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继宁:用一生积蓄建起全国唯一一家建在农村、立在山野的美术馆

董继宁:用一生积蓄建起全国唯一一家建在农村、立在山野的美术馆

他,用一生的积蓄在家乡土地上设计修建了一座美术馆,捐赠国家;他,将60年来创作的32幅精品巨作,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他,将湖北大学聘请他5年薪酬100万元,捐赠设立艺术奖学金,帮助鼓励贫寒的优秀学子……

他用毕生的追求和实践,回答了艺术“从哪来、到哪去”的问题和艺术家“我是谁,为了谁”的道理;诠释了如何对待名和利、得与失的人生通透,树立了高雅艺术面向社会、根植基层的典范。

让艺术走出书斋,服务大众;用色彩讲述中国故事,湖北故事;用线条书写生命史诗,大爱情怀。他,就是原湖北美术院院长,当代中国著名画家董继宁。

董继宁:用一生积蓄建起全国唯一一家建在农村、立在山野的美术馆

董继宁作品

‍挥毫不止的砥砺精进,孜孜不倦的求索创新,脉频时代的价值取向,服务大众的情怀操守,让他跻身国内一流艺术大师行列。‍

在湖北文化界,董继宁是个响当当的名字。在百度上输入“董继宁”三个字,可以获得740个网页,新华社湖北频道有他的专题介绍。

董继宁1955年10月出生于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长寿村,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湖北大学特聘教授、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艺德标兵。

董继宁的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家大系》、《中国美术家全集》、《近当代20位书画家》、《名家典藏》等大量专著收录。其中由高等教育社出版的《中国近当代画家》专著中,介绍了14位中国名家的成就,近代的有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等,当代的有孙其峰、黄永玉、董继宁等。董继宁的名字,赫然与我国顶级大师同列。

董继宁亦画亦文,个人作品集更是蔚为大观。画集有《董继宁画集》、《董继宁中国画作品精选》、《魂系山情?董继宁画集》、《中国画二十家?董继宁》、《继宁山水》、《继宁速写》,文集有《灯下独语》等,作品曾参加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百年中国画展;中华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等多项国内、国际性大展。 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画院等收藏。

2015年冬,历时一月、备受瞩目的“江山万里行?董继宁山水画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

“江山万里行”共有“生命颂歌”“高山仰止”“云山天籁”“空山凝云”“峥嵘岁月”和“江山多娇”等六个篇章。其中,“生命颂歌”作为“江山万里行”的第一篇章,以全新的叙事模式和全新视角描绘哺育中华文明发展的江河之源、生命之泉,再现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等体现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的雄伟山脉。

在完成“生命颂歌”篇章后,董继宁将继续以每章3-5年的创作进度,完成“江山万里行”的另外五个部分,践行“为祖国山河立传”的艺术使命。

“艺术要反映时代;艺术要有社会担当,艺术要有人文情怀。”这是董继宁的创作之魂、力量之源。

董继宁:用一生积蓄建起全国唯一一家建在农村、立在山野的美术馆

董继宁作品

‍用一生的积蓄修建了一座美术馆并捐赠当地政府,将60年来创作的32幅精品巨作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将高校聘请他五年的薪酬100万元捐赠设立艺术奖学金,用行动诠释他感恩祖国、回馈人民的赤子情怀。‍

2006年,董继宁从电视上得知,乡村教育资源缺乏,呼吁社会各界人士捐建希望小学。自此,他便萌生了拿出全部积蓄,在家乡建设一座公益性文化机构,改良农村文化生态的想法。

选址时,不少人提出建在咸宁市区。董继宁坚持建在农村:“文化的繁荣提升,要从农村做起。”

他还做出一个重要决定:美术馆产权赠予咸安区政府,自己在有生之年仅保留管理使用权。

董继宁是1977年被乡亲们推荐,从汀泗的乡村走进了武汉读的大学。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始终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众多画作中散发着生命气息的山坳、溪流、轻烟、薄雾,尽是对故乡的依恋。

董继宁将这座公益机构命名为“记山大屋”,寓意要记得住山,记得住水,记得住乡愁,记得住文化的根、艺术的魂……

“我要让当地村民享受到一座高品质的文化馆,让他们的孩子长大进城后,消除城市文化的陌生感,可以很快地融入城市生活。”他说。

2011年10月26日,建筑面积3200平米、投资近1000万元的“记山大屋”正式建成开馆。馆内设有艺术品展览馆、公共画室、学术报告厅、书法研究室、鄂南文化研究中心等,是目前我省唯一一座由个人投资兴建,集美术创作、展览、收藏,兼具农村科技阅览室、农村文化普及、美术学术交流等功能的公益性文化机构。

