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漢山城》我們是小中華,爾等蠻夷!52——中華果然是天朝

遙遠的東方,有一隻雄雞,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大家如果真見過雄雞,也會發現,雄雞下巴那邊還有肉,叫“雞墜子”“胡”,總而言之各種稱呼。如果這麼看,那地圖上,我們中國雄雞也確實有個“墜子”,是一個半島,曾經叫朝鮮,現在變成了兩個國家。

離我們比較近的國家,還叫朝鮮,和我們的關係若隱若離,比較微妙。而再南邊那個國家,反倒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因為它更發達,發達就意味著對外開放。他們稱自己韓國,我們也親切地稱呼他們棒子。我也查過,為啥叫韓國棒子,據說日本侵華時期,韓國已經淪為日本殖民地,有些警察就是韓國人,他們拿著棒子,欺負中國人,所以叫韓國棒子。

我不知道大家對韓國是什麼看法,像之前,韓國申遺,好多都是跟中國一樣的東西,或者說,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東西。不過後來又有人闢謠,說是韓國還沒不要臉到這種程度,都是媒體瞎編的,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但是有一點,是我們無法否認的,就是在現在東亞文化圈,除了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最近的,就是日韓了。

日本韓國,在文化輸出上,日本是動漫,韓國是韓劇,俘獲了多少人的心,我也看過《來自星星的你》《匹諾曹》,感覺韓劇確實是好看,雖然時間比較長,但是讓人看了不討厭,其中不少情節都是點睛之筆,需要後期學習才能明白。而韓國在電影上,也是有建樹的,例如之前的《釜山行》《熔爐》等等。

我比較喜歡歷史,所以看韓國電影,也選擇了歷史題材,如之前的《鳴梁海戰》,還有我今天要說的《南漢山城》。

《南漢山城》我們是小中華,爾等蠻夷!52——中華果然是天朝

一個文人,面對千軍萬馬

《南漢山城》的故事背景,是“胡亂”時期。韓國人這麼說,我也姑且這麼用,因為這涉及到東亞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是什麼?什麼是中國?”

清兵南下,大明屢屢失利,在東北那旮沓,還有一個大明的藩屬,叫朝鮮,現在全稱李氏朝鮮。對於這個國家,我就簡單介紹幾句,它曾經強大過一會兒,可再也不是當年的高句麗或者高麗了。在壬辰倭亂時期,朝鮮差點被日本滅國,多虧大明相助,才打退了日軍。在這場戰役中,朝鮮最能打的李舜臣,也在最後一場戰役中身亡了。從此以後,朝鮮就沒人了。

大明與北方女真人的鬥爭愈演愈烈,朝鮮作為大明的藩屬,當然要幫上一把,結果……連大明都不是女真人的對手,何況是朝鮮,被打得一片狼藉。之後的清兵攻入朝鮮,朝鮮國王不得不退守江華島,簽訂了條約,表示與清國為兄弟之邦。

可朝鮮終究認為這些清兵是蠻夷,又違背了條約,於是清兵又打了過來,朝鮮國王不得不又退守南漢山城。

在照片中的人,叫做崔鳴吉,是朝鮮派來的使臣。大敵來犯,朝鮮自然分為兩派,主戰與主和,崔鳴吉就屬於主和派,以他自己的話說,可以不動刀兵的事,就不要動兵,自己不怕死,怕的是這個國家和百姓遭殃。

另一方面,以金尚憲為首的主戰派,要求動員全國之兵,與敵人決一死戰。

《南漢山城》我們是小中華,爾等蠻夷!52——中華果然是天朝

主戰派是不上戰場的

金尚憲被譽為“朝鮮的文天祥”,這是對他的讚美。當然,也是歷史之後的事了。如果從當事人的角度出發,面對外敵,只有投降或者抗爭。我們現在一般選擇抗爭,因為我們不像他們,需要為選擇付出生命的代價。歷史會定位:主戰是愛國英雄,主和是民族敗類,賣國奸賊。如果看了這個故事,你會發現,他們都是一樣的。

朝鮮對戰清兵,打打不過,投降又不願意,只能慢慢打探敵人虛實,送年夜飯,被退了回來,出城打仗,被殺了回來。連後來的援兵,都被清兵一窩端了。等到清兵架炮轟城,崔鳴吉才來到當時的可汗面前,說朝鮮國王已經臣服了。

