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真的沒看出嗎?

大風起兮雲飛揚y


空城計是司馬懿和諸葛軍事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儘管歷史上確有利用空城計嚇退敵兵的實際戰例,但是歷史典籍《三國志》中並沒有諸葛亮使用空城計的記載。

在《演義》中,司馬懿看穿了諸葛軍師,唐國強在講座中分析過,司馬懿的理想是奪天下,奪權,諸葛亮的理想是追求人格的完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兩人理想的不同,導致所做出的決定不同。當時的背景是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辛辛苦苦建立的北伐防線全部瓦解,司馬懿率十幾萬大軍兵臨城下,既然是敗兵,又能有多少實力?完全可以派人進城打探虛實,又或者既然可以看到諸葛亮在城樓彈琴,也可以先殺死諸葛。而且兒子司馬昭也提出可以一舉殲滅的觀點,反而被訓斥魯莽。至於司馬懿全軍撤退,是因為他寧可養虎為患,也不能斷送退路,他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當時司馬懿在曹操統治期間並未得到重用,且沒有兵權,在曹魏唯一的價值就是可以與諸葛亮對抗,如果諸葛亮死了,以曹操的多疑,會殺死會危及自己君主地位的司馬懿!

所以利用空城計,既可以找到合理的撤兵理由,也可以體現諸葛軍師的高明,讓曹操更加器重和倚仗自己。等待更好的時機實現最終的理想。而且《空城計》中“懿笑而不信”, 我認為並不是看穿了諸葛亮要引誘他進城,然後八面埋伏,突然襲擊的計策,得意地笑,而是笑諸葛現在的狼狽,和自己看透空城計的,配合他計策略勝一籌的笑。

春秋史社,悟空問答最專業的歷史領域專家,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請關注“春秋史社”,有問題歡迎留言。


春秋史社


《三國演義》它是一本文學作品,其人物塑造和歷史事件的描述,都做了藝術加工,而形式了歷史上的不朽之作。

但這部經典之作,不免得要有一些瑕疵,就空城計這一段,與草船借箭一樣,在歷史上廣泛流傳,成為諸葛亮的經典之作。但是也有一些愛直羅鍋的人,以人文常理為由,說這不符合常理,並舉以簡單的例子,派 一小股部隊衝進城內,以探虛實.。

我想就這一點任何人都能做到,唯有老奸巨滑的司馬懿,就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撤走了幾十萬大軍,放走了諸葛亮。

我想這並不是作者的瑕疵,而是作者的妙筆之處, 諸葛亮在這部小說裡,被描寫成了大智大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心理學有很有研究,能夠直接看穿對手的內心想法,和他的屬性。

大家都知道,司馬懿大兵壓境的時候,諸葛亮所有的人馬,都被他派出了公差,只剩下少量的老弱兵卒,和一個章管糧草的軍官。

無奈,諸葛亮只好違背常理,冒著 只有百分之一希望的風險,唱起了空城計。

諸葛亮,他的心理學非常的強,如果要是換做像張飛這樣二虎吧唧的人攻城,這諸葛亮恐怕早就抱著千分之一的希望,棄城逃走了,因為不走腦子的張飛見城門洞開,肯定是要衝進去的。

而換做其他人恐怕也要猜疑一番,先扔一塊石頭,探聽虛實然後再進兵,對於這樣的人,賈葛亮也不敢使空城計。

唯獨那個在諸葛亮面前吃盡了苦頭的司馬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本來就生性多疑,此時更加小心翼翼,生怕諸葛亮在以違反常理的方式,打他個落花流水,書中描繪的是,在此時司馬懿在諸葛亮的琴聲中聽出,靜如流水,動如擂鼓,卻殺機重重,由表面看出來,諸葛亮的內心想法。

