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醫療機構蟄伏5年,竟然逆襲吞併了行業老大

這家醫療機構蟄伏5年,竟然逆襲吞併了行業老大

本期將重點分析美年健康的核心優勢,現有的商業模式能否維持,未來是否能夠快速複製其成功模式。

美年健康的管理層深知,要想在體檢行業混出一番天地,光靠錢是不行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2015年借殼上市後,美年健康進行了4次融資,累計融資餘額82.5億,為後續的快速擴張準備了充足的彈藥。

近幾年,通過自建和外延併購,美年健康在營體檢中心從2015年的108家發展到2017年的304家,平均每年增加一百家體檢中心,就跟坐了火箭一樣,只能驚歎美年健康的老闆太土豪,到處買買買,夠任性。

這家醫療機構蟄伏5年,竟然逆襲吞併了行業老大

美年健康與愛康國賓門店數量對比

美年健康新設體檢中心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建體檢中心;另一種是先參股當地體檢機構,再進行控股收購。將新設的體檢中心牢牢掌控在手中,保證服務的質量,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也為日後提價奠定了基礎。

這家醫療機構蟄伏5年,竟然逆襲吞併了行業老大

美年健康擴張策略

畢竟醫院除了要有優秀的技術外,還需要良好的口碑。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旦出現醫療事故,醫院將聲名掃地,莆田醫院的魏則西事件就是血淋淋的教訓。美年健康寧願犧牲短期利益,耗費大量資金,也要堅持自建或控股體檢中心,保證服務質量的做法實在讓人佩服。

反觀主要競爭對手愛康國賓,一直深耕於一二線城市,主打高端路線,過著自己的小日子,由於在美國上市,融資不暢,資金不足導致擴張速度非常緩慢,這速度估計也就比蝸牛快一點。截止到2017年三季度,愛康國賓門店數量僅為110家,不到美年健康的三分之一。雖然比美年健康早上市一年,卻白白錯失了快速發展的機會,拿了一手好牌,卻沒能出好牌,一步錯,步步錯。

絕對領先的門店數量,構建了美年健康強大的護城河,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規模效應,或者品牌效應,都讓其競爭對手望其項背。從此,美年健康將一騎絕塵,不斷擴大與競爭對手的領先優勢。

得益於體檢中心數量的迅速增加,服務半徑快速擴大,美年健康2015年走上了開掛的人生。全年體檢服務人次從2015年的829萬增長至2017年的2000萬人次,年平均增速高達75%。

這家醫療機構蟄伏5年,竟然逆襲吞併了行業老大

總服務人次對比

而愛康國賓,守著一二線城市的主戰場,總服務人次增速連續三年下滑,2016年服務人次僅為美年健康的三分之一,與美年健康的差距越來越大,市場份額岌岌可危。

紅花往往需要綠葉襯托才更顯其高貴。曾經的行業老二愛康國賓很不幸成為了美年健康的綠葉,只能在身後望著美年健康漸行漸遠的身影,追悔莫及。

愛康國賓專注於高端市場,客戶以銀行保險業的金融大亨為主,都是不愁錢的主。2016年以前,愛康國賓的平均客單價要比美年健康高出近一半,小日子過得相當舒服。

然而到了2017年,隨著美年健康規模的迅速擴張和渠道下沉至三四線城市,品牌認知度不斷提升,美年健康的平均客單價提高到406元,平均客單價從愛康國賓的71%增長至86%。可以看出,美年健康開始逐漸放棄低價競爭策略,已經在規模和品牌認知上建立一定的優勢,低價不再是其唯一的核心優勢。

這家醫療機構蟄伏5年,竟然逆襲吞併了行業老大

平均客單價對比

美年健康和愛康國賓客單價的趨同和服務人次數量的差額不斷增加,2017年美年健康的營業收入碾壓愛康國賓,甩開愛康國賓幾條街的距離。2015年以來,美年健康的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超過50%,以火箭般的速度奮起直追。2015年,美年健康的收入規模還不足愛康國賓的80%,而2017年前三季度,美年健康的收入卻已超過愛康國賓的三分之一。

這家醫療機構蟄伏5年,竟然逆襲吞併了行業老大

收入對比

醫療行業自古就是高毛利的行業,醫院的話語權相當強,顧客在醫院面前從來都是待宰的羔羊,健康體檢自然也不例外。2013年以來,美年健康毛利率穩定在46%以上,比行業平均毛利率40%高出近6%,盈利能力非常強。

