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很多人寧可買低配的大衆捷達,也不買高配的國產車?

各個階層實際上都有自己的面子。至於那些說三四十萬以下的車都不存在面子的人,你說這些話的時候,仔細想想是不是真心話。

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買低配的大眾捷達,也不買高配的國產車?

目前像大眾桑塔納和捷達這類合資品牌的入門車型,銷量都非常高,甚至超過了自家的全球性車型。例如雪佛蘭科沃茲幹掉了科魯茲,福特福睿斯干掉了福克斯,同理大眾朗逸也是幹掉速騰。

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買低配的大眾捷達,也不買高配的國產車?

之所以這些中國市場的特供車能夠大行其道,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目前中國的汽車市場,仍舊是合資品牌的市場。自主品牌在大多數人眼中依舊是上不了檯面垃圾貨。別看自主品牌如今的發展如火如荼,銷量佔比也越來越大,但是你問問那些買自主品牌車型的人,如果有更多的預算,檯面還會去買自主品牌汽車嗎?

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買低配的大眾捷達,也不買高配的國產車?

估計有一大半人會是否定的答案。所以,目前自主品牌汽車仍舊是廉價和沒檔次的代名詞,雖然已經有所改觀,但是短時內這種觀念想從普通民眾中徹底剷除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買低配的大眾捷達,也不買高配的國產車?

當然不排除有些人購買合資品牌低配車,並沒有品牌歧視,只是覺得合資品牌的質量穩定性更好,使用更省心。但是目前家用車領域,質量方面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並沒有明顯的差距,更多的是消費者自己心理上的差距。

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買低配的大眾捷達,也不買高配的國產車?

所以,這是一個緩慢改變的過程,自主品牌一方面打好基礎,即便是廉價的代名詞,那頁要把廉價車給造好,形成口碑,影響後來的購車者。久而久之,觀念就會慢慢改變。另外自主品牌也要努力拓展產品線,突破品牌天花板,往更高的區間去發展,讓消費者扭轉自主品牌就是廉價的代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