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命想活下去,他們有錯嗎?《我不是藥神》醫生有話說

拼命想活下去,他們有錯嗎?《我不是藥神》醫生有話說

《我不是藥神》符合甯浩徐錚電影的一貫路數,無論人物基調如何,主角最後一定是選擇了高尚的活法、進行靈魂的自我救贖,參見《無人區》,幾乎是一樣的轉變。這可能是徐錚想要表達的情懷,盧瑟兒(Loser)雖然活得窩囊,在人性的維度,並非無藥可救

拼命想活下去,他們有錯嗎?《我不是藥神》醫生有話說

拼命想活下去,他們有錯嗎?《我不是藥神》醫生有話說

拼命想活下去,他們有錯嗎?《我不是藥神》醫生有話說

有人會說,國家要全權負責新藥的研製,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國家機器需要負責的事情太多了,可是對於國家來說,維護領土主權是首要任務,別忘了大躍進時代和某一段時期的朝鮮,某一群人、某一個疾病,重要性遠遠排不到前列,國家再強大,也沒有到能保證人人幸福的程度。這時候,市場的調節至關重要。

站在貧困個體的角度,"命就是錢"是莫大的悲哀;站在宏大的醫藥公司甚至人類進步史上,"錢就是命"是莫大的動力。

再來談談"仿製藥"的安全性問題,印度仿製藥的水平可以說是世界一流,這最大程度保證了仿製藥的療效,對於貧窮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來說,是打開了求生的大門。但是,印度格列衛的特效是難以複製的傳奇。即使是原產藥,也可能存在諸多禁忌及副作用,需要在醫生的嚴格評估下使用。公眾對仿製藥的過度寬容、國家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生產商的藥品質量無法保證、中間商貪婪無度無法控制,患者盲目用藥,必然導致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局面,最終受害的還是患者。

拼命想活下去,他們有錯嗎?《我不是藥神》醫生有話說

貧窮患病,對於個體來說,可能是世界上最悲慘的事情,結局往往是人財兩空、負債累累。"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這句話在電影中是借一名唯利是圖的假藥商之口說出來,可惜被很多人奉為至理名言。人類精英上攬九天之月,下尋五洋之鱉,風度翩翩;但是對於很多疾病,仍然是無能為力,即使是喬布斯,也難逃一死。錢只是續命的必要條件,並非充分條件。窮的人幻想富有了一切問題都能解決,真的富了,才會發現,錢並非萬能

《我不是藥神》英文名是Dying to Survive(拼命想活下去),個人認為更準確表達了這部電影的主旨,真切反應了患病者無奈的求生狀態。片尾的"這個藥納入醫保了",給了大多數觀眾一個美好的結局,感謝政府感謝黨,充滿希望向前進。

拼命想活下去,他們有錯嗎?《我不是藥神》醫生有話說

可是作為一名體制內的醫生,我知道一切沒那麼簡單。因為給子宮內膜異位症術後的病人開GnRHa(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抑制劑),一種預防內異症復發的特效藥,一支一千多元,當月好幾個病人需要用藥,開了好多支,當月被扣了1600軟妹幣,天地良心,醫藥公司沒給我一分錢好處。

拼命想活下去,他們有錯嗎?《我不是藥神》醫生有話說

對於醫生來說"藥佔比"這個名詞應該不陌生,我知道這個藥好,醫保也可以報銷,但是我不能給你開,否則我的孩子這個月喝不上奶粉。畢竟醫生不是"每個月純利幾十萬"屌絲逆襲、需要救贖的程勇,只有給特效藥以"藥佔比"的豁免權,才真正讓更多人享受到福利。醫生放心開,病人開心用,這一天會不會也很近呢?

《我不是藥神》在情節上仍然有牽強附會之處,人物的轉變過於戲劇化,個人英雄主義強烈,對於敏感話題的交代有些欲說還休,和《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相比,仍然有很多進步空間。但是,這類反應社會現實的國產電影進入公眾視野,是巨大的進步。

希望更多改變社會的電影出現,而不是社會改變的歌頌電影不斷複製。

拼命想活下去,他們有錯嗎?《我不是藥神》醫生有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