這家醫療機構蟄伏5年,竟然逆襲吞併了行業老大

主要玩家毛利率對比

堅持自建和控股的擴張方式使美年健康業務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憑藉總部統一的管理,以及規模化效應,美年健康的成本得到有效管控。在競爭對手毛利率下滑時,美年健康毛利率卻逆勢提升,毛利率顯著高於主要競爭對手愛康國賓和瑞慈醫療。平均客單價比競爭對手低,毛利率卻大幅高於競爭對手,只能驚歎美年健康的成本管控能力實在太過強大。僅憑藉強大的成本優勢,便足以打敗天下無敵手,傲視群雄。

分析到這,大家或許和小編一樣,覺得美年健康和競爭對手相比還是有一點點優勢,但優勢還不夠明顯。然而,看到下面的利潤數據後,小編只想說一句,美年健康的管理層,請收下我的膝蓋吧。

美年健康淨利潤在2015年反超愛康國賓後,一路高歌猛進,2013年至今,淨利潤年平均增速超過60%,預計2017年將突破6億大關,比排名二三位的愛康國賓和瑞慈醫療的淨利潤之和還多,不愧是行業龍頭。

這家醫療機構蟄伏5年,竟然逆襲吞併了行業老大

淨利潤對比

淨利潤也許存在水分,但現金流量可是貨真價實的財富,現金為王的時代,擁有充足的現金流,就抓住了企業發展的命脈。美年健康2015年上市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持續高速增長,年均增速超過200%,2016年達到7億,預計2017年有望超過15億。這造血能力實在太強大,現金如流水般,濤濤不絕。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也從2015年的15%提高至2016年23%,美年健康的現金流狀況還在持續不斷的改善,簡直讓人不可思議。

這家醫療機構蟄伏5年,竟然逆襲吞併了行業老大

也許有讀者認為,美年健康激進的擴張策略,耗費了大量的資金,現金流一定非常緊張,說不定哪天就像金立手機一樣,現金流斷裂導致帝國崩塌。分析完美年的現金流量表後,就會發現這些不過是杞人憂天罷了。因而2015年至今,美年健康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加上籌資活動現金流量淨額足夠支付投資活動的現金需求。良好的現金流有效地保證了美年健康大後方的糧草安全,為其跨越式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這家醫療機構蟄伏5年,竟然逆襲吞併了行業老大

美年健康現金流量表


健康體檢行業格局幾經變化,從2015年的體檢雙雄(愛康國賓和美年健康)到2017年美年健康傲視群雄,一家獨大。美年健康一步一個腳印,從模仿到超越,成功坐穩了體檢行業的頭把交椅,已經建立起強大的護城河。在這個強者恆強的時代,即使愛康國賓找到了阿里巴巴作靠山,短期內仍然難以撼動美年健康的龍頭地位。

因為體檢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規模和服務質量的把控,這些都需要時間和管理人才的積累。這也是美年健康的核心競爭優勢。一方面,一般體檢機構的服務半徑不會超過方圓10公里的範圍,美年健康快速擴張的規模不僅有利於迅速佔領三四線的藍海市場,擴大市場份額;還能通過規模優勢,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形成一定的價格優勢。另一方面,美年健康通過自建或參股控股的方式新設體檢網點,輸出優秀的管理人才,保證總部對網點的把控,有效保證了各個網點的服務質量,有利於形成較高的品牌價值,類似於順豐和三通一達的競爭優勢。即使阿里通過資本幫助愛康國賓迅速擴張規模,但服務質量的把控和管理人才的輸出都是愛康國賓難以企及的。

因此,面對阿里的進入,美年健康憑藉規模和優質服務構建的護城河,依然可以傲視群雄,穩坐體檢龍頭的寶座。

股價分析

美年健康經過前兩週的熱炒後,這幾天股價開始回調,但長期白馬趨勢依舊不改。根據2017年業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增長率為80%,2017年初股價為14元,業績對應80%的股價漲幅,合理價格在25-26塊之間,因此,只要股價在26塊以內,便可大膽買入。機會是跌出來的,只有低價買入才能賺錢,盲目追漲只會成為別人的韭菜。

這家醫療機構蟄伏5年,竟然逆襲吞併了行業老大

股山大叔前幾天以26.2元的價格買了1000股,今天股價跌破26,股山大叔認為是絕好的加倉機會,以25.5的價格買了1000股。未來只要股價繼續跌,股山大叔將逐漸加倉持有。2018年的業績增速至少為2017年的6折,即增長50%,則對應的股價至少在37塊左右,因此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靜待玫瑰綻放,白馬狂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