至於試探性的攻城,他連想都沒想便後撤了20裡,讓諸葛亮僥倖地逃脫。

至於有的說這是司馬怡故意放走了諸葛亮,是想以後接著有事兒幹,那是不成立的, 這司馬懿為老曹家打工也是實心實意盡職盡責的,否則早就被炒了魷魚。如果按照現在的人的心理分析,打工的人靠糊弄主人混日子賺錢,那老曹家的天下,早就是諸葛亮的了。


趙志軍001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真的看不出空城計?放過諸葛亮,等於救了自己

司馬懿是何許人也,三國最大的贏家,一個老謀深算的老狐狸,曾經曹操對司馬懿說過這樣的話,仲達啊,你知道這人的腳為什麼比臉白嗎?因為他老藏著,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其實曹操心裡是非常秦楚司馬懿這個人,所以生前一直為重用司馬懿,曹操也是很糾結的,要不要殺了他呢?殺了他誰來對付諸葛亮呢?

所以,當街亭失守,諸葛亮擺出空城計的時候,司馬懿心裡也是非常的明白,這是座空城,為什麼這麼說呢?即便是有伏兵,我20萬大軍,我先派個先鋒殺進去,結果自然揭曉,但是,為什麼沒有呢,沉思一番就撤軍呢?

因為司馬懿明白,如果他此刻衝進去,把諸葛亮活捉了,那麼諸葛亮一死,他自己也活不久了,要你沒啥用了,殺!細心的朋友就會發現,諸葛亮最後說了一句話,知我者仲達也,說明諸葛亮是在用琴音傳播,你進來啊,你殺了我,你也玩完。真是一對默契 的基友啊。

科普:

郭衝,生平事蹟、籍貫不詳。是諸葛亮的一個鐵桿粉絲。真正讓郭衝有名的,就是他提出來的諸葛亮五事。

第一事,刑法問題。第二事,剌客問題。【第三事,空城計】。第四事,孔明拒賀。第五事:大信。裴松之在給三國志補註解的時候,引用了郭衝所說的五事,並一一舉例反駁。證明了郭衝所說五事存有諸多漏洞,不可信。

雖然陳壽、孫盛、習鑿齒等史家都贊同裴松之的觀點,認為郭衝所說漏洞百出,不足為信。但是郭衝五事還是流傳了下來。

直到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這本小說出爐,空城計等等才被百姓熟知。


鏡頭裡青春


空城計是《三國演義》的精彩大戲,至今依然為人們津津樂道。那麼,歷史上真的有空城計嗎?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真的沒看出來嗎?

首先,空城計是有的。兵者,詭道也!帶兵打仗,除了武器裝備外,主將的戰略戰術謀劃同樣重要,在敵我兵力裝備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戰略戰術謀劃得當者勝。

戰略戰術是什麼?其實就是主將之間的心理戰,空城計就是心理戰的一種。兵家講究,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這是一個很基礎的理論,很多主將都知道,如果將這種心理反向利用一下,就演變成了空城計。

空城計針對的就這種自作聰明的人使用的。

那麼,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真的沒看出來嗎?

其實,不然。在《三國演義》諸葛亮的空城計,準確來說算不得空城計,應該說是諸葛亮與司馬懿的一次完美配合。

一般的空城計,是利用敵主將擔心城內有伏兵,從而不敢貿然進攻的心理。但司馬懿當時的情況可不一樣。司馬懿掌兵已久,曹魏高層已經產生了動他的念頭,只是礙於諸葛亮這個拼命三郎只有司馬懿能克,不得已才留住他的。

如果諸葛亮沒了,天下便沒有能和曹魏抗衡的人了,他司馬懿的利用價值也就到頭了。

諸葛亮的空城計,則是明明白白的告訴司馬懿,我諸葛亮就在這裡,有種你就來抓老子。你要是把我抓了,你老小子也不會落什麼好!

