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转凡为圣,则非把这十八界法勘破不可

禅宗有句话:“灼然常见面,相逢不相识”。

其意就是指:凡夫对时时在六根门头放光的性,竟然毫不相识。

天天用它见物,却执着在物境上转,分别“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欲转凡为圣,则非把这十八界法勘破不可


而不知这能见的是什么?!犹如只认影子,而不识镜光一样。

光阴似箭,纵然长寿到一百多岁,也不过是转眼间事。

天界虽比人间寿命长得多,但对死也无法逃避。

生时眼根虽能见物,死后眼睛还在,却效用尽失。

所能长住不灭者,唯有“见性”——能见的性。

人的大患就在于愚昧无知,眼一见相,就被此相所钩牵而昧却“见性”,昏然不觉地造业受报。

殊不知能见物的不是眼而是性,眼只不过是性所使用的工具。

犹如电灯之所以能发光,动力是电,而不是电灯泡。

欲转凡为圣,则非把这十八界法勘破不可


倘若能够彻悟这个能见的性,且识其本体是空相,则当下妄念顿除,明心见性,即刻解脱。

凡圣之别,全在于认识自己本性与否。见性如此,其余的闻性、嗅性、尝性、觉性、知性亦莫不如是。

《楞严经》曰:“一根既返源,六根咸解脱。”由眼根的论述,便可以推知其余了。  

佛告诫我们:“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就是让我们明白一切有形有相、有作有为的东西皆是幻影,都是空相而不可得。

教我们醒悟,不要着相,一切放下,即可恢复我们本来清净无染的自性光明。

欲转凡为圣,则非把这十八界法勘破不可。

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法法俱通,一切大乘经的玄义无不迎刃而解了。

欲转凡为圣,则非把这十八界法勘破不可


我们现在学佛,既已明白了这个重要的道理,就应迅速下手修持,学以致用。学而不行,等于没有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