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土地整治「整」出好效益

客家新聞網 黃志勇 陳鵬

挖掘機來回穿行,村民們揮舞著鋼釺、鋤頭......近日,興國縣永豐鄉馬良村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項目現場一片熱火朝天。“這可是一大惠民工程啊,坡改梯、薄變厚、瘦變肥、旱地變水田,土地的生產能力也將大幅度提高。”說起農田土地整治,馬良村村黨支部書記劉德荃高興得合不攏嘴。

近年來,興國縣大力推進土地整治工作,對縣域內零散坡耕地、相對集中坡耕地、集中坡耕地、連片坡耕地和連片壩田等未整治過的所有耕地進行統一的規劃和建設,開展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路網建設和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通過田坎修整、石堰壘砌、客土回填及增設水利工程等,建成“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高產農田。先後共實施墾造耕地、建設用地復墾、旱地改水田、標準農田建設等各類土地整治項目48個,總規模32338.05公頃,項目投資8177元,通過項目對田、水、路、林、村的綜合整治,農村各類用地的佈局更加合理,土地破碎程度明顯降低,耕地利用程度普遍提高,基本實現了田地平整化、灌排設施化、道路網格化,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

兴国:土地整治“整”出好效益

圖為興國縣江背鎮華坪村整理後的土地。

同時,該縣不斷補齊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滯後、生態環境脆弱等發展短板,把土地整治的落腳點放在發展現代農業上,使區域內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的強勁動力。今年以來,全縣累計投入資金3000萬元,實施土地整治項目31個,總建設規模21809.25畝,其中4個項目已經竣工驗收,實現新增耕地739.56畝。通過土地整治項目的實施,土地利用率顯著提高,初步形成適應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專業化高效生態集約用地新格局,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產條件,為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走進瀲江鎮楊澄村現代農業示範園,平整的土地裡,縱橫交錯的灌溉渠、排水溝、生產路、田間道相通相連,一座座蔬菜大棚裡的蔬菜長勢喜人。這是瀲江鎮土地整治項目實施後帶來的變化。楊澄村此前田塊小、水不暢、路面窄等問題制約了農業發展,農民種田積極性不高。為了打破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瓶頸,該村啟動實施了整村推進土地整理項目,土地資源得到了合理利用。土地整治後,還成功引進了興國博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建成現代農業示範園,通過“農校對接、農超對接、農企對接”解決了生產、銷售以及帶動農民增收等問題,帶動就業1000餘人,促進235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土地整治還催熱了現代生態旅遊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寬。在土地整治過程當中,該縣採取土地流轉、“公司+基地+農戶”等多種方式,大力推行產業對接,集中連片調整種植結構,形成臍橙、油茶、茶葉、蔬菜、菸葉等一大批特色農業,先後建成含田萬畝油茶基地、桃仙蔬菜主題文化園等特色產業基地,極大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吸引帶動社會資金對“三農”的投入,推動農業與第二產業有效對接,延伸農業產業鏈條,促進了農民就業,帶動了農民增收。目前,該縣依託項目基地建成專業合作社528家,家庭農場200餘家,實現農業增加值31.32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