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特大暴雨洪災致我市24萬餘人受災

面對“7·11”特大暴雨洪災,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認真落實措施積極應對,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最大限度減少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截至7月11日18時,暫無受災群眾傷亡報告。

記者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7月7日20:00至11日15:00,德陽全市普降大暴雨,部分地區特大暴雨,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極值。降雨量超過400毫米以上站點4個,300至400毫米站點78個,250到300毫米站點39個,100到250毫米站點45個,50到100毫米站點14個。雨量較大的有:綿竹什地428.2毫米,什邡南泉411.9毫米,廣漢城區392.8毫米,旌陽孝泉367.2毫米,中江集鳳364.3毫米,羅江調元351.8毫米。

受暴雨影響,轄區內主要江河普漲洪水,其中:7月11日15:00,青白江三水站流量2130立方米/秒,為歷史極值。7月11日8:00,凱江羅江水文站流量1560立方米/秒,為歷史極值;7月11日15:00,凱江中江城區段流量3490立方米/秒,為歷史極值。

據統計,7月7日20:00至11日18:00,此輪洪澇災害共造成我市旌陽、羅江、廣漢、什邡、綿竹、中江六縣(市、區)和德陽經開區共計110個鄉鎮24.09萬人受災,緊急轉移17054人。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14973公頃,其中農作物成災面積8618.7公頃,絕收面積1092.49公頃。其它受災情況正在統計中。

面對“7·11”特大暴雨洪災,我市積極應對: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加強指揮協調。市委書記趙世勇親臨綿竹、廣漢現場指揮抗洪搶險救災;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何禮組織召開全市防汛搶險指揮調度視頻會,要求全市切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張萬平、馮發貴、劉龍春、梁曉軍、楊震、李成金、廖凱、徐光勇等市領導也深入一線指揮各自分管領域的搶險救災;建立了“7·11”特大暴雨洪災聯動工作機制,實行防汛抗旱指揮部領導成員包片負責制和部門責任制,保障防汛工作職責落實到位,有人管、有人抓。二是及時應急響應,做好預警預報。從7月11日凌晨開始,市防汛指揮部先後啟動三級、二級防汛應急響應,廣漢市啟動一級防汛應急響應,旌陽、羅江、中江、什邡、綿竹均啟動二級防汛應急響應,最大限度減少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三是加強會商調度,及時發佈信息。7月10日以來全市各級密切關注雨情、水情、災情變化,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召開會商會調度會4次,及時發佈防汛信息1.1萬條次,提前預警預報預防,及時轉移避險疏散危險區群眾1.434萬人。四是加強技術指導,做好搶險保障。派出三個水利專家組,兩組赴中江組織指揮對9座出現險情的水庫進行現場踏勘,目前已對4座險情較重的水庫開展搶險工作;一組赴旌陽區,組織指揮對石亭江堤防開展搶險工作。五是做好物資儲備,確保搶險救災。全市在應急物資儲備倉庫、鄉鎮、村社以及防汛重點部位儲備了編織袋、鉛絲、鉛絲網片、救生衣、衝鋒舟、防洪石料,落實搶險機具,確保搶險救災之需;以駐軍、武警部隊、基層民兵為主體,建立防汛應急搶險隊伍346支,落實搶險人員24555名,做到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下一步,我市將採取有力措施全力做好防汛減災工作:緊盯重點部位,緊盯重點人群;加強巡邏巡查,加強值班值守和督導檢查,加強溝通聯繫,科學預警預報,打好“提前量”,做好“探照燈”;做好防汛搶險物資和人員隊伍準備,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盡最大努力降低財產損失。(德陽日報記者 唐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