“记山大屋”成了鄂南一个文化符号。一位留学美国的学生参观时表示,拍照带回美国,让同学们一起见证中国的农村有这样高品位的美术馆。

大地孕育了他的艺术,山水是他创作的源泉。作为国内一流的艺术家,如何反哺大地、讴歌时代、回馈社会,这是始终伴随董继宁艺术创作生涯中深铭彻悟的主题。

2015年,花甲之年的董继宁作出一个重要决定:将自己呕心沥血创作的32幅精品画作,无偿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

艺术在创造中不朽,人生在奉献中升华。2018年1月8日下午,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大礼堂座无虚席。这里正举行了一个特殊仪式。董继宁将自己任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聘期5年的薪酬100万元,一次性郑重捐赠设立“董继宁艺术奖学金”,用于奖励成绩突出的学子。

董继宁说;“我读中学时,穷得连搭车的钱都没有,读大学时一个月只有五元钱。我了解底层,对贫苦学子感同身受,自己一个六十岁的人能吃多少、用多少?把这钱捐出去,帮助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人,意义更大些!”

董继宁:用一生积蓄建起全国唯一一家建在农村、立在山野的美术馆

董继宁作品

他致力让每一个心灵都照进亮色,让农村每一寸土地都斑斓动人,以文化力量推进乡村振兴、社会和谐、百姓幸福,描就他心中最美的一幅画……

朱瓦白墙、三进院落、有着浓郁鄂南风情的“记山大屋”,背倚绵延群山,远眺田畴起伏,静水无声,一如他的山水画作苍茫安详、山高水长。

这是全国唯一一家建在农村、立在山野的美术馆。

艺术是大众的,它要融入大众;艺术是生活的,它要皈依生活;艺术是奉献的,它要反哺社会。

美术馆兴建不到两年,已举办了10多场国际国内画展,接待过北京、上海等10多省市的近万名参观者,迎来了武汉理工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11所高校教师,咸安城区2000多名中小学生,到这里接受过艺术培训……

与一般的美术馆不同的是,“记山大屋”服务的主体是“下里巴人”。走出书斋,服务大众,让高雅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来到田间地头,不仅解决了曲高和寡的生存窘境,更让艺术家汲取了开疆拓土、重新出发的不竭力量。

“这里是文化聚集、传承之地,更是文化惠民之所。”从建造之日,董继宁就给美术馆定了位:立足乡土,面向农村,以文化人,以艺兴村。

他自掏腰包,从武汉购回科普图书、儿童读物、美术鉴赏等书籍,免费供村民使用。并在活动中心配备多媒体设施,每周定期播放专题片,供乡亲们学技术、拓视野。每逢寒暑假,免费开办少儿美术学习班,每年定期开展送年画、送春联、送音响等多种文化惠民活动。

美术馆开设专题文化讲座“记山讲堂”,至今已为市、区10多家单位的上千人次提供了美术、文学、音乐、书法欣赏讲座,董继宁不仅自己亲自辅导,还请来的知名艺术家免费授课。 “记山大屋”吸引了市美协、书协、音协、摄协、乒协、棋协、诗词学会、老年大学等团体,仅去年就在这里开展了14场专题活动。许多在武汉市都看不到的优秀作品,在偏僻山乡面世,并得以长期“细水长流”式地展出。

今年6月,美术馆将15位特聘艺术家的30幅作品赠给咸安区,义卖所得的20多万元全部捐给了留守儿童。

董继宁和他的记山大屋,象一个强大的磁场,辐射着满满的正能量,改变着农村人的审美,改变着农村人的生活。许多人从酒桌、牌桌到了书桌、画桌,邻里和睦,民风好转。

作为 “世界语言”的山水画大师,作为从“高度浪漫”到“泥土现实”、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骨感转型的“首吃螃蟹者”,董继宁和他的记山大屋,不仅吸引了国际国内各行各业的关注无数,更带来了人才、项目、资金流,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推力。天润集团投资30亿元打造“长寿文化艺术谷”已签订意向协议。农耕体验博物馆、鄂南民俗博物馆、千桥之乡露天博物馆等一大批项目的和田园综合体的策划建设,将使长寿村成为鄂南最耀眼的文化名村、旅游新村、发展强村。

“农村不是荒凉的农村,而是繁荣的农村;农村不是落后的农村,而是富饶的农村,幸福的农村。”董继宁说,他要用余生之力,在长寿村用画笔描绘这一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