《南漢山城》我們是小中華,爾等蠻夷!52——中華果然是天朝

向新主子叩頭了

朝鮮國王換上臣子的衣服,向大清可汗,行叩拜大禮。朝鮮從此成為了大清的藩屬。

故事如果回到歷史的那一瞬間,其實特別快,因為實力懸殊,不求和就被滅了。可是韓國這次,有一點比較好,那就是正視了一段歷史,他們敗了,被迫臣服了,在他們眼裡,這幫清兵就是蠻夷,哪怕臣服,他們在之後的年月中,還是世世代代敬仰大明,那個他們心中的中國。

在電影中,有好多細節,其實已經說明了當時朝鮮的狀況。首先從開頭,金尚憲殺了一個領路的老人,因為老人說,他將為清兵領路。為啥?這不是賣國嗎?引狼入室啊!老人說的很實在,蠻夷也不會殺他一個糟老頭,而且之前為國王領路,連小米(不是手機啊)都沒拿到,如果幫清兵引路,興許還能拿到些糧食。可以看出,老百姓對於誰來當國王,也沒多大的想法,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能得到好處,就幫忙。

在南漢山城,主戰主和的大臣吵成一片,如果仔細看,他們吵的那麼多,都是無關緊要的事。大臣都是為反對而反對,完全不看現實的。

《南漢山城》我們是小中華,爾等蠻夷!52——中華果然是天朝

就說上面的領相大人,之前一直說主和的崔鳴吉怎麼怎麼誇大敵情,被蠻夷嚇破了膽。國王說了句:“好啊,那你跟著一塊去吧,一塊去看看,敵人到底如何?”

領相懵逼了,動嘴可以,這要真去,唉,去就去吧。等看了清兵的大炮,又看了他們的軍隊,回來立刻老實了,說敵人真的很強大。

然後那幫沒見過敵人的大臣說道:“王上,他們在蠻夷面前丟臉,還聯合起來騙您,把他們都殺了吧。”

看看朝廷裡都是幫什麼大臣吶,有這樣的官員,加上被日本打滅過的軍隊,想敗的好看點都難。

《南漢山城》我們是小中華,爾等蠻夷!52——中華果然是天朝

這個是清兵的翻譯,他是朝鮮人,但可惜是朝鮮的奴婢,因為卑賤,連科舉都不能參加。他投靠了清兵,好歹獲得了比較平等的地位。朝鮮是有奴隸的,在當時是賤民,具體的大家可以自行查閱,朝鮮雖然很像中國,也有科舉,但一個人想改變自己的出身,還是比較困難的。

《南漢山城》我們是小中華,爾等蠻夷!52——中華果然是天朝

向君父上國行禮

朝鮮在這期間,還向北京的明朝皇帝行禮,可見他們對大明的忠誠。在中國當時,最最恭順中國的國家,一個是朝鮮,另一個是琉球。如今琉球已經沒有了,只有朝鮮還在,但也不是當年的朝鮮了。

等到清朝之後,朝鮮對中國的關係就變得微妙了,朝鮮雖然臣服,但心裡一點都不服氣。他們認為,清朝是蠻夷,而自己才是中華,他們稱自己小中華。

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光要看國力,還要看他對外的影響力。中國是什麼?它既是地理,也是文化概念,不過更多的,是文化概念。我們的祖先,其實對民族觀念,一直是弱化的,我們強調文化認同。你是蠻夷,但只要學習我們的文化,與我們在一起,那自然而然,就不把你當外人看了。

朝鮮把清朝進北京,稱為入燕,而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後,認為大清不應該自稱中國,他們才是中國。

中國作為一個文化概念,已經超越了地理。雖然從外面來說,朝鮮、日本要爭,是為了自己民族的崛起,他們需要擺脫中國的束縛,或者說成為中國本身。

而我們中國,從歷史上就是多民族融合的產物,我們用文化聯繫在一起,北到蒙古,南到南海,西面到新疆西藏,東面到長白山、黃海東海。一直以來,就相互影響,互相融合,大清更是把這一切整合在了一起。不得不說,清朝的版圖比明朝要大,而且第一次有了邊境的概念。所以奠定現在中國版圖的是清朝。

我們現在,會有一些過去沒有的觀念,認為我們不同,我們來自各個地方,但有一點,我們都是確認的,那就是,我們都是中國人。

當你看到其他國家,是如何繼承和發展中國文化時,你就會知道,自己的國家是多麼強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