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战功无数,新中国成立之后却不得志

粟裕战功无数,新中国成立之后却不得志,陈赓一语道破天机

关于粟裕的军事谋略和战场上的功绩想必不用多说了吧!如他组织指挥车桥战役,歼日军三泽大佐以下官兵460余人、伪军480余人,摧毁日军碉堡50座;南坎战役,共拔除日伪据点七八十处;组织指挥讨陈战役,歼灭陈泰运部及日伪军2300余人。到了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他指挥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这些事迹都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但是粟裕在建国之后却不得志,命运多为坎坷,几次被降职;甚至连去世都是戴罪之身,直到去世十年后才恢复回来。

粟裕战功无数,新中国成立之后却不得志

粟裕与儿子粟戎生(右)、粟寒生在一起

这对于外人来说有点难理解,许多人多会问问什么?一身战功他为什么最后是这样的?其实开国上将 陈士榘说过,当年毛主席下令解放军渡江作战,但粟裕坚决不同意,最后硬是拖了好几天才渡江,最终渡江成功。这也是可以看出粟裕的性格,同时也是获得了坚持己见、敢于抗命的美名。但是按照毛主席的想法去做也是可以的,这是过程不一样罢了。话说陈士榘的这些话可以看出一些古往今来的官场道理。同时我们也知道粟裕这人对于人际处理不是很好,非常耿直、简单。

粟裕战功无数,新中国成立之后却不得志

粟裕与陈毅

到了1954年,粟裕做的这件事情更能体现他的做事风格,就是他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后不久,就提议抽调几个精锐军队,用作统帅部的战略部队,在和平时期由各大军区领导,但不隶属于各军区;一旦突发战事,就由统帅部直接调遣。这个建议从军事战略角度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体现了他对于军事思想的灵活应用。可是和平时期就不是合适了,建国之后,各大军区已经落实好,各负其责,他突然安插进来一支额外的部队,谁能保证以后不会出现各种问题呢?因此国防部长彭德怀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不需要单独组建战略部队。

粟裕战功无数,新中国成立之后却不得志

可是粟裕这人在这种事上欠缺考虑,那敢违抗上头的暴脾气来了,坚持战略部队必须组建;结果可想而知,惹怒部长,两人闹得不欢了。后来职位也是被架空。从此,他就开始陷入了仕途不顺的怪圈,许多事情自己都受到牵连;后来还是周恩来出面才能保住的。

之后大将陈赓跟粟裕说:“古往今来,两种人最危险,一是功劳太大的人,一是不去迎合上司的人。“这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啊!看看古代改朝换代时期,新政府上台,许多武将的宿命何尝不是相似的。

结语:你认为彭德怀、林彪、刘伯承、陈赓、粟裕五人谁打仗更厉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