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龙吟》不一样的三国

推荐一部历史剧。角度不同,制作精良。

我因为喜欢三国文化看了这部国产好剧,个人觉得不错,豆瓣8.4分,大家可以看看。

一直以来,《三国演义》在我心目中一直是神坛级别的故事,除了94版三国,没有任何一部三国题材作品能够触动到我。

《虎啸龙吟》不一样的三国

然而这部《军师联盟》视剧别出心裁地以司马懿的视角展现历史,一改以往三国影视剧聚焦曹操、刘备的传统视角,

这样的安排意外地将三国的故事请下神坛,变得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再加上一众演员出色的演绎,即便故事有很多情节和人设大大偏离了史实,我们也因为剧情的精彩,不自觉地忽略掉。

有人说,这部剧是男人之间的宫心计,是男人之间的智谋角逐,小神深表同意。

于和伟的曹操粗中有细,霸气中尽显智慧,深得人心,

甚至有些盖过吴秀波主演的司马懿,二人鹰视狼顾的交锋至今难忘;

翟天临的杨修堪称腹有诗书气自华,与司马懿针锋相对又惺惺相惜,临刑前与他辞别的一杯酒赚尽眼泪;

刘欢的曹叡竟然是个攻于心计的女装大佬,将自己的病态内心世界演绎得如此令人心疼;

《虎啸龙吟》不一样的三国

王洛勇的诸葛亮风度翩翩尽显军师本色,反而让我们感觉唐国强老师的诸葛亮太仙太完美,这个诸葛亮才更加真实。

《虎啸龙吟》不一样的三国

其饰演者王洛勇深情朗诵的英文版《出师表》简直不要太深情,感染力极强!

再诸如像司马师/昭兄弟、辟邪、何宴等一众年少角色也各有千秋,或忠或阴或奸或邪,无不令人印象深刻。

《虎啸龙吟》不一样的三国

剧中的诸多细节和镜头语言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比如张郃死的时候,其中一个镜头是张郃率军追击蜀军,进入一片树林时,镜头却给了蜘蛛网一个特写,

这也与剧情相呼应,暗示张郃已经进入了蜀军布下的天罗地网;

《虎啸龙吟》不一样的三国

随后,张郃果然中计,身陷木门道无法脱身,最后被蜀军万箭穿心身亡,

不过镜头没有直接拍摄他倒下的画面,而是大刀跌落,一支箭恰好扎在了大刀旁边,

镜头也随之从彩色慢慢变成了血色一片,以此暗示张郃中箭身亡。

虽然画面没有太多冲击,但这样的处理举重若轻,更能凸显战况惨烈。

街亭一战中,魏军夜袭蜀军,一夜的厮杀后天色渐渐转亮,

既预示着魏军的大获全胜,也交代了随之而来的炎热天气,引出马谡带领的大军断水断粮,恐难长久支持。

另外,诸葛亮向来是羽扇纶巾,坐在四轮车里永远都胸有成竹,扇扇子的样子简直仙风道骨。

当他老去后,身体无法再承受日夜辛劳的负荷,最终在战场上,壮志未酬的他停止了摇动这把扇子,镜头没有切换到诸葛亮的特写,

而是对准了这把扇子,以小见大,让人心疼不已,甚至更加泪目。

棋子的出现也总是充满隐喻。

这个道具第一次出场是曹操拿它丢司马懿,结果地上唯独一枚白棋翻过来了,

与司马懿一回头的“鹰视狼顾”相互呼应,预示着其有反骨,日后必反曹魏;

另外,曹丕召见柏灵筠时正在下棋,其实也寓意柏灵筠不过是他的一枚棋子,即便进入司马家,也摆脱不掉政治任务;

曹氏宗亲目无天子让曹丕十分愤怒,回到后宫后,他看到郭照在下一盘残棋,

于是抓起棋子洒下去,巧妙破解了皇后的残局,还预示着他下定了重新洗牌、推行新政的决心。

除了道具,许多人物看似不经意的肢体动作也有寓意。

比如《军师联盟》中,曹操其实对两个儿子的偏心已经很明显了,

不过,看到曹丕满身伤痕的来给弟弟求情,曹操毕竟也是一位父亲,难免会心疼,于是回身把歪了的灯芯拨正。

看似是不经意的动作,或许也是想借此告诫自己,不应该在两个儿子中间有所偏袒吧,

镜头的特写也预示着太子的人选由此尘埃落定。

以小寓大的手法还在杨修被行刑时出现过。

当时一只蝴蝶落在了断头台上,杨修竟然看着蝴蝶笑了,完全没有临死之人的样子。

随后他轻轻将蝴蝶吹走了,煽动翅膀的蝴蝶正是昔日月旦评上杨修的暗喻,

杨修吹走蝴蝶这一动作,也代表了其内心希望从官场斗争中脱身、纵情于山水间的愿望。

而司马家族灭曹爽全族时,小孩子的这一幕镜头特写简直让我们心碎了一地,不敢看第二遍。

小乌龟“心猿意马”可以说是最抢镜动物演员了!

