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幫互助平台6月2日正式上線,率先啓動河南互助養老新模式

失能,已經成為社會和家庭不能承受之痛。隨著老齡化的發展和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老人失能後的照料護理難題困擾著每一個家庭。一是家庭難以抽出人手照料,二是面對日益增高的照護費用,絕大多數家庭支付能力不足。因此,“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窘境普遍存在。

樂幫互助平臺6月2日正式上線,率先啟動河南互助養老新模式

近日,從河南省樂幫互助助老工程辦公室得到消息,備受關注的樂幫互助平臺將於6月2日正式上線。上線的第一款產品就是“老年失能保障計劃”。樂幫互助平臺的上線,將率先啟動河南省互助養老的新模式。

以往資料顯示,“老年失能保障計劃”加入時需要充值100元,經過體檢和等待期之後,只要賬戶餘額不低於10元,失能時可獲得最高限額30萬元的照護保障。樂幫互助助老工程自2016年底啟動以來,歷時一年多時間傾力打造的“樂幫互助平臺”已經經過多次測試,受到了業界的普遍關注。

樂幫互助平臺6月2日正式上線,率先啟動河南互助養老新模式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網絡互助平臺自2016年進入爆發期,最多時有一百多家。期間經歷了保監會的多次整頓和規範,現在已經進入良性發展軌道。樂幫互助此次上線,一是遵循了相關政府文件精神和指導意見,二是借鑑了其它網絡互助平臺的經驗,三是彙總了前期測試階段蒐集的群眾意見。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保證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透明。

根據相關部門的指導意見,在河南省慈善總會設立了樂幫互助專項基金,互助資金全部進入基金賬戶和專門銀行賬戶,並由慈善總會進行監管。同時在技術開發上引入國家計算機、互聯網高級人才,根據區塊鏈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的特性,積極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平臺上,把互助規則和執行流程用區塊鏈智能合約的形式予以固定,一切都由程序執行,排除一切人為因素。加上平臺引入的評審機構、公估機構、公示體系,將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透明,保證每一個會員的權益。

第二是加入門檻進一步放寬。

根據前期測試階段廣大群眾的意見並結合醫學專家的意見,平臺對加入時的健康要求做了重大修改,從原來的近30條要求刪減到了目前的10條左右。按照目前計劃條款要求、重大疾病的分級條件,只要加入時沒有罹患癌症、失能或具有重大疾病的明顯特徵基本就可以加入。

第三是互助規則和支付方式、方法等更加人性化。

首先是鼓勵子女孝道,促進社會和諧。一旦未來會員失能,子女在家裡照護的,參照我省不同地區養老行業護理員平均薪資標準、當地薪資標準,在項目約定的限額內,按月向失能會員子女支付照護費用。二是鼓勵親情和友情幫扶與行業聯合,對於失能會員沒有子女或子女因特殊情況不能在家照料,但是願意接受親朋好友或專業照護服務輸出機構照護服務的,則依照第一條標準按月向照護人員或照護服務機構支付費用。三是支持入住養老機構,對於不能得到上述約定條件但願意入住養老機構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康復護理中心、養老院等),失能會員或家屬可以在全省範圍內挑選任何一家上述服務機構,平臺依照第一條標準按月向這些機構支付照護費用。

第四是對最高互助金的設置更加合理。

根據互助會員加入時間的不同,可獲得的最高互助金也從5萬元至30萬元不等。真正體現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奉獻愛心越多,收穫幫助越多”的公益互助理念。越早加入,幫助的人越多,未來受幫助也越多。

據瞭解,老年失能互助保障計劃只是樂幫互助平臺從解決家庭痛點、滿足老人剛需切入互助養老的第一步。第二步將結合“時間銀行”的概念,把每個人的愛心、公益以及日常生活等行為鏈入互助平臺,打造覆蓋生活各個層面的全生命週期、全域化的互助養老生態體系。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推進醫養結合,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健全社會救助體系,支持公益慈善事業發展。不因事難而推諉,不因善小而不為,要讓每一個身處困境者都能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樂幫互助,或將成為互助養老新模式和新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