以司馬懿的聰明才智,怎麼可能看不穿諸葛亮城內沒有伏兵呢?而且就當是那個情況,諸葛亮已無退路,虛虛實實,如果按司馬昭所說,只要派小股部隊,試一試便知虛實了。

但試過之後又如何了?把諸葛亮抓了,自己也會陪葬。這就是司馬懿的厲害之處,別人只看到了眼前,他不光看到眼前,還看到了遠方。

因此,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不光看出來了,而且是在和諸葛亮進行默契的配合,共同演了一出空城計。觀眾是曹魏。


雷場貓子


司馬懿活捉諸葛亮後,得意地說:“我就喜歡邊彈邊唱,來!拿琴給孔明……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一出“空城計”把諸葛孔明幾乎推上神壇。當時是諸葛亮一出祁山,可惜錯用了一個志大才疏的馬謖,結果街亭失守,諸葛亮只能下令全軍扯呼。

當諸葛亮把帳下大將都派發出去之後,他帶著五千人來到一個叫西城的地方搬運糧草。(這就寫得蹊蹺,主帥需要親自去搬運糧草扛麻袋嗎?)

結果就出事了不是?司馬懿忽然神兵天降,帶十五萬大軍望西城蜂擁而來!此時,諸葛亮身邊一個大將也沒有,五千軍兵也又分出一半去運糧了。

諸葛亮於是登上城樓,以正宗餘派唱腔唱道:(西皮二六)“我正在城樓觀山景,(他是藉著公差到西城旅遊的?)耳聽得人馬亂紛紛。旌旗招展空翻影,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我諸葛在敵樓把駕等,等候了司馬你到此咱們談吶、談、談談心。左右琴童人兩個,我又無有埋伏又無有兵。到此我並無別的敬,早備下羊羔美酒我犒賞你眾三軍,你不必胡思的亂想心不定,你就來、來、來、請上城來聽我撫琴。”

然後呢?傻兮兮的司馬懿看見諸葛亮坐在城樓上悠閒地彈琴,他聽了聽,嗯……琴聲不亂,素來用兵謹慎的諸葛村夫必有伏兵,於是他就鬼使神差地退兵了!

要說羅貫中純屬杜撰,也有點冤枉他。《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有“注”引用的《郭衝三事》中有此記載。但裴松之只是那麼聊記備存,他也認為這事太荒唐離譜。

因為諸葛亮“一出祁山”的時候,身為荊州都督的司馬懿還駐紮在宛城,他怎麼可能破空穿越而來?當時指揮魏軍的是曹真好不好?

更何況,小小的西城彈丸之地,不用說奸得像鬼一樣的司馬懿,就是一個解放軍連長也能判斷,縱使你諸葛亮有埋伏,我先扎住陣腳,再派少量人馬進去試探一下,不過分吧?你能突然冒出幾十萬大軍把我這十五萬人馬一口吞了?

哈哈!要真是那樣,諸葛亮真得備下“羊羔美酒我犒賞你眾三軍”了。司馬懿活捉諸葛亮後,得意地說:“我就喜歡邊彈邊唱,來,拿琴給孔明,再給來段《空城計》!”

要說真被逼得走投無路不得不玩“空城計”的人,也真有一個,據說是那個尷尬的白臉曹操,他當時和呂布正打得不可開交。

那天曹操派兵出城去搶糧食的幹活,想不到呂布突然帶一隊騎兵開了過來,曹操當時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情急之下玩個大撒把,他讓人索性把城門大開,給呂布布了一個疑陣。

呂布還真就起了疑心,他發現城旁有樹林,深不可測,必然有詐。呂布心想:靠!想騙老子上當沒那麼容易!於是他驕傲地撤軍走了。

要我說,這個易中天版的“空城計”也不靠譜,呂布就不敢派幾個偵察兵進林子裡看看?再說曹操要有這神來之筆,還不得讓陳壽給吹破天?