无论是名字寓意着与司马懿“二马并行”,还是其肯隐忍、长寿的特性像极了司马懿,

都让它的每一次出现调节气氛,也深扣主题。

然而即便如此,这部剧依然面临着巨大的争议。

这是一部以司马懿为主角的电视剧,它最大的争议点在于剧中的司马懿与史实之间的矛盾。

凡拍历史剧,想要把历史书中的文字描述以声画的形式影视化出来并非易事,尤其是三国那段历史更是众说纷纭。

可有时候想想,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我们如今看到的历史也未必是真实的历史,想通这点其实也就没那么苛求。

更何况《军师联盟》结合了《三国志》和《晋书》,对历史进行大胆地改编和润色,旨在呈现一个戏剧化但不失史实依据的司马懿。

当我们没那么纠结剧情是不是符合史实时,追剧的过程就变得十分享受和舒心了。

这样一来,诸如像柏灵筠这样的原创剧情过多的历史人物就变得没那么多余了。

坦白地说,我入坑时间跟大家比起来要晚许多,大家开始追《虎啸龙吟》的时候,我连《军师联盟》还没看呢。

只是偶然地看了一眼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空城计”的对决,剧集对空城计全新的解读实在让我眼前一亮,

从此沦陷了进去,开始了疯狂补剧模式。

全剧自始至终贯穿首尾的主旨似乎都在问那个问题。

依依东望,望的是什么?

我们从司马懿的话语中,大概能了解到依依东望就是一个人毕其一生的抱负。

按照剧中的设定,诸葛亮灭大魏并非不可能,可是有了个司马懿就很难办了;

而司马懿这边,他想灭掉蜀国也很困难,只因有了个诸葛亮。

二人虽未谋面但惺惺相惜,彼此都将对方作为自己的一生之敌。

一生之敌必是知音,因此诸葛亮的琴声,就是他在向司马懿传递心声。

《虎啸龙吟》不一样的三国

梁甫吟原声带

剧中对空城计的展现形式用了非常有意思的“意念对决”,在两人的意念对决中,

司马懿坦言,依依东望是毕其一生的抱负,

诸葛亮竟回道:“谬。”

他质问司马懿,“你不考虑你的儿子吗?”

这一句话让司马懿心中一惊,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对依依东望的定义。

这时的诸葛亮赌对了,赌对司马懿能够考虑到“兔死狗烹”之玄机。

对于任何人而言,他在这种情况下打赢诸葛亮都是名垂青史的功绩,诱惑非常大!

可唯独司马懿特别。

一旦诸葛亮死了,曹叡势必要“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轻则罢官,重则灭族。

司马懿最初入仕,为的是“保我司马一家之安康”,如今却为了成就自己的功名,置司马家族的安危于不顾。

这样的功名并不是司马懿的初心,不是他要的依依东望。

在《军师联盟》中,杨修临刑前对司马懿说:

“你我最大的不同是你能忍,我不能忍。如果你忍到了最后,到时候你来告诉我,此时走和那时走有什么不同。”

其实在这三国乱世,诸多谋士将才都不过是权谋诡谲的斗争中的棋子,他们的生死从来都由不得自己。

如果司马懿杀了诸葛亮,他将要面临的结局与杨修无异,成为政斗的牺牲品。

或者说更像是岳飞,抗金卫国换来的不过是含冤而死。当然,司马懿无论如何是不能跟岳飞相提并论,领悟精神。

我们说回杨修,如果司马懿此时没有忍住眼前胜利的诱惑,那么他死后见到杨修,恐怕也是要被他耻笑的。

在空城计的意念结界中,还出现了老年司马懿,

老年司马懿摸着乌龟心猿意马,颤颤巍巍地说道:

“依依东望,望的是时间,望的是毕其一生。”

换言之,时间才是司马懿的依依东望,忍一时进退,只待真正的时机。

《虎啸龙吟》不一样的三国

于是,当司马懿听到诸葛亮那一声断弦之音时,猛然醒悟迅速调转马头退兵,选择了像心猿意马一样,龟缩隐忍,因为时间才是司马懿的利器。

司马懿无疑是智慧的,他看清楚了自己人生的时局,所以诸葛亮感叹,司马懿的退兵对蜀国并不是好事。

《虎啸龙吟》不一样的三国

比起司马懿,诸葛亮的境况恰恰相反,他并没有太严重的后顾之忧,皇帝对他高度信任和依赖,以至于司马懿都懵逼,还有这样品种的皇帝?

《虎啸龙吟》不一样的三国

可是,诸葛亮没有健康身体,他的依依东望是兴复汉室,而时间是他最大的敌人。

也因此,诸葛亮频频主动出击,向魏国发难,因为他熬不起,两人虽是对手却又惺惺相惜,有时双方智力交锋之时总会平添几分基情。

剧中司马懿与诸葛亮阵前舌战这场戏既幽默又凸显了二人的性格特色,十分值得回味。

虽然剧情幽默,但这场戏侧面也反应了司马懿很了解诸葛亮,

他知道自己越不出战,越能忍,以大魏的国力和自己的身体消耗你,就越能成就你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把诸葛亮逼急了,甚至为了羞辱司马懿不敢出战,送他蜀锦女装。

可司马懿呢?

他坦然地穿上了诸葛亮送的女装,在渭水边,在诸葛亮的面前,朗诵着诸葛亮的《出师表》,气得诸葛亮吐血。

《虎啸龙吟》不一样的三国

一生的敌人,一生的知己。

司马懿一生最大的利器便是时间,他凭借着这个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诸葛亮。

熬到最后,他终于等来了真正的时机,此时,司马懿的依依东望,望的是人心。

《虎啸龙吟》不一样的三国

是啊,此时的他已时日无多,他不再需要望时间,需要望的是人心。

于是,司马懿由别人的手中刀终于成为了持刀人,成为了那豪杰辈出的三国时代,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曾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说,“看了这部剧,我宽容了自己的人生。”

《虎啸龙吟》不一样的三国

若我们能像司马懿,看淡人生起伏,不执着于一时得失,也便有更多的心力去提升自己的硬实力。

依依东望,每个人各有不同,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我们的眼界、我们的格局。

我想,这就是我爱这部剧最大的理由吧。

我依依东望,望到了自己的人生。

《虎啸龙吟》不一样的三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