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的功与过

戴笠(1897——1946)字雨农,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毕业于黄埔六期骑兵科。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早年在上海股交所与蒋介石结识,因而深得蒋信任,毕业后任侍从室副官。第二次北伐期间,他自山东潜入敌境,跑遍华北各省,搜集大量情报,为二次北伐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戴笠的功与过

戴笠戎装照

戴笠的功与过

北伐胜利后,蒋背叛革命,开始排除异己,清共,戴笠成为他的马前卒,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甚至国民党内的左派,这期间比较轰动一时的有暗杀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主席杨杏佛,上海《申报》主持人史量才,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二军军长吉鸿昌,民族抗日英雄王亚樵等。

抗战全面爆发后,戴笠小打小闹的情报处扩大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因军衔和资历的限制只能任副局长,但却是实际的掌门人,局长为上将军衔的何耀祖,只不过挂名而已。

抗战期间,戴笠领导下的军统,武装游击队,别动军,忠义救国军,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鼎盛时期计,潜在和实际人数有32万之多,这些人长期战斗在敌人心脏,舍生忘死,前赴后继,谱写了一出出中华儿女抗击外敌的慷慨悲歌,他们有的因刺探敌情而被捕杀,有的因游击而临阵阵亡,有的因深入虎穴泄密而遇害,有的因刺杀敌酋失手而遇害,有的因谋炸与敌同归于尽,有的因被捕义不事敌而被害,有的因自知难免于难而自杀,或饮弹,或撞墙,或跳楼。军统先烈的鲜血洒遍神州大地,但其浩然正气,光耀千秋,永垂丹青。他们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铭记。整个抗战期间,军统仅登记在册的特工人员就牺牲1,8万余人,由于特工的隐秘性,那些没建档的还不包括在内,加上外围的武装人员共牺牲了4,5万余人。正是这些英雄宝贵的生命换来了辉煌的战绩,据统计,整个抗战期间,戴笠领导下的军统共搜集日军情报达百万件,制裁暗杀日伪人员近2万,以及各种破坏,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有力地策应了正面战场的作战,牵制了日寇的进攻。比较著名的有刺杀汉奸陈箓,张敬尧,张啸林,傅筱庵,周凤岐,诱杀逃跑将军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以及与韩复渠同谋通敌的四川军阀刘湘。为不连累居民,绞尽脑汁,当街刺杀日本天皇特使高月保男爵。多次策划刺杀汉奸头子汪精卫,有力震慑了甘当汉奸的走狗,提振了士气,鼓舞了人心。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12月初,军统提前破译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绝密情报,但美国认为这是中国挑拨美日关系,试图把美国拉下战争泥潭的阴谋而未与采信,事后罗斯福提出要亲自接见戴笠,自此中美的情报合作日益紧密,为抗战最终的胜利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1946年3月17日中午,戴笠乘坐的222专机从青岛沧口机场起飞前往南京。但因南京上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不得已转飞上海,但这时上海的天气也不适合飞机降落,只能改飞徐州降落,途中在南京西郊江宁的岱山失事遇难。因当时国内局势的变化,军统面临裁撤,戴笠为自己的前途考虑,可能去青岛与美方沟通,谋求在国民政府内任海军司令,因美海军中校梅乐斯曾与戴笠共事,也与美海军部长诺克斯有交情,但当时也并没有见到预约的美国客人,于是拟返回南京。

1946年4月1日,军统在重庆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蒋介石亲自到会主祭,并在讲话中留下了眼泪。,6月11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认戴笠为陆军中将。 1946年6月12日,在移灵暨公祭典礼上,蒋介石亲自护送戴笠灵柩到灵谷寺志公殿,并亲读长篇祭文。之后全国各地相继举行公祭。借用著名学者,作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章士钊先生的挽联来评说戴笠的一生最为客观;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好坏留待后人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