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7月10日,

被譽為 “中國百校之父

”的田家炳博士辭世,

享年99歲。

這則訃告在當日下午得到廣泛傳播後,

多地田家炳中學接連表示哀悼。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或許你還不知道田家炳是誰,

因為他沒有獲封首善的桂冠,

也不是捐款數額最多的慈善家,

更沒有喊過“裸捐”的口號,

但若論誰對慈善事業最純粹、最無私,

田家炳先生若稱自己第二,

恐無人敢稱自己第一。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曾經,他為了教育事業,

不僅“賣屋助學”,

甚至還“貸款捐校”,

他書寫了中國教育史上,

一個無人超越的慈善奇蹟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

田家炳先生已在全國範圍內,

捐助了93所大學、166所中學、41所小學、19所專業學校及幼兒園、還有1800多間鄉村學校圖書室。

以“田家炳”命名的學校,

遍及了所有省級行政區。

可誰能想到,

一筆就是幾百萬、幾千萬的田家炳,

在香港,卻過著堪稱清貧的生活。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他沒有自己的私家車,

平時都是乘坐地鐵,走路上下班;

他沒有高檔的生活享受,

一雙鞋穿了十年,

襪子補了又補,

每月生活開支也僅僅是3000元。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在教育上他大筆一揮,

幾百萬的錢說給就給,

可輪到他自己,

除了不鋪張浪費,

甚至連出門住酒店,

他都要自帶肥皂

因為他怕“酒店的肥皂,用不完很浪費。”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就是外出吃飯,

他也只要一杯清水,

捨不得點飲料。

他竟回答:

“全港七百萬人,

若每人少開一罐飲料,

就省下七百萬個罐。”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為此,田家炳常被別人稱為“吝嗇”,

是呀,他就是如此的“小氣”,

小氣到,戴了十幾年的電子錶,

款式都已經舊得不好意思示人了,

還裝在口袋裡,

捨不得換......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我是農村出來的,

又有過艱辛創業的經歷,

很容易體會到每一樣東西都來之不易,

哪怕是一根針、一粒米。

花錢多的時候,

物品浪費的時候,

自己心裡都會很不安。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在他每次捐款前,

都會打招呼,要一切從簡。

哪個地方大魚大肉的招待他,

哪個地方就會失去他的捐款。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他不搞排場,

也不喜歡應酬,

在他80歲大壽時,

很多名流政商要為他慶祝,

可他堅持不擺酒、不辦席。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對於錢財,

田家炳一直認為,

“夠用”就好。

所以,他一直沒有購置專車,

每天都坐地鐵上班,

誰能想到,他的老年時期,

生活上最大的支出,

竟然是房租。

那麼大的一個富豪,

誰不是好幾套豪宅?

但田家炳偏偏不是,

他一直租著房子!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後,

田家炳基金會的收入受到了影響,

以至於捐款的承諾,難以兌現。

可為了讓捐款計劃順利進行,

83歲的田家炳,

竟然將自己居住了38年,

價值過億港元的別墅,

以5600萬港元的價格賤賣掉,

然後把全部的款項,

投向了內地的幾十所學校。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但是他自己,

卻帶著太太,

租用了面積很小的一個公寓樓,

作為新家。

“那時經濟比較糟糕,

但我已答應要給一些機構捐款,

自己住這麼大房子是浪費,

另外賣掉的錢,

還可以資助20多間中學,

這樣才更有價值和意義。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有人問,

這樣子你不心疼嗎,

田家炳卻淡然回答:

“看到一幢幢教學大樓的興建,

聽到萬千學子朗朗悅耳的讀書聲,

不但經濟效益更大,

而且精神上的安慰也好得多。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2005年,田家炳為了提前清付捐款並擴大捐資,

還將13萬平方米、高24層的田氏廣場售出,

獲得款項近3億港幣,

將其全數捐獻給了數十所大學、中學。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因為捐款數目太多,

很多人都給他樹起了“慈善”與“好人”的旗幟。

可田家炳先生卻十分低調,曝光率極低,

內地的多數人只知其名,不知其事。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有一次友人推薦他做全國政協委員,

田家炳一口婉拒:

我不想用錢來換取任何名譽,

只想自己開心、社會有益。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一粥一飯當知來之不易,

這是田家炳終生秉承的格言。

因為他的品德被萬人敬仰,

田家炳獲得過很多的榮譽,

包括香港特區政府授予的最高榮譽表彰——大紫荊勳章,

以及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行星——“田家炳星”。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但他卻從不以德自居,

以功自傲,

更不求回報。

在他鉅額捐資的地方,

包括家鄉廣東省梅州市和大埔縣,

他都沒有投資任何生意。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因為他從不指望,

也從來沒有利用捐款項目,

來換取項目或者利益,

這一方面讓很多

捐款“越捐越富”的企業家,

羞紅了臉。

但有一點卻例外:

他把自己的名字,

冠名到了所有的項目上。

因為,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

讓自己的事蹟被更多人知道,

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一起來做好事。

同時,也是想用這種辦法來激勵自己,

要把教育,把學校辦好。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田家炳一直這樣激勵自己:

如果你的教育做不好,

學校做不好,

把田家炳三個字寫上去,

不但不會榮耀田家炳,

反而會醜化田家炳,

家長就會講,

兒女千萬不要送到田家炳學校讀書,

那田家炳,

就會是個恥辱。”

1919年,16歲的田家炳父親早亡,

他不得已棄學從商,

肩負起了持家重任。

剛成年的他遠赴越南推銷瓷土,

兩年內就成為了越南最大瓷土供應商。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中日戰爭爆發後,

他失去產業,

輾轉印尼謀生。

後來,他將業務重心轉移到香港,

辦成了香港最大的人造革企業。

很多人企業做大了,

開始回報社會,

田家炳先生也是一樣,

只不過他奉獻的不僅是錢,

還有大愛。

1982年,

田家炳創辦了基金會,

專事捐辦慈善公益事業,

基金會的資金來源從不向外籌募,

全都是是田家炳個人的錢。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他一直都在強調:

“中國的希望在教育”,

他的財富 ,

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幾十年來,

他在大陸、香港、臺灣和澳門,

捐資興建了1000多個項目,

捐資數目高達10多億元,

甚至超出了自己80%以上的財產。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我雖然不是最有錢,

但我一直在想盡自己的綿力。

錢財都是身外物。”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什麼是富?

擁有什麼才叫滿足?

對田家炳先生而言,

身家1億和10億在生活享受上沒什麼區別。

重要的是把錢用出意義來。

生活過得不苦,

精神上得到安慰,

這就是他對“幸福”最深刻的理解。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被別人稱“吝嗇”的他,將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修德無私百年樹人,

不求回報高風亮節。

如今,每個地方的田家炳中學,

辦學的設施都是當地最一流的。

也許,我們離開了校園生活,

忘記了書本里面的一段話,

一個公式,一個單詞,

但我們不能忘記,

有一個曾經捐款把自己捐成窮人的富豪

——田家炳。

…………………………

作者:木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文木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