那“空城計”真是空穴來風嗎?非也。在三國時候,有一個人玩過真實版“空城計”。

此人叫文聘,原為劉表部將,降曹後任江夏太守,據《魏略》所記:孫權親率幾萬人突襲江夏石陽,文聘當時的手下軍兵都派出去了,聽到敵人到來,倉促間他只能活馬當死馬醫,就上演了一出“空城計”。

想不到孫權還真就上當了,他覺得文聘也是足智多謀的名將,“今我至而不動,此不有密圖,必當有外救。”結果未敢進攻,乃撤兵而去。

後來,曹操帶司馬懿約孫權看戲,點了一出《空城計》,諸葛亮唱得很得意,曹操和司馬懿哈哈大笑,只有孫權的臉綠了……


寧哥說歷史


諸葛亮的空城計在小說《三國演義》裡面,簡直就是諸葛亮的“神一般的經典”。諸葛亮的冷靜,膽量,智慧和瀟灑表現的淋漓盡致。看過這一段的人無不“拍案叫絕”。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簡直是帥極了!

反觀司馬懿,就是一個多疑的,膽怯的,猶豫的“小丑”。聽了一段諸葛亮的小曲,竟然“落荒而逃”!

但是,潑一下冷水。

這個“空城計”應該是個作者的敗筆,是毫無道理的給諸葛亮臉上貼金。喜歡諸葛亮也不能太過分。

有一種說法,就是諸葛亮和司馬懿唱了一出雙簧。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就是採納的這個觀點。

司馬懿如果真的殺進城去,諸葛亮就是案板上的肉,司馬懿很清楚,作為魏國大患的諸葛亮不存在了,作為諸葛亮的對手的司馬懿也就危險了。

於是各取所需,司馬懿裝個糊塗,諸葛亮撿個便宜。

就這個空城計本身,在那個背景條件下,實在是不能稱作妙計,也不能稱之為險計,因為在司馬懿十五萬大軍面前,即使有點埋伏,以司馬懿的聰明,最多兩次試探,諸葛亮就會“癱在城樓觀山景”了。

看破不說破,司馬懿更加高明一些,假如空城計這個段子存在的話。


步武堂


我認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看出來了,一種是沒有看出來。

第一、看出來了

  • 如果所司馬懿看出來,直到後來司馬懿問附近村子諸葛亮的營裡有多少兵,都一直是在演戲,演給誰看?演給曹家的人看,因為如果司馬懿不演戲,那麼曹家的人肯定知道司馬懿是故意放走諸葛亮的,那麼司馬懿離死也不遠了,所以司馬懿必須要演,不演都不行。至於司馬懿放走諸葛亮,那也是司馬懿懂得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司馬懿得放走諸葛亮,如果說司馬懿沒有放走諸葛亮,那麼司馬懿在以後或許都沒有用武之地了。



第二、司馬懿沒有看出來

  • 如果司馬懿沒有看出來,其實這個更說的通順,比較符合三國演義中的思想的,三國演義一直都是褒劉貶曹的思想,並且對於劉備手下的人也是這樣,大家對劉備手下的人更加熟悉一些吧?這是為什麼?是因為作者初衷就是褒劉貶曹,所以作者寫的更多的可能性,必須是司馬懿沒有看出來。如果說作者要表現的司馬懿更厲害,那麼也許作者就不會把諸葛亮描寫的這麼厲害。並且在原著中,司馬懿一直在想,諸葛亮的營地裡到底有人沒有,而且還問了附近的居民孔明營地中有都少人,居民說只有2千多人。隨即,司馬懿說我不如諸葛亮啊。



其實現在各種依據也都是假設而已,只是這兩種說法都能說得通,不管是小說還是真實的歷史,我們都沒有辦法百分之百斷定司馬懿當時看出來了沒有,不過根據原著中的思想,和寫法,我認為作者本來想表達的就是司馬懿沒有看出來,幾率 大概有80%左右

(你們呢?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下你們的看法,喜歡三國的別忘了右上角點擊關注哦,感謝您的閱讀給我帶來了莫大的動力。)


談名著


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中,演繹出家喻戶曉的空城計

諸葛亮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 人,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請得諸葛亮答應出山,在劉備諸葛亮談論天下時,諸葛亮舉例論證,把天下各個門派的實力現狀分析的琳琳瀝至,使劉備佩服的五體投地。留下了讓人讚歎的(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

