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歷史嚴重歪曲!豐功偉績無數卻被歸爲中國歷史上最昏庸的皇帝!

隋煬帝自伴隨亡隋的敗跡黯然辭世起,便有蓋棺定論,被公認是中國其歷史上最壞的皇帝之一,千餘年來,似乎是鐵案如山。

現在咱們評論歷史人物,功就是功,過就是過,功不折罪,瑕不掩瑜,歸根結底要看他歷史活動的社會意義,是進步還是反動。我所以認定隋煬帝不失為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是因為他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建樹最多的皇帝之一,而完全否定那最後湮沒在農民戰爭的血與火中的,卻曾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光彩的一頁。

隋煬帝楊廣是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還是唐高祖的老表、唐太宗的岳父。今天我們說到隋煬帝是昏君窩囊廢往往受到部分歷史文獻以及特殊時期非黑即白的人物宣傳,加上近年來很多糟粕影視劇的影響,其實楊廣雖然是暴君,但絕對不是昏君,甚至可以稱作偉大。

被歷史嚴重歪曲!豐功偉績無數卻被歸為中國歷史上最昏庸的皇帝!

論文治武功,隋煬帝修運河,復長城,立科舉,強集權,去豪強,除後患,威四夷,徵西域,匯通天下,有幾個皇帝做的貢獻可以與之匹敵?

隋煬帝還曾為了禦敵親征到青海蒙古遼東,如果後世帝王多幾個像隋煬帝那樣,調千里大軍征戰高句麗,現在還用得著發愁半島局勢? 隋煬帝曾經說過一句話:“不為後世憂也!” 可惜他的意志沒有能夠實現。

人們只記得,隋煬帝曾經三次龍舟遊江南,可是有幾個人記得,那四千裡大運河為中國的繁榮穩定,竟是做了多大貢獻!"盡道隋忘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當然了末代皇帝落下什麼好名聲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新王朝如若不把前主貶的一無是處,怎說明朝代的更迭名正言順?看待帝王,要全面,只一個荒淫是不足以評價一朝天子的。

被歷史嚴重歪曲!豐功偉績無數卻被歸為中國歷史上最昏庸的皇帝!

還有一件可嘆的事情,隋煬帝陵位於揚州城北6公里處的邗江區槐泗鎮雷塘北側。陵門氣勢恢宏,進入陵區,高大的石牌樓橫樑上寫著“隋煬帝陵”斗大的四個正楷字。陵園佔地3萬平方米,從南向北依次建有石牌坊、陵門、雷塘、石橋、祭臺、神道、城垣、石闕、陵冢等,整個帝陵形制獨特、氣勢雄偉,是典型的隋唐建築風格。墓冢為規整的平頂金字塔形,高12米,四邊均為規則的等腰梯形。墓前巨型墓碑刻有“大清嘉慶十三年在籍前浙江巡撫阮元建石”,“揚州府知府汀州伊秉綬題”。

被歷史嚴重歪曲!豐功偉績無數卻被歸為中國歷史上最昏庸的皇帝!

然而如今這裡雖然是開放的景區,但遊客來得很少,多數人不曉得有這麼個所在。還有些人大概因為隋煬帝是個名聲不好的“倒黴皇帝”,怕沾了“晦氣”,所以不大願意來這裡遊覽。相比之下,一些國外遊客,尤其是日本、韓國的遊客,來隋煬帝陵的很多。

但願我們都能擦亮雙眼,講歷史人物看的更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