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語文,懲罰了那些不讀古詩詞的考生!

今年不管是全國卷I、卷II、卷III,單古詩文考察就佔34分;而北京卷文言文+古詩文的考察分數高達44分!

也就是說在2018年這次全國高考語文卷中,【文言文+古詩文+名著】佔到了54分的比例!

這分數意味著什麼?拿到它,大專變本科、二本變重本、211變985。

但如果不讀古詩文、不看名著,這幾十分怎麼拿?不得不說,高考語文變難了,因為它不再只考課本和文學常識,而是在考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能力!

這是語文教材百年來的第七次大換血,終於塵埃落定。

從2017年9月份開始,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將統一採用全新的“部編本”(由教育部直接編寫),語文教材“有限的多樣化時代”告終。

據媒體報道:此次“編本”教材,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1到6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加了55篇(一年級就有古詩),增幅高達80%;總計124篇,佔到了全部課文的30%。初中3個年級,古詩/文總篇數也提升至124篇,佔到了全部課文的51.7%。

所以說,得古詩文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考試。

今年的高考語文,懲罰了那些不讀古詩詞的考生!

圖:“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

從近年各地高考出題趨勢來看,“大語文”概念非常突出,課外拓展內容增多,重視傳統文化積累,對考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思維思辨能力要求提升。而中高考改革後強調的綜合素質,與“大語文”的內蘊關係密切。

從明年下半學期開始(2019年9月),全國中小學生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不僅如此,語文在各學科間的重要程度也已經凸顯。

(來自財經網2018年5月訊)

看看高考的變化、教材的變化和學科重要程度的變化,還有這幾年爆紅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經典永流傳》等文化類節目……所有的現象都在告訴我們:

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

不讀名著行不通!

不積累古詩文行不通!

不會寫作行不通!

輕視語文行不通!

做好高考語文卷,要從中小學抓起!

今年的高考語文已經向我們放出信號,這3件事不得不做:讀名著、積累古詩文、學寫作。

顯然,這幾個要求並不是短時間就能達到的,需要常年累月的積累。不要以為高考還很遙遠,別以為孩子還小就不用準備,它就在眼前!

只有從小學開始多讀名著,多積累古詩文,多練習寫作,才能做到在幾年後的高考中游刃有餘!

今年的高考語文,懲罰了那些不讀古詩詞的考生!

會詩詞的人,有內涵和格調,特別美好。

所以,讓我們一起陪孩子們讀一讀詩詞吧。孩子背的那些詩詞,有些是看不懂的畫面,存在心裡。也許在以後的某一天,當他/她走到了某個風景之中,或收穫了某份心情,就忽然心生感悟,自然而然的體會了它們的含義。

這套《唐詩宋詞元曲》精裝國學套裝的設計和排版,本身就是一門深奧的藝術。精裝書說白了就是流傳後世的,傳給子孫萬代的!下面我就簡單說說古版精裝書的好處。

字大,不傷眼睛。

今年的高考語文,懲罰了那些不讀古詩詞的考生!

今年的高考語文,懲罰了那些不讀古詩詞的考生!

今年的高考語文,懲罰了那些不讀古詩詞的考生!

今年的高考語文,懲罰了那些不讀古詩詞的考生!

今年的高考語文,懲罰了那些不讀古詩詞的考生!

今年的高考語文,懲罰了那些不讀古詩詞的考生!

今年的高考語文,懲罰了那些不讀古詩詞的考生!

今年的高考語文,懲罰了那些不讀古詩詞的考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