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吃什麼?

夏至吃什么?

農曆五月間(公曆6月21、22日)的夏至,是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

此日民間行麵食,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有些地區還有喝涼茶、吃荔枝的習俗。

另外,飲食調養,有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之說(五行的觀點),故《金匱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說法。根據五行(夏為火)、五成(夏為長)、五臟(屬心)、五味(宜苦)的相互關係,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氣而制肺氣。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從陰陽學角度看,夏月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如《頤身集》所說:“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心旺腎衰,即外熱內寒之意,因其外熱內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之。

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

夏至吃什么?

下面向您推薦四款適合此節氣的養生食譜:

荷葉茯苓粥

夏至吃什么?

荷葉茯苓粥:

[配料]荷葉1張(鮮、幹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

[功效]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亦有療效)。

涼拌萵筍

夏至吃什么?

涼拌萵筍:

[配料]鮮萵筍350克,蔥、香油、味精、鹽、白糖各適量。

[做法]萵筍洗淨去皮,切成長條小塊,盛入盤內加精鹽攪拌,醃1小時,潷去水分,加入味精、白糖拌勻。將蔥切成蔥花撒在萵筍上,鍋燒熱放入香油,待油熱時澆在蔥花上,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利五臟,通經脈。

奶油冬瓜球

夏至吃什么?

奶油冬瓜球:

[配料]冬瓜500克,煉乳20克,熟火腿10克,精鹽、鮮湯、香油、水澱粉、味精各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淨削成見圓小球,入沸水略煮後,倒入冷水使之冷卻。將冬瓜球排放在大碗內,加鹽、味精、鮮湯上籠用武火蒸30分鐘取出。把冬瓜球復入盆中,湯倒入鍋中加煉乳煮沸後,用水澱粉勾芡,冬瓜球入鍋內,淋上香油攪拌均勻,最後撒上火腿末出鍋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除煩,補虛損,益脾胃。

兔肉健脾湯

夏至吃什么?

兔肉健脾湯:

[配料]兔肉20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大棗30克。

[做法]兔肉洗淨與其它配料武火同煮,煮沸後改文火繼續煎煮2小時,湯、肉同食。

[功效]健脾益氣。

總之,暑熱、暑溼是夏季人體常易發生的生理反應,朋友們在實際運用中還應根據當地當時的氣象條件(如春夏之交由溫轉熱,夏秋之交由熱轉涼,各地區的小氣候等,)結合各自體質不同特點及在夏季容易出現的反應,做到辨證施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