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一年的痛苦,終於可以和小升初說聲「永別」!

終於,孩子小升初順利畢業了;終於,我也從小升初的煎熬中獲得解脫;終於,塵封4個月的55英寸液晶電視,可以坦然打開了。最令我激動的事,我和孩子可以瀟灑地,對小升初揮手告別 ,說聲“永別!”

【小升初,如同噩夢一場】

(1)為了小升初,學校加大學習強度:六年級的學生(除了特殊情況)中午一律在學校吃飯,老師利用午休時間給學生講課,考試。也就意味著孩子一天要上八節課,一週接近40節課。平均每天在校學習近八小時。還有大量的家庭作業,能在十點鐘之前完成作業的學生幾乎很少。

(2)對於孩子來說,家本該是快樂和安全的堡壘,卻被定義為“學習環境”。

在學校學習了 一天,回到家還要接著學。很多的孩子,還要上各種課外輔導班和刷題班。家長的責任就是:幫助孩子應付校內校外各種繁重的 學習任務。孩子和 家長的壓力真的很大!

(3)教育機構同時給家長加壓,渲染小升初的緊張氛圍。他們總是“密切”的關注孩子,找出孩子身上出現的缺陷,並帶著“善意”的 建議召開家長會議。煞費苦心地將往年所有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的中考情況,做詳細的 列表。胸有成竹地 告知家長,孩子哪些階段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如果孩子稍有偏離這個標準,就該敲響警鐘。

說白了:如果不上他們的輔導班,你的孩子就沒有能力和別的孩子競爭。
歷經一年的痛苦,終於可以和小升初說聲“永別”!

似乎所有人,都在用批判的眼光觀察著我們的孩子。當然,如果他們有更多的愛心和耐心的話,這未嘗不是件好事。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小升初的家長,一定是焦慮。

【擺脫世俗的思維,走適合孩子的路】

(1)學校的教育,分數就是唯一標準。

為了更好的比較學生的優劣,學校必須通過考試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的孩子只是為了考試在學習。教育提供給孩子,毫無營養的“快餐知識”,孩子必須囫圇吞棗地嚥下去。孩子除了學習就是考試。

沒有人關視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沒有人在意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

小升初就是一味地挖掘孩子在學習上的天賦,我們的教育,巴不得所有的學生都是學習的天才。卻忘記了,他們畢竟只是孩子而已。如今的教育,更像經營企業一樣去經營學校。又會造成什麼局面呢?

為了爭奪優秀的學生,實現較高的升學率,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學校之間進行激勵的競爭。同時逼迫著,學生之間進行著殘酷的比拼。

老師也陷入重重壓力之中,他們緊張不安,想方設法讓學生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毫無顧忌地讓學生死記硬背,因為只有學生成績好,他們的薪水和待遇也會升高。老師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只能佈置內容空洞,讓學生不堪重負的作業。
歷經一年的痛苦,終於可以和小升初說聲“永別”!

學生同樣變得緊張不安,他們總是擔心自己的考試成績比不上其他學校的學生。不得不花較長的時間,在校外進行輔導。除了分數,我們對其他任何東西都不再感興趣。這對考試沒有任何好處!

小升初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學習不是為了生活,而是為了應付考試!

我想大聲吶喊:見鬼去吧,分數!見鬼去吧,名校!見鬼去吧,這些始作俑者!我希望通過學習,能使孩子體會到真善美。而不是,把孩子推向痛苦的深淵。

【願所有的父母和孩子坦然面對小升初】

教育資源的不平衡,給我們帶來的危機感,使得家長盲目的想讓孩子提前做好準備,以應對未來變化。而未來是什麼樣子,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這種做法是否正確?孩子為此付出怎樣代價?無人問津。

犧牲孩子的快樂,讓他們盲目追求最好的成績,而

丟失了感受生活美好的心靈,您真的願意這樣嗎?像擠壓檸檬一樣壓榨孩子的童年,小小年紀就讓他們揹負沉重的包袱,您真的忍心這樣做嗎?孩子尚未成人, 從小就要面對殘酷的競爭,您覺得這有意義嗎?
歷經一年的痛苦,終於可以和小升初說聲“永別”!

然而,大多數的父母,不可回必的問題:對孩子提出很高的要求,是為了證明我們自己。看吧,我有多麼優秀的孩子!

我是一個多麼出色的母親,一個多麼偉大的父親。作為父母,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孩子必須獲得成功,他的成功是屬於我們的,證明了我們是“好父母”,因為我們能從中獲得社會和他人的認可。

為什麼父母不能放開手,讓孩子安安靜靜地成長?讓他們不被我們瘋狂的意願所打擾,而我們成人的願望,是否就是孩子的自身的需求呢?

難道,唯有名校才能成就孩子的將來嗎?難道,沒能考上好的中學,我們的孩子就沒有希望了嗎?難道,非得讓孩子在學習上,爭個你死我活,才是教育的真諦嗎?

是誰,將我們的孩子一步步逼上絕路?是誰,將小升初變成了一場殘酷的戰爭!是誰,無情地剝奪孩子享有快樂童年的權利!
歷經一年的痛苦,終於可以和小升初說聲“永別”!

我是2018年小升初的一名普通家長,但願我所經歷過的煎熬和痛苦,不會發生在您的身上如法炮製。小升初,終於可以和你道聲永別了!我永遠都不想回憶起,你那張面目猙獰的臉,我要狠狠把你忘掉!

感謝您的閱讀,看了我的文章,不知道您有何感想,歡迎加入討論,為孩子快樂的童年,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