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今年到农村,农村如何把握迟来的机遇?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农村,农村如何把握迟来的机遇?

本文阅读价值: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建设重心一直聚集在城市,从80年代的农业反哺工业到城市化发展,从发展沿海城市到发展中西部城市,从新型城镇化到新型小城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现在的乡村振兴战略。风水轮流转,今年到农村,农村经历了40年的迷失之后,终于迎来了全新的契机,如何把握迟来的机遇,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我们面临的全新命题,本文从中国农业的具体实践出发,结合世界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一些发展思路,供广大农村人群参考。

一、互联网为农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产品的销售,对于普通农民大众而言,最根本、最现实、最渴望的需求,无非是将农产品卖得掉、卖得快、卖出好价钱,而互联网电商正是时代赋予给农民的非常理想的销售平台。

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做好农产品电商,就成为了信息时代摆在农民面前的首要命题。

具体来说,这一命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营销效率:农产品借助互联网的数据营销精准触达城市的餐桌,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营销效率;②品牌溢价:不但能卖出去,还能卖出好价钱,就要善于品牌运作,就需要挖掘农产品的唯一性、权威性、排它性,对农产品的品类、原产地、生长环境、储运环境、质量口感进行挖掘、改进。

以阿里巴巴的“村淘”为代表的农产品电商,正走在布局的路上,有先见之明的农民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农产品电商合作,抢占先机,在信息时代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工业化为农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早在建国之初,我国就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其中就包括:农业现代化。只是国家的战略重心向城市化与工业化倾斜,农业现代化一直停留在口号,迟迟没有发展。

随着农业人口大量向城市涌入,农村呈现出人口空心化的现象,农村资源大量闲置,农业人口与劳动力大量减少,时代迫切需要发展农业现代化,来填补农业发展的空缺。

创新发展农业机械,用机器替代体力,一来填补农业劳动力的不足,二来将农民从人耕手做式的繁重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用更快、更好、更高效的农业机械来替代落后的体力劳动,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全新命题。

中国农村现在的发展阶段,相当于美国农业产业化的早期,通过农地的整理、整合,农村将会呈现一大批现代化农场,大片土地连成一片,农业机械驰骋其间,现代化的农民不再人耕手做,而是变成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驾驶员,轻松地驾驶农业机械驰骋于麦田。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农村,农村如何把握迟来的机遇?

三、人工智能时代为农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人工智能也将如同互联网那样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农业呢?

如果说工业时代替代了人的体力,那么人工智能时代替代的则是人的脑力,人工智能在农业机械替代体力的前提下,将会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如果工业时代的农业机械还需要人来驾驶,那么人工智能时代的农民则可以坐在空调房里,盯着电脑屏幕,看着无人驾驶的农业机械在田间地头劳作。

农业技术、经验可以通过数据输入电脑进行深度学习训练,机器做的不但比人类快,而且质量更好,人类将会彻底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

这样美好的农业蓝图并非想像,而是正在欧美韩日这些农业现代化国家成为现实,未来的中国也必将会走上智能农业的发展道路。

四、城市化为农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城市化正在进入后期,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6000万套住房的空置,这意味着按四口之家计算,中国的城市还可以容纳2.4亿人,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

城市发展得差不多了,农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城市化的红利必然会波及到农村。

农村土地改革正在激活沉睡的土地资本,相关政策陆续出台:2015年中央1号文件: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被长期压抑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农村产权,让农村“沉睡的资本”得以“活”起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农村土地改革,33个试点县、市正在行动。

发改规划〔2016〕212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各省市也陆续出台了各省的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临近城市的农村,依托特色资源发展新型小城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活在小城镇的幸福指数其实比大城市要高,阳光、空气、水、宁静,才是未来社会的稀缺资源。

城市化的红利波及农村,最重要的是农村土地改革,这意味着农村土地慢慢承担起城市土地建设的功能,事实上2017年 8月,国土资源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已经印发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农村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农村与城市的界限正在模糊,这种模糊为农村带来了很多类城市化的发展机遇,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将会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旅游时代、汽车时代为农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随着旅游时代的来临,农村的乡土人文、景观资源,吸引着都市人群络绎不绝地前往,汽车时代的来临更是推波助澜了这波浪潮。

近郊的农村承接城市化的红利,远郊的农村则迎来了乡村旅游浪潮,乡村旅游成为了这个时代一道靓丽的城乡风景。

小的农户打造农家乐,有条件的农村组织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景区,正在中华大地如火如涂蔓延。

一、三产业互动,如何塑造乡村旅游形象、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挖掘乡土气息的人文风情、运作特色农产品品牌,成为这个时期农业人群重点思考的命题。

在这方面,国际上的发展经验有着诸多供我们借鉴之处:英国的乡村艺术、日本的创意农业、美国的现代农业、台湾的生态农业等等。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农村,农村如何把握迟来的机遇?

综上所述,农村发展的全新时期正向我们走来,上攻伐谋,天时为上,我们的老祖先很早就知道,人能做成事,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了历史性机遇,做得巧不如做得早,所以,广大的农民朋友们,立刻行动起来,抓住这一轮属于自己的机遇,创造农业的财富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