眼光来看待士兰微,你要看它未来的发展,公司的格局。目前为止,公司的6寸线、8寸线产能都在加速爬坡,已经带来很多利润,明年将会有个爆发增长;随着厦门12寸厂的开建,公司大的投资已基本告一段落,之后就是收割利润的过程。预计17-19年净利润分别为1.89、2.75、3.46亿,相信公司股价也会随着业绩增长持续走高。”

士兰微(600460):利润收割渐进,董事长看得比投资人更远

会议现场

提前进入功率半导体

在IGBT领域,目前士兰微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这个产品主要分三类,一是做成简单的单管,二是做成功率模块,所有变频电器上用的,第三类就是更大功率的电器,比如电焊机、电动汽车等。公司正好赶上市场的好时机,就是家用电器的变频化。

公司之前主要在空调领域听过变频技术,现在变频空调的占有率已经达到50%以上了,而别的家电如洗衣机、洗碗机等的变频化都还处于初始阶段,究其原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价格问题,因为变频太贵。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变频技术的费用也在逐渐降低,这两年也迎来了电器变频化的高潮,格力美的都跑到日本三菱排着队要货。

士兰微(600460):利润收割渐进,董事长看得比投资人更远

会议现场

士兰微在功率输出、模拟高压、变频的控制算法领域目前来看算是全线进入,在整个大中华地区这三张牌能摸得出来的不多了。

芯片产业繁荣背后还是千疮百孔

虽然前文一直在说士兰微做得多么多么好,未来发展多么强,感觉上我们国家芯片产业已经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一样,但低下头来仔细再看看,其实还非常落后,非常低端。网上的数字大家应该都能看得到,我国目前90%以上的芯片都要靠进口。这不禁让小编感到奇怪,国内这么多芯片上市公司,天天被炒得火热,都在干什么?据董事长介绍,目前国产芯片进入的领域其实很LOW的,比如那种一闪一闪的圣诞灯,就是俗称的电子垃圾,实际上就连遥控器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用国产芯片(据说,士兰微这两年已经打进了遥控器市场),这两年除了一些低端手机上有用国产的芯片外,就是LED灯,差不多100%用的是国产的,这也解释了市场上许多芯片公司的产品都是喝LED相关的,高端领域是一个都进不去。

士兰微(600460):利润收割渐进,董事长看得比投资人更远

会议中

而且在中国,乃至整个落后国家,做芯片的企业一般都是走代工模式的,有专门做设计的,专门做生产的,有做封装测试的,主要是因为芯片产业的投入实在是太大,不是一般企业能承受的起,而且受台湾模式的影响,台积电的壮大,造成整个产业格局固化。而这种模式也有其弊端,就是行业天花板非常低,比如台湾做设计的十大公司里,除了龙头联发科以外,第二到第十位的公司十年来营收几乎没有增长,绝大多数公司都会符合这个统计规律。

做工业的都知道,很多创新都是从生产中得到的启发,就像理论离不开实践一样,脱离了一线操作,也很难有长远持续发展。现在美国也在喊制造业回归,它不光是为了解决工人的就业问题,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源动力。士兰微对标的企业是国际上一流的设计制造一体的英飞凌,它目前估值300亿欧元,但目前的士兰微与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士兰微(600460):利润收割渐进,董事长看得比投资人更远

董事长

半导体概念最近在资本市场炒得火热,这其中不乏游资推动的因素,但作为中小投资者,一定要好好研究这些公司,看看哪些具有真正的核心技术,有明晰的市场需求。前面已经说过了,半导体产业分为芯片和分立器件,不管是哪种产品,都只是作为一种工业零部件,最终的发展还是要看下游终端产品的市场规模。比如一家只做手机指纹芯片的公司,假如有一天不流行用指纹识别了,那就尴尬了。所以一家千亿市值的公司一定是全面发展的,拥有全产业链能力和广泛的终端市场,而现在士兰微,距离这个目标还太远了,当然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看完调研报告觉得不过瘾的读者,可以前往局外人官网或官方APP,查看股东大会完整交流录音及更多上市公司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