)美譽。

司馬懿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頂級的政治家軍事家

在三國演義裡,空城計實際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故事,就演義中而描述的《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中,司馬懿肯定沒看出是空城,因為在司馬懿的眼裡,當時天下能讓他看入眼的只有諸葛亮。如果看出了,他不會放過這樣一個除去諸葛亮的好機會的,後知道

諸葛亮確實沒有什麼大將,兵馬在身邊,仰天長嘆道,吾不如孔明也。後在差一點讓諸葛亮燒死。所以司馬懿是沒看出是空城計的。


金多多賊蓋


空城計可以說是諸葛亮一生中最迫於無奈的計謀了,司馬懿號稱冢虎難道真的會看不出來嗎?答案是否定的,那他為什麼不進城活捉諸葛亮呢!我想當時他的心情也是無比複雜的!!!


活捉諸葛亮就可以名震天下,在當時諸葛亮的名氣可謂是如日中天,作為蜀漢的支柱,三分天下的奠定者,興復漢室的希望,可以說如果司馬懿抓住了他,必定可以名留青史,但他不得不為自己家族的後世考慮,


若諸葛亮身死,則蜀漢必然會走上末路,而司馬懿又怎會不懂得鳥盡弓藏的道理,而他司馬懿又是最被魏帝猜忌的人,無論是曹丕還是曹睿都視他為唯一一個可以威脅到曹魏政權的人,但都迫於外患,而不得不任用他,破開空城則曹魏外患盡去,剩下的就只有內憂了,這麼看來司馬懿無疑回事第一個會被魏帝除掉的人。

敗走空城這無疑會被天下人恥笑,但這和家族的存亡比起來孰輕孰重他還是分得清的!



歷史不堪入目


關於諸葛亮的空城計,作為一個喜愛三國的人,我想說點個人觀點。

我覺得司馬懿他看出來了。

諸葛亮和司馬懿二人,爭鬥已久,兩人對彼此可以說是非常瞭解和熟悉的了。他們知道彼此的愛好、特長、為人、處事及用兵之道。

空城計,諸葛亮確實是在無奈之下的鋌而走險,他也是在充分了解對手的情況下,想出這一招的。當然,空城計的成功上演,跟諸葛亮久經沙場,坐觀不亂,超強的心理素質和極高的彈琴造詣是分不開的。

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卻在於對手——司馬懿。

有人演戲就得有人看戲,有人說謊就得有人相信,有人下套就得有人去鑽。司馬懿和諸葛亮就正好是這樣兩個人。

司馬懿的確是疑心很重之人,但是,他也絕非等閒之輩。他對諸葛亮的空城計,定能看出端倪,就算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也有至少七八成的把握。

那麼,問題來了。有疑點,可以先派小股士兵進去試探呀?為什麼不試探直接退兵?

若司馬懿真能看出空城計的破綻,何不直接出兵活捉諸葛亮,將這個死對頭一舉拿下,回去向曹操論功行賞?

要知道,活捉諸葛亮,那可絕對是頭等功呀!

是的,司馬懿能看出諸葛亮空城計的破綻,但是,

問題就在於他並不希望對手諸葛亮被活捉或者被殺死。

為什麼?

司馬懿他聰明絕頂、才華橫溢,權傾朝野而又功高蓋主。這樣的一個人,存在在朝堂之上,存在在一國之中,對帝王來說,本就是最大的威脅和隱患,如果再沒有來自國外的敵對勢力騷擾,那麼,他的存在還有必要性嗎?

而諸葛亮正是那個厲害到只有司馬懿才可以抗衡、才可以與之一戰的人。

所以,諸葛亮不能死。

對司馬懿來說,諸葛亮是對手、是敵人,更是他生存的最好藉口。

司馬懿絕不能讓諸葛亮死。所以,縱使有機會活捉諸葛亮,他也不會輕易這樣做!

個人觀點,希望能幫到你!

如果有其他觀點,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咱們交流討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