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死后才出名的国君

楚平王的名气不是活着的时候打出来的,而是死后。

「书接上回」死后才出名的国君

楚平王

平王名弃疾,是庄王最小的孙子、共王虽小的最小的儿子、康王最小的弟弟。他本不该是楚国的国君,那怎么上位的呢?这一段确实有点乱,容我好好给你捋一捋。

共王一共有五个儿子,分别是康王熊招、公子围、子比、子西、弃疾。康王熊招是老大,继位。康王死后,其子熊员(云)接班,便是楚郏敖(谥号与众不同),郏敖封叔叔公子围为令尹(相当于宰相)。

一次郏敖生病了,公子围前来探视,却趁机把郏敖杀了。由于手边没有凶器,是用帽带子把郏敖勒死的,接着顺便把郏敖的两个儿子也杀了(这货够狠吧,别急,会遭报应的!)。

这样,公子围就自立成了楚灵王(就是那个“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楚王)。弟弟子比胆小,哪见过这阵势?吓得逃亡到了晋国去了(不知道另一个弟弟子西在干啥,估计更胆小,连跑的勇气都没有)。

灵王自立后,大会诸侯,骄态毕露,自以为楚国还是霸主,整日活在白日梦中。

「书接上回」死后才出名的国君

楚王好细腰

一次出征,灵王在干溪(地名)作乐,不舍得离去。本来国人常年苦于兵役,大都怀恨在心。这时,有个仇人叫观从,是蔡国人,因为当年灵王大会诸侯时,杀了他的父亲观起(蔡国大夫),观从逃亡到吴国,时时寻机复仇。这次正好灵王在外地作乐,是个机会,于是观从就开始活动起来。

他一边劝吴国攻打楚国,一边唆使公子弃疾去晋国召回三哥子比,共谋大事。公子比与弃疾商议好之后,一起入宫杀掉灵王的太子熊禄,之后,立三哥子比为楚王,四哥公子子西为令尹,自己为大司马。一边清除王宫,一边又让观从在灵王军中散布消息说:“国中已经有了新王,先回国的,爵位、田地和房子还是自己的,回国晚了,一律流放!”。这一宣传,灵王军队大乱,都弃灵王不顾,回国了。

灵王一听太子熊禄被杀,突然失神,从车上跌落下来。仰天长叹:“人爱子会到这种地步?今天才体会到!我是杀人子太多了,才落到这种地步吗?”

灵王无道,众叛亲离,独自一人彷徨山野,无人敢容。快饿死的时候,被一个叫申亥的人救了。因为申亥的父亲曾两次触犯灵王禁令,灵王都没有杀他,申亥视之为大恩。几个月后,灵王死在申亥家,申亥安葬了灵王,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为他殉葬了。

灵王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楚国新王子比与令尹子西本就胆小,恐灵王回来,在位如坐针毡,日日担惊受怕。观从又献计说:“灵王无需担心,只是不杀公子弃疾,恐怕虽然得了王位,依然是祸啊”。子比说:“可是我不忍心”。观从说:“你不忍心杀他,他却人心杀你!”

果然公子弃疾是有想法的。他早已经对自己的两位哥哥了如指掌,这次就是利用他们的心慈手软、胆小怕事才把他们推上位,等于把二人架上火炉,心里清楚,早晚王位是自己的。于是弃疾抓住二人的性格弱点,开始在国中四处散布“灵王要回来了”的谣言,子比与子西更加害怕。这还不够,又派人告诉子比子西:“灵王就要回来了,楚国人要群起而杀掉你们,你们还是早做打算,不要自取其辱,众怒如水火,不可救啊!”。二人是在受不了了,双双自杀。就这样兄弟五人只剩下公子弃疾,王位理所当然落到了他的手中。

公子弃疾以诈弑二君而上位,就是楚平王。

「书接上回」死后才出名的国君

他自知王位得来的手段不当,便改名熊居,对百姓广施恩惠;又恐怕惹祸上身(当时有不少强国会以“弑君”的罪名为借口向该国出兵),重修与各国的友好关系;恢复了已经被楚国灭掉的陈国和蔡国;归还之前侵夺郑国的土地;还任命老臣伍奢(伍举之子,伍子胥之父)为太子太傅(太子老师),费无忌为太子少傅;观从功劳大,官位任意挑,愿为卜尹(大夫),安排的妥妥的!

平王这一系列的举动,对楚国是没有什么功劳的,但对于巩固自己的地位却大有帮助。

其实子比内无民之拥护,外无国之援助,“去晋,晋不送;归楚,楚不迎”,加上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本就不该当国。弃疾从这样的人手中夺到王位,并不算有什么本事。

平王的确平常,没有什么显著的功绩,活着的时候,也本来没有什么名气,反倒做了不少无道甚至龌龊的事。就是因为他活着时做的这些龌龊事,死了之后,有个人却让他名声大噪。

这个人是谁呢?

请关注下期内容!

(读后答题:弃疾“以诈弑二君”,是哪二君?请在留言区作答!!)

文/张超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