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論」新時代多黨合作:展現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的中國氣派

「新论」新时代多党合作:展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中国气派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產物。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是新型政黨制度的基礎,新型政黨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的實踐發展。新型政黨制度能夠真實廣泛持久地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的根本利益,能夠緊密團結各政黨為著共同目標奮鬥,具有獨特的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

新型政黨制度畫出最大同心圓

《共產黨宣言》中提出:“共產黨人到處都努力爭取全世界民主政黨之間的團結和協調。”馬克思提出“工人無祖國”以及無產階級必須聯合起來,都是為了形成合力。“無論歷史的結局如何,人們總是通過每一個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覺預期的目的來創造他們的歷史,而這許多按不同方向活動的願望及其對外部世界的各種各樣作用的合力,就是歷史。”合力就是社會內部具有共同各要素相互聯繫、作用的結果,具有很強的組織計劃性、目標性,以及高度自覺性和創造性的社會活動力量。團結就是力量,無產階級要解放全人類,就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中國共產黨逐步發展壯大成執政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贏得了包括各民主黨派在內的廣泛的人民群體的支持。這種創造性的團結協調發展成了中國特有的法寶——統一戰線。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黨始終把統一戰線和統戰工作擺在全黨工作的重要位置,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黨和人民事業的不斷髮展營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70多年的多黨合作實踐證明,把大多數人團結在共產黨周圍,結成包括民主黨派在內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強大力量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同國家的政黨應該增進互信、加強溝通、密切協作,探索在新型國際關係的基礎上建立求同存異、相互尊重、互學互鑑的新型政黨關係,搭建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國際政黨交流合作網絡,匯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一直以來就是如此,為了廣大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奮鬥,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對團結各民主黨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了多黨合作更廣泛的空間。目標越偉大,使命就越艱鉅,就越需要所有人擰成一股繩去幹事創業。這就要求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履職盡責,把各階層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把全社會全民族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出來,找出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新時代多黨合作要有新氣象

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指出在與其他政黨合作時要堅持領導權,“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共產黨自始至終代表絕大多人的利益,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並且“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餘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於他們瞭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堅持無產階級政黨在合作中的領導權,保證了合作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眾所周知,西方的多黨制是資本主義互相傾軋的競爭狀態所決定的,它們誰也不代表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使它們每個國家的力量不可能完全集中起來,很大一部分力量互相牽制和抵消。這種弊端越來越凸顯。中國的民主黨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種新型政黨制度,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弊端;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囿於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指出,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就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有益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民主黨派就是中國共產黨的親密友黨,同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通力合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不忘多黨合作創立的初心,自覺維護中共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時代有新要求,思想共識有新提高,履職盡責有新作為,參政黨有新面貌,使多黨合作呈現出新氣象,共同把中國的事情辦好。

(本文作者:駱小平,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維,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