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70歲老人和50歲女人,告訴你初婚和二婚的區別,既現實又殘忍

老秦不到60的時候喪偶,跟配偶一起生活了30多年,在她患病撒手人寰的時候,以往的甜蜜也好爭吵也罷都成為了回憶。剛喪偶的時候,老秦一個人鬱鬱寡歡,覺得生活一下子就了無生趣了,連班也不上了,為此差點丟掉了鐵飯碗。

還好平日裡他在單位積威猶在,也沒人敢擺弄他,最後自己申請了內退。

老秦喪偶兩年後,在一次廣場表演時,認識了當時40剛冒頭的張賢英,女追男隔層紗,張賢英主動上門給老秦洗衣拖地,一而再,再而三,最後兩人也就在一起了。

從兩人在一起開始算起,到現在在一起已經10多年了,回想起倆人一起走過的十年,老秦和張賢英各有感觸。

一個70歲老人和50歲女人,告訴你初婚和二婚的區別,既現實又殘忍

在老秦看來,半路夫妻終究比不上原配,其原因有四:

第一,心有芥蒂。無論張賢英做什麼,老秦總會那她跟前妻比較,發現太多太多的地方不如前妻。比如,前妻幾乎每天都收拾屋子,只要屋子裡有一點髒東西,就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非得把它收拾完才上床睡覺,就連衛生間的地磚縫,都拿牙刷一條一條地刷乾淨,而現在妻子平均三天才能收拾一次屋子,而且每次都是實在髒的看不下去了才動手收拾一下,對此老秦心裡總是有些芥蒂。

第二,各懷心思。結婚前,張賢英跟老秦講條件,結婚後家裡的所有支出都由老秦負責,張賢英自己打工賺的錢自己存起來,不參與家庭分配。剛開始,老秦覺得沒什麼,時間久了,就覺得這家沒個家味,兩人算的太清楚了,以至於老秦覺得是自己花錢僱了個女人在家陪他。

第三,不把自己當家里人。張賢英離婚前有個女兒,不過沒跟她被法院判給前夫,可畢竟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心裡總是有些牽掛,隔三差五地邀請女兒來家做客。前夫是個農民,家裡條件不好,每次張賢英都在家裡張羅一桌子好吃的,然後叫女兒來吃。可老秦覺得她對自己的女兒卻一般,尤其是女兒結婚生子後,想讓她去此後兩天月子,可張賢英打死都不願意去,對此,惹得原本對她很熱情的女兒,一下子冷淡了很多。

第四,前妻在世事,老秦心裡既把她當親戚,又把她當做是能與自己相守一生、生同衾死同穴的至愛,而後來續絃的這位,卻無法做到這一步,別看現在大家搭夥過日子,死後還是得分道揚鑣。

一個70歲老人和50歲女人,告訴你初婚和二婚的區別,既現實又殘忍

可在張賢英看來,這十年的婚姻可圈可點,唯一讓她滿意的是比前一段婚姻要強上不少,起碼現在的老公不會家暴。但也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

對方始終沒把自己完全當做家人。兩人一起過了十年了,可連一張結婚證也沒扯,每次談起這事,老秦都諸多託辭,其實張賢英明白,老秦是怕自己百年以後,張賢英跟自己的女兒爭奪家產。繼女十年之中始終沒叫自己一聲“媽”,從始至終都是以“阿姨”稱呼她,搞得她直覺得自己就好像是他家的一個阿姨。

當初願意跟他在一起過日子,也是看上他有房子有退休工資,以至於能讓來自農村的她有個容身之地,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她的要求自然也就多了,這樣一來,兩人不可避免地就產生了矛盾。

一個70歲老人和50歲女人,告訴你初婚和二婚的區別,既現實又殘忍

現在年近70的老秦腿腳患了風溼,一走動就痠疼,除了朋友約著唱歌外,其餘時間基本都呆在家裡或看電視或玩電腦,而張賢英每天下班回來,吃完飯就出去找街坊鄰居打牌了,把老秦自己丟在了家中。老秦的女兒看不過眼,跟他念叨幾句,老秦一臉的不以為然。

他說,“這咋能跟你親媽比呢,沒法比,也就是搭夥過個日子,你也不能對人家抱太大的希望,有太多的要求。吃飯的時候有人陪著,睡覺的時候有人說說話,就這麼回事,不定哪天大家就散夥了!”

老秦女兒聽在耳中,心裡卻覺得這也太現實了,也太無情了點。

